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四川省县域经济学会          主管: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业务指导: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当代县域经济》杂志官方网站
用户名:
密码:
专题
县域金融
县域企业
乡村振兴
健康四川
工会先锋
乡村文艺
绿色低碳
创新理念 跨越提升--加快建设现代生态田园西昌

时间: 2014-07-21  来源:中共西昌市委 西昌市人民政府

2006年“一办三创”以来,西昌市委、市政府在省州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团结带领全市各族干部群众,立足区位优势,着眼全域发展,着力产业转型新跨越,打造县域经济排头兵,努力建设现代生态田园西昌。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排名从2006年的全国177位、西部20位跃升至全国第104位、西部第8位、全省第3位,位列全省少数民族地区先进县第1位、全国州盟首府城市第2位。连续3年入选中国西部最具投资潜力百强县。2013年,西昌市经济社会发展实现5个突破:①人均GDP突破5万元;②农民人均纯收入首次突破1万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58万元;③全年公共财政总收入首次突破30亿元;④旅游收入首次突破百亿元;⑤国家级城市品牌实现新突破,荣膺国家湿地公园、中国生态城市、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等8个国家级荣誉品牌。2014年第一季度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0.6亿元,同比增长10.1%;农民人均纯收入3730元,同比增长13.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699元,同比增长7.9%;地方公共财政收入8.66亿元,同比增长10.13%,主要经济指标实现开门红。

一、主要做法

(一)创新理念谋发展,确立科学跨越发展新路径
在科学审视市情基础上,2006年确立了立足区位,融入成昆,联动雅攀,辐射周边,工业主导,城市提升,农业转型,旅游突破,文明和谐,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战略。2012年确立了转型升级、民生优先、产业倍增、开明开放、城乡统筹五大兴市发展战略,着力建设现代生态田园城市。2013年围绕实现伟大中国梦,结合西昌实际提出了“三步走”核心发展战略和三条基本实现路径。全面加强对外交流合作,推动成凉、攀凉合作和西昌经济圈“1+8”区域战略合作深入展开,推动西昌、冕宁、德昌同城化发展,缔结四川双流、湖南吉首、山东寿光等52个友好城市。

(二)开拓进取抓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发展新突破
加快新型工业化发展。累计实施重点工业项目698个,带动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253.1亿元。建设经久园区、成凉园区,加快推进太和园区建设工作。新增规模以上企业38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从101亿元增至363亿元。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累计投入资金7.9亿元,实施省级新农村示范片建设45个,新农村综合体建设3个。实施溪洛渡水电站7个移民安置点建设。完成了礼州、太和等13个国家级生态乡镇创建工作,启动樟木箐、洛古坡等11个国家级生态乡镇创建,建成41个州级生态村、市级生态家园868户。大箐乡白庙村被省住建厅命名为第一批省级园林新村,安哈镇新农村示范建设正在加快推进。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2013年实现农业增加值37.2亿元,是2006年的2.3倍。累计投入12亿元实施农田水利整治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成为全省“三州”地区唯一的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项目重点县、全省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先进县。创建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基地37个、特色产业村30个、产地规模82.7万亩,拥有产业化龙头企业56家、农民专合组织239家,成为全省现代畜牧业重点培育市、四川省农业产业化经营工作先进市。加快旅游业发展。全市旅游呈现“井喷式”发展,2013年全市接待旅游人数1800万人次,是2006年的6.1倍;实现旅游收入100亿元,是2006年的6.2倍。成功打造“乡村十六景”,举办四川省首届农家乐旅游文化节。全新打造邛海湿地、海河天街、知青博物馆等一批景点,获得中国旅游最令人向往的地方、中国十大最美古城、四川省十大宜居城市、四川三大旅游目的地等殊荣。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西南最大的烟草物流中心、西客站旅游集散中心、马道再生资源市场、重型机械物流园区等一批商贸物流基地投入运营,世界500强沃尔玛、百胜集团入驻西昌。2013年全市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38.4亿元,是2006年的3.2倍。

(三)注重民生促发展,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指数
7年累计投入50亿元实施民生工程,有效解决了一批群众关心的切身利益问题。社会保障方面,新农合参合率达98 %,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达99%;在全省率先启动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参保人数25.2万人,参保率达99.1%。教育方面,全面落实“两免一补”政策,实施教育建设项目144个。新建西昌阳光学校、航天学校、西昌现代职业技术学校、特殊教育学校、礼州幼儿园等一批学校。普通高考上省本科线人数和录取率连续6年保持全州第一。医疗卫生方面,升级改造全市90%医疗卫生机构,新建、改扩建业务用房5.6万㎡,装备各类医疗设备2674台,城乡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逐步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面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药品价格大幅下降。交通建设方面,建成成昆线最大需要物资装车点,青山机场新航站楼建成投入使用,新增西昌至北京、上海、广州等航线,西攀、雅西高速通车,区域交通枢纽框架初步形成。新建、改建公路1700余公里,新建桥梁11座,全市231个村中有230个村实现通公路。安居方面,住房公积金财政配套比例从5%提高到15%。建设商品房150万㎡、经济适用房135万㎡、廉租房13.4万㎡,推进1519套农村D级危房、矿区棚户区改造项目。

二、发展思路

紧紧围绕改革创新、科学发展工作基调,以统筹城乡为统揽,以加快社会治理体系和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为抓手,坚持一年一主题,一年一跨越,推进西昌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坚定不移实施三步走战略
第一步:实现两个率先目标,经济社会发育程度进入国内相对发达地区水平。其中:①2016年,率先建成全面小康;②2020年率先实现基本现代化。第二步:到2030年实现领先领跑目标,经济社会发育程度进入国内发达地区水平,建成现代生态田园城市。第三步:实现更富更强目标,经济社会全面转型,人民群众更加富裕幸福,社会更加繁荣和谐。三条基本实现路径。一是实施转型升级、民生优先、产业倍增、开明开放、城乡统筹五大兴市战略。二是从2012年至2016年逐年实施开放合作年、交通枢纽年、乡村建设年、生态建设年、全面小康年5个主题年活动。三是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部门协作、各司其职、捆绑进入、集团作战,推进五大片区集团攻坚。

(二)坚定决心推进治理体系现代化
以深化6个方面改革为主要内容,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全市改革、发展顺利推进奠定坚实思想基础和工作基础。①以实现“231”转为“321”为目标,着力实现三次产业转型升级,确保第一产业质量与效益双提升,第二产业从以资源简单加工为主逐步转型为衍生关联产业及新兴产业,第三产业打造“3396”产业体系, 推动经济社会转型升级。②以实施“10+5”工作体系为抓手,大力实施10项法治重点工作,建立5项法治工作保障机制,使法治中国在西昌具体化、实践化。③以强化“1+15”工作体系为保障,成立西昌市维护公共安全及应急联动处置领导小组,设立环境、反恐处突、生产、地质、建筑、信息、网络、交通、防汛、食品、校园、消防、机动力量保障、人力资源保障、新闻报道发布15个公共安全维护和应急处置保障职能组,建立“5+n”公共安全维护和应急处置队伍,推进公共安全预防预警和应急处置能力建设。④以建设“1569”体系为平台,紧紧围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条主线,建立5大机制,重点抓好6项工作,加强9个阵地建设,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⑤以构建“166”工作体系为重点,落实各级党委(党组)纠风正纪、源头防腐、支持办案、率先垂范等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推进6项重点工作,加强6大制度建设,形成预腐反腐机制和改进作风常态化制度。⑥以创新“3567”选任机制为根本,突出3个优先,立足5个基本资格,坚持6个不得,按照7个工作步骤选拔任用干部,优化干部选用机制。

(三)坚持不懈抓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
在推动西昌经济科学发展的同时,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开门纳谏征求群众意见,深入教育转变干部作风,确保教育实践活动实效,实现3个走在前列,即走在全州17个县市前列、走在全省183个县市区前列、走在全国州盟首府城市前列。进一步加强网格化服务管理建设,高标准完成好“一大四化五个一”的工作目标,确保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问题。进一步深入推进民生工程建设,下决心解决好历史遗留问题和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努力让改革发展成果在更高水平、更宽领域惠及全市人民。

县域金融更多>>
中国银行四川省分行:筑梦天府向未来[详细]
县域企业更多>>
学会企业工委举办投融资政策解读操作实务专题培训[详细]
乡村振兴更多>>
四川乐至黑山羊的“进阶之路”[详细]
健康四川更多>>
因地制宜构建梯队、激发活力、优化服务 四川卫健人才队伍“提质扩容”[详细]
友情链接:
学    会
学    术
资    讯
专    题
图片
视频
网站申明
版权所有:四川省县域经济学会
蜀ICP备10025149号-1
备案号:川新备15-000061
联系我们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督院街70号
电话:(028) 87323971,87323979,86605683
E-mail:Scxianyu@163.com
QQ:476320177
邮编:610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