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四川省县域经济学会          主管: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业务指导: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当代县域经济》杂志官方网站
用户名:
密码:
专题
县域金融
工会先锋
敢想敢干 真抓实干--奋力推进盐源县域经济科学发展

时间: 2014-07-21  来源:中共盐源县委 盐源县人民政府

一、县域经济发展概况

坚持把加快发展作为最大的政治、最硬的任务、最重的责任,敢想敢干、真抓实干,开创了一年一大步、年年上台阶的发展新局面,有力推动了县域经济社会跨越发展。2005到2013年,GDP从14.1亿元增至77.1亿元,公共财政总收入从1.72亿元增至12.09亿元,地方公共财政收入从0.89亿元增至8.62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058元增至6582元。主要经济指标均位居凉山州11个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之首,GDP居全州第五,财政收入居全州第四,税收收入居全州第三。荣获四川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称号,连续多年获得凉山州县市经济发展综合目标考核一等奖。盐源已从一个发展相对滞后的边远贫困县,一跃成为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

二、县域经济发展经验

(一)解放思想,与时俱进——观念上谋变
新形势新任务,盐源县连续开展了三轮思想大解放活动,坚持从解放思想上破题、从解放思想上用功、从解放思想上启航。提出了用活头脑、用活人才、用活资源的发展理念;明确了抓住一园一城、一路二库启动实施重大机遇,全力实施农业立县、工业强县、旅游兴县战略,全面开发两区两带(山区、坝区,G348国道经济带、雅砻江经济带),倾力构建水电矿冶大县、绿色经济强县、文化旅游名县;确立了“十二五”期间一年一大步,三年新跨越,五年四翻番奋斗目标。一年一大步,即“十二五”期间,GDP每年净增10亿元,地方公共财政收入每年净增1亿元以上。三年新跨越,即到2013年,地区生产总值跨越80亿元;人均GDP跨越2万元,力争达到甚至超过全州平均水平;财政一般预算总收入跨越10亿元大关。五年四翻番,即到2015年,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00亿元大关,比2010年翻一番;地方公共财政收入突破10亿元大关,比2010年翻一番;固定资产投资突破60亿元,比2010年翻一番;工业总产值突破200亿元大关,比2010年翻两番。

(二)攻坚破难,真抓实干——发展上谋快
一是加速推进一园一城、一路二库等重大项目建设。摩梭家园建设保护工程作为省委、省政府重点工作,已列入2014年省政府19件民生实事之一,进入全面实施阶段。中国唯一、世界唯一的,由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著名作家莫言题写馆名的摩梭博物馆已对外预展。盐源新城总体规划等编制完成,润盐大道一期改造全面竣工,泸沽湖大道一期全线贯通、二期工程启动在即,月湖公园棚户区改造进入规划设计阶段。自筹8200万元,全面完成西昌经泸沽湖至香格里拉高速公路前期工作,项目列入《国家公路网规划(2013—2030)》,已启动第三轮BOT招商。投资7.2亿元的老沟水库工程全面开工,完成投资1.7亿元。自筹资金7000万元,提前开展总投资22.7亿元的龙塘水库前期工作,项目列入国家水利“十二五”规划,项目建议书通过水利部水规总院审查,已转报国家发改委审批立项。

二是稳步推进强县富民产业发展。坚持把工业强县作为加快盐源科学发展主导战略,统筹推进农业特色产业和富民旅游产业。稳定推进强县工业。全面推进中小水电开发,建成水电站31座,新增装机35.2万千瓦。加大对优势资源和新能源开发力度,马角石铜矿开发等矿冶项目进展迅速,协合太阳能光伏发电、华电集团风能开发等落地开建。全面启动煤炭产业重组工作,全力打造煤业集团,努力培育既新又强的经济增长点。不断壮大富民产业。高原苹果、优质烤烟等八大基地、十大产业初具规模,年均助农增收超过400元。盐源苹果喜获四川省著名商标、中国驰名商标。2009年、2011年、2013年连续荣获四川省三农工作先进县,2010年荣获四川省农业产业化经营工作先进县。精心打造民族文化旅游。泸沽湖景区基础设施实现跨越提升和根本变化,先于云南成功将四川泸沽湖景区打造为国家4A级风景名胜区,四川泸沽湖率先被国家建设部纳入中国国家自然与文化双遗产名录,一举扭转了云南日出四川雨的被动局面。2013年,接待游客129万人次,增长23.6%,创旅游收入5.52亿元。

(三)锐意改革,激发活力——举措上谋新
近年来,结合县情实际,不断创新加快盐源科学发展机制体制。在考核体制上,把发展作为最大实绩,坚持用指标说话、让群众打分,创新实施四挂钩三联系二考核一兑现经济发展目标考核体系,发展机制全面创新,发展动力显著增强。在招商引资机制上,把招商引资作为经济工作起跑线和生命线,按照三个紧盯(紧盯500强、紧盯上市公司、紧盯发达地区)、三个优先(优势资源优先开发、优良企业优先引进、优秀项目优先上马)思路,围绕重大产业招大引强。近年来,签约重大项目48个,引资57.56亿元。在民生改善上,将为民谋福祉作为执政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面实施山青水秀生态工程、高寒山区发展基金、雅砻江经济带专项基金、苹果产业化发展专项基金等特色民生工程。实施免除贫困家庭子女高中学费、重奖高考优秀师生和县财政补贴新农合参保农民保险金等特色惠民政策,城乡教育、卫生事业均衡发展。在资源开发上,支持、鼓励投资实力强、开发前景好、市场信誉佳的企业做大做强,同时扶持小微企业发展。

(四)迎难而上,敢抓敢管——作风上谋实
提出三个注重(注重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注重工作实绩,崇尚实干;注重群众公认,尊重民意)用人导向,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创建百里长廊党建示范带。扎实推进走基层、民情大调查和七进农村活动,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扎实转变干部作风。狠抓党风廉政建设,严厉查处违纪违法行为。
我们将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着力建设以西香高速为龙头的交通运输体系,全力打造工业、农业、旅游等现代产业集群,加快推进以盐源新城为重点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深入实施以摩梭家园为统揽的富民旅游开发,着力抓好民生工程、做好群众工作,全力构建和谐盐源,努力开创盐源县域经济发展新局面,为全面同步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县域金融更多>>
交行四川省分行15亿元光伏贷助力理塘绿色振兴[详细]
工会先锋更多>>
四川省总工会传达学习全国两会精神[详细]
友情链接:
学    会
学    术
资    讯
专    题
图片
视频
专委会
乡村文艺院
网站申明
版权所有:四川省县域经济学会
蜀ICP备10025149号-1
备案号:川新备15-000061
联系我们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督院街70号
电话:(028) 87323971,87323979,86605683
E-mail:Scxianyu@163.com
QQ:476320177
邮编:610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