主办:四川省县域经济学会          主管: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业务指导: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当代县域经济》杂志官方网站
用户名:
密码:
专题
县域金融
县域企业
乡村振兴
健康四川
工会先锋
乡村文艺
绿色低碳
生态为基 绿色崛起,奋力谱写生态经济强县建设新篇章

时间: 2014-12-31  来源:四川县域经济网


西充县地处四川盆地中偏北部,面积1108平方公里,总人口68万人,是典型的丘区农业县。近年来,西充立足自身生态优势和区位条件,积极顺应生态文明建设发展大势,牢固树立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理念,确立了建设生态经济强县的总体战略,全力打造集绿色发展理念、绿色产业体系、绿色技术创新、绿色消费文化于一体的中国西部绿谷,走出了一条生态为基、绿色崛起的丘区县科学发展、加快发展、特色发展之路。近三年来,全县地方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地方公共财政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分别增长13.4%、25.9%、29.7%、15.2%、16.3%。先后获得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工程试点县、国家清洁能源生产示范县、国家农业改革与建设试点示范区、首批国家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创建县、全国绿化模范县、中国低碳经济示范县等殊荣。

一、突出融合发展,构建三产联动的绿色产业体系,不断提升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
紧扣省委发展县域经济必须发挥比较优势走特色发展之路的思路,以建设中国西部有机食品第一县品牌,联动推进以有机农业为特色的现代农业、以农产品精深加工为特色的新型工业、以乡村旅游为特色的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构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绿色产业体系,全力推进县域经济转型升级。
建设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有机农业效益凸显。坚持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方向,建成现代农业园区35万亩、国家有机食品生产基地3个,形成粮油、果蔬、畜禽、蚕桑四大特色产业,培育龙兴、百科等省市农业龙头企业34户,创建牛奶猪、葵花鸡等国省品牌12个,充国香桃、西凤脐橙等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4个。全县农业规模化经营水平达50%,有机农业规模居西部第一,带动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3.7%。在京沪等一线城市建成有机农产品旗舰店10家,产品畅销粤港澳、东南亚等地,成为唯一纳入成渝经济区的有机食品生产基地县,获得中法农业科技园授牌。有机农业已成为西充一张亮丽名片,吸引了日韩、东南亚、港台、北上广等国内外客商前来寻求合作。
建设创新驱动发展试验区,新型工业量质双增。创办15平方公里的南充市创新驱动发展试验区西充园区,大力培育农产品精深加工、生物制药、节能环保、精密制造等主导产业。园区建成面积8平方公里,上市公司通光股份、江苏旷达等53户企业入驻园区,年产值突破100亿元。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8%以上。星河生物科技成为西南地区最大的食用菌生产基地;绮香纱丝业成长为国内最大的丝绸全产业链生产基地;九天真空公司超大型真空插板阀成为国家航天航空工业风洞试验的关键设备;中专汽车获得工信部年产3000台专用车生产资质。分别与北京苏氏精密铸造公司、深圳企业家联合会就建设南充精密制造产业园、高新技术产业项目达成合作意向,成为四川省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建设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园,乡村旅游高端突破。以中国西部最美乡村为品牌,以自然生态为基础,以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园为龙头,打造集乡村旅游、休闲度假、养老健康、影视文化等产业于一体的全国乡村旅游目的地。成功引进川北医学院健康养老产业园、太极制药、成都中医药大学健康饮品等养老健康重大项目,养老健康产业蓬勃发展。50平方公里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园加快建设,多福古镇、张澜故里4A级旅游景区、中国有机生态循环第一村、中国有机生活公园、青龙湖国家湿地公园等百里旅游环线基本形成,桃花节成为乡村旅游新品牌,成功创建四川省乡村旅游示范县,获得中国国际微电影创作拍摄基地授牌,明年将承办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文化旅游节。

二、突出统筹发展,构建要素自由流动的新型城乡体系,不断做强县域经济发展支撑
按照以县城为龙头、优先发展镇为支撑、一般乡镇和中心村为基础的思路,高标准编制以一核三极八镇多点为架构的新型城镇化发展规划。
县城龙头加快形成。围绕生态城市、产业城市、文化城市、幸福城市的定位,主动融入南(充)西(充)一体化,努力建设两化互动、产城一体、宜居宜业的现代化中等城市。80平方公里生态田园城市框架基本形成,县城建成区面积达13平方公里、人口15万人。4平方公里北部新城拔地而起,四馆一场一中心、五星级酒店、商业综合体等重大项目即将建成;九龙湖、莲花湖、化凤山森林公园、纪信广场等赋予山水园林城市的独特灵气;一批交通枢纽型、产业集聚型、商贸流通型特色城镇加快建设,呈现差异发展、功能互补的发展格局,获得全省卫生城市。
两化互动平台初步形成。遵循产城一体、园城共融的理念,全力打造多扶产城互动样板新区。张澜职业技术学校、人民医院多扶新区等建成投入使用,多扶旧城和棚户区改造等重点项目加快建设。一个15平方公里的产业新城喷薄而出,已成为两化互动的样板区、融入南西一体化的桥头堡。
四位一体模式助推乡村发展。按照现代农业、新村建设、乡村旅游、综合配套改革四位一体的模式加快乡村发展,在全省率先编制完成《幸福美丽新村全域规划》,建成新农村综合体3个、示范新村18个、聚居点61个,凤鸣镇双龙桥村跻身全国美丽乡村创建试点村。按照离土不失利、离乡不失权的原则,加快推进统筹城乡五项改革;组建农业、水务投资公司,搭建产权流转交易平台;在西南片区率先成立农村金融综合服务点,引导商业银行开展土地经营权抵押融资试点,已实现融资5000万元。

三、突出协调发展,构建生态筑底的保护开发体系,不断夯实县域经济发展基础
以成功列为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工程试点县为契机,统筹推进生态文明和基础设施建设,努力创建国家级生态文明示范县。
高标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高举生态大旗,制定覆盖全域的生态保护开发规划,出台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决定,隆重表彰造林绿化先进个人,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在全省率先推行乡镇场镇污水湿地处理模式,全县乡镇污水处理设施改造全面完成,创建全省环境优美示范镇、村7个;全面保护水环境,实施森林三年禁伐,森林覆盖率达43%。
网络化推进交通基础建设。广南、成德南等5条高速公路过境、总里程达127公里,建成出口互通9个、通乡通村公路1331公里,农村实现村村通,与南充航空港、嘉陵江航道、铁路客货站搭建起通江达海、高效便捷的交通体系。
全方位推进农田水利建设。九龙潭水库、升钟灌区二期等一批国省重点水利项目快速推进,用水困局根本破解。实施土地整理、高标准农田建设等项目,治理水土流失40平方公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升,夯实了县域经济发展基础。
发展县域经济是实施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全省县域经济工作会议吹响了新一轮实现底部崛起的号角。我们将牢牢把握省委六个基本判断,始终保持专注发展定力,主动作为,埋头苦干,奋发进取,加快建设生态经济强县,努力夯实底部基础,为实现两个跨越做出积极贡献。
县域金融更多>>
中国银行四川省分行:筑梦天府向未来[详细]
县域企业更多>>
学会企业工委举办投融资政策解读操作实务专题培训[详细]
乡村振兴更多>>
四川乐至黑山羊的“进阶之路”[详细]
健康四川更多>>
因地制宜构建梯队、激发活力、优化服务 四川卫健人才队伍“提质扩容”[详细]
友情链接:
学    会
学    术
资    讯
专    题
图片
视频
网站申明
版权所有:四川省县域经济学会
蜀ICP备10025149号-1
备案号:川新备15-000061
联系我们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督院街70号
电话:(028) 87323971,87323979,86605683
E-mail:Scxianyu@163.com
QQ:476320177
邮编:610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