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四川省县域经济学会          主管: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业务指导: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当代县域经济》杂志官方网站
用户名:
密码:
专题
县域金融
县域企业
乡村振兴
健康四川
工会先锋
乡村文艺
绿色低碳
转变发展方式 提高质量效益-加快建设川西北生态经济示范区

时间: 2014-07-21  来源:中共汶川县委 汶川县人民政府

一、县域经济发展成效

汶川县位于我省西北部、阿坝州东南部,幅员面积4084平方公里,辖8镇5乡117个行政村,总人口10.1万人,是全国仅有的四个羌族聚居县之一。按照发展为要、稳定为重、民生为本、团结为根、党建为基的工作要求,我县把产业提质作为加快县域经济发展重要抓手,全面推动农业产业跨越发展、工业产业转型增效、旅游产业升级发展、文化产业发展壮大。2013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8.65亿元,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达3.38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达23.13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22156元、7610元,县域经济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在全省51个少数民族县(市)中排位第3。

(一)农业现代化加快推进
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美丽为目标,大力发展以甜樱桃、猕猴桃、核桃、花卉和现代畜牧业为主的农业五千万工程。2013年,建成甜樱桃基地2.3万亩、猕猴桃基地3万亩、核桃基地5.1万亩、苗木花卉基地2560亩,畜禽饲养总量达753.9万头(匹、只),发展蔬菜、茶叶、中药材、水产养殖等特色优势产业,培育了汶川绿壳鸡蛋、漩口跑山猪等优质农畜产品,成功申报草坡肉牛、跑山鸡有机畜禽产品,汶川甜樱桃远销上海、广东等地。农业品牌效益、竞争能力和产业价值不断提升。2013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77亿元。

(二)新型工业化加快推进
围绕一园多点、集聚发展思路,把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作为工业发展方向。建立广东汶川工业园区、提升漩口新型工业集中区,深入实施工业提升发展项目,做大做强阿坝铝厂、九寨药业等骨干企业,积极支持铁合金、工业硅、电石等冶金产业技改项目和立敦电子、紫坪水泥等重大改扩建项目,进一步延伸产业链,基本实现传统工业向科技型、环保型、高附加值现代工业转变。2013年,实现工业增加值达30.06亿元。

(三)旅游国际化加快推进
坚持农旅相融、板块联动、区域协同、全域景区原则,打造集休闲度假、康体疗养、文化观光于一体的生态康养目的地。围绕大禹故里、熊猫家园2大旅游品牌,串联县内旅游景点,成功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汶川特别旅游区。围绕吃住行游购娱等,完善景区道路、标识标牌等基础设施,开发了藏羌刺绣、茶叶等特色旅游商品,建成星级农家乐、乡村酒店104家,旅游接待能力进一步提高。2013年,接待游客604.8万人次,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36亿元,实现旅游总收入26.26亿元。

(四)文化产业化加快推进
围绕提升文化凝聚力、服务力、彰显力和竞争力,着力培育熊猫文化、羌禹文化和感恩文化等特色文化。大力支持文化艺术精品创作,组织《花儿纳吉》、《羊皮鼓舞》、《爱在汶川》等民族风情浓郁、文化特色鲜明的优秀节目参加省内外展演,赴马其顿、德国开展秀美四川•绣在汶川文化交流活动,藏绣羌绣产业化、绣娘职业化、绣品市场化进程稳步推进。积极推动映秀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主题创意园建设,集文化展示、参观游览、产品展销于一体的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初步形成。

二、县域经济发展思路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基本单元,没有县域经济的新跨越,就没有富民强县的新篇章。当前,汶川正踏上发展振兴的新征程,要加快汶川县域经济发展,必须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质量和效益,为此,我县提出了建设川西北生态经济示范区先行地的目标,以发展生态经济为重点,力争实现产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同步推进。

(一)提升基础设施,全面改善经济发展条件
坚持统筹规划、适度超前原则,全力推进交通、能源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启动汶马高速建设,建好213、317国道、景区公路和高速公路沿线生态产业长廊,加强物流、客运设施建设,加快建成枢纽型现代物流、旅游大通道。完善县城和重点集镇管线、道路、环卫等基础设施。深入推进信息化建设,提升无线通信网、数字电视网、互联网承载能力,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二)发展生态农业,努力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以高原绿色为主攻方向,以甜樱桃、猕猴桃、花卉等特色产品为依托,培育和发展高原、生态、有机农产品品牌,建立农业标准体系、农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体系和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着力打造绿色生态、彰显文化、环境优美、效益倍增的现代庄园。以提高人畜粪便、作物秸秆、生活垃圾等综合利用为重点,建设科技含量高、生态环境好、质量效益优、辐射带动强的循环农业示范区,形成集约经营、立体种养、多级利用的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新模式。建立哺农长效机制,强化、完善对农民直接补贴政策,加大补贴力度,完善补贴方式。

(三)发展生态工业,培育县域经济主导产业
坚持工业强县战略不动摇,围绕一园多点、集聚发展思路,以节能、降耗、减排为切入点,着力推动铝业、锂业、电子材料等发展下游产品,延伸产业链,提升产品效益。支持现有低端产业转产和技改提升,督促企业严格配备使用环保设施,做好企业废渣、废气等资源综合利用,加快淘汰高能耗、高排放落后产能。重点引进低耗能、零排放、高效益的新兴产业和企业,推进工业经济向低碳环保效益型转变,加快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循环工业体系,建设“1+X”生态工业园区。

(四)发展生态旅游,着力优化调整产业结构
坚持农旅相融、板块联动、区域协同、全域景区原则,发展南线、北线、乡村三大板块的“2+1”旅游布局,打造集休闲度假、康体疗养、文化观光于一体的生态康养目的地。大力发展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以历史传承为纽带、水乡生态文化为依托、古朴美丽乡村为亮点的度假旅游、阳光旅游、民宿旅游、会展旅游、康养旅游,统筹推进会展经济、文化创意、服务外包等低碳环保型服务业发展,探索发展徒步健身、文化体验、休闲体育等零排放、低消耗、高生态的旅游形式,推动服务业发展提速、结构改善、效益提高,提升现代服务业经济占GDP比重,降低县域经济对传统产业经济的依赖度。

(五)推进新农村建设,全面建成幸福美丽家园
注重传承农村耕读文明,以尊重和保护村庄原始风貌为前提,慎砍树、禁挖山、不填河、少拆房,进一步完善农村路、水、电、通讯等基础设施,注重保护村庄特色风貌和民俗文化传承,科学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实施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技能培训等工程,增强农民农业生产能力和进城务工农村劳动力就业能力;深化农村改革,鼓励农牧民依法流转土地承包权、草场使用权,搞好承包流转仲裁服务,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提升农民群众自我发展能力。

(六)统筹城乡发展,扎实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统筹城镇、农村两大市场,以工业、农业、旅游三大产业发展为带动,优化基础设施、住房安置、城乡就业、社会保障四大要素,引导农民就近进城、就地从业,有效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以“7•10”灾后重建安置为契机,创新和深化户籍、土地、林业、医疗、教育、失业等制度改革,提升县城、绵虒、映秀、漩口、水磨等中心城镇发展能力和聚集效应,加快重建公共设施和产业项目,使城乡群众享受重建成果。

(七)强化招商引资,借力推进合作发展共赢
坚持互利互惠、合作共赢、注重实效思路,积极实施外向带动战略,加强特色品牌培育和项目包装,深化汶川与广东、浙江、资阳和周边县(市)在旅游发展、城镇建设、交通网络、产业升级等方面的区域合作。充分发挥成都汶川商会、驻蓉办、驻粤办等机构联系政府、沟通企业的作用,积极搭建县内特色农畜产品、手工业品、工业产品等展示销售和项目推介引资平台。深化县校合作,加强与四川大学、西南交大等高校在教学基地建设、人才培养、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的交流合作,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

(八)加强生态建设,注重资源节约环境保护
坚持发展绿色生态优先理念,加快建设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县和省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管好、用好、保护好生态资源,促进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全面建设岷江上游生态屏障。依托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工程建设,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工作,加大水土流失治理和地灾工程治理工作力度,继续抓好绿化造林。加强水资源保护和水环境综合治理,大力发展沼气,减少农村面源污染和碳排放。加快城镇环保设施建设,提高城镇污水、垃圾处理能力,优化人居环境。加强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基础设施建设、珍稀动植物保护、栖息地抢救性恢复、生物多样性保护和保护区受损生态功能恢复。

县域金融更多>>
中国银行四川省分行:筑梦天府向未来[详细]
县域企业更多>>
学会企业工委举办投融资政策解读操作实务专题培训[详细]
乡村振兴更多>>
四川乐至黑山羊的“进阶之路”[详细]
健康四川更多>>
因地制宜构建梯队、激发活力、优化服务 四川卫健人才队伍“提质扩容”[详细]
友情链接:
学    会
学    术
资    讯
专    题
图片
视频
网站申明
版权所有:四川省县域经济学会
蜀ICP备10025149号-1
备案号:川新备15-000061
联系我们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督院街70号
电话:(028) 87323971,87323979,86605683
E-mail:Scxianyu@163.com
QQ:476320177
邮编:610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