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四川省县域经济学会          主管: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业务指导: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当代县域经济》杂志官方网站
用户名:
密码:
专题
县域金融
县域企业
乡村振兴
健康四川
工会先锋
乡村文艺
绿色低碳
加快民族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战略思路、重点任务与对策建议

时间: 2014-07-21  来源:四川县域经济网

(一)总体思路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民族地区县域经济发展全局,围绕全省2020年全面实现小康社会总目标,从民族地区县域经济欠发达、地区发展不平衡的实际出发,坚持绿色发展、集聚发展、内涵发展、开放发展的战略思路,着力加快矿产开采与深加工产业、清洁能源产业、特色农牧产业、民族旅游产业、民族医药产业五大主导产业,注重政府推动与市场运作相结合,外部帮扶与启动内部活力相结合,解决当前困难与增强发展后劲相结合,把加大多元投入、强化政策支持、注重人才培养、改善发展环境作为综合举措,逐步增强民族地区的自我发展能力,实现跨越式发展。

(二)发展战略

1.保护生态屏障与发展生态经济并重,实现绿色发展
四川民族地区地处大江大河的源头,也是重要的生态屏障,一些地区生态环境已十分脆弱,一旦破坏损失不可估计。因此,发展经济必须始终坚持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把建设绿色生态屏障与发展绿色生态经济有机结合起来,结合区域地形地貌和资源特征,大力改善民族地区的交通设施条件,大力培育生态旅游、有机农业、清洁能源等生态产业,创建高原生态城镇,弘扬生态文化,运用生态学规律全面指导社会经济活动,走经济生态化、生态经济化的循环经济发展路子。坚决摒弃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率的竭泽而渔式开发和粗放型发展模式,实现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态经济发展的双赢。

2.引导产业集中与优化人口布局并重,实现集聚发展
地广人稀是四川民族地区的特征之一,配套基础设施的投资需求大、可预期的利用率低,这已成为民族地区县域经济发展和投资建设面临的最大挑战。因此,必须树立集聚发展的新理念,统筹规划和合理布局这些地区的产业和人口。要精心编制人口集聚、产业集聚双集聚规划,将下山脱贫、转移农民、减少农民作为县域经济集聚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要精心实施下山转移安居工程,紧抓全省幸福美丽新村建设契机,把高寒地区、偏远山区、库区、地质灾害频发区的农民脱贫致富与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做好人口统计、登记以及转移就业培训工作,落实搬迁补偿与社会保障各项政策,探索移民新村建设和社区管理新机制。要精心培育产业集聚区,按照工业空间向重点发展区布局、产业向工业园区集聚的思路,吸纳异地转移农民就近就业与创业;把建设草原、山区的规模化农牧场和产业基地作为主攻方向,鼓励农民搞规模经营,实现变人口的自然分布为经济分布,变产业的分散布局为集聚布局的发展新格局。

3.大力引智引资与推动创业并重,实现提升发展
民族地区尽管有自然资源方面的优势,但其发展也受到信息闭塞、科技落后、人才缺乏等因素严重制约。要在短期内突破这些瓶颈,必须实行借力发展和自我发展有机结合。依据主导产业发展需要,确定科技攻关和集成创新的重点,从涉农院校、省市科研机构、大型农业企业中遴选首席专家组建研究队伍,出台人才引进激励政策,形成了一位专家、一套政策、一批项目、一个产业的新格局,填补民族地区科技人才的洼地。对外招商引资,要完善科学决策、双重考核、项目准入机制,实现由引资向选资的转变,污染环境、高耗能、破坏资源、只建房不生产的“圈地”项目坚决不予引进,规模大档次高、产业整体性转移、高新技术项目优先引进。多种途径引导当地民众创业创新,提高民营经济发展水平,鼓励在外经商办实业的人才回乡创业,鼓励农村能人发展高原特色农业基地和农产品精加工业,鼓励支持大学生村官、中专职高生自主创业,不断增强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人才智力支撑。

4.注重特色品牌建设与实施走出去并重,实现开放发展
民族地区工农业、旅游业产品地域特色鲜明,但由于有品无牌、有牌不响或者响声不亮,导致产品流通范围有限、产业层次不高、产业链后续效益无法实现。因此,必须树立开放发展的新理念,加强推动产品品牌化、产品大流通,进而通过产品产业发展,带动技术、人才、资本等要素的大流动、大协作,最终实现雪域高原与外界的无障碍互通。要根据矿产资源产品、高原农牧特色产品、文化旅游产品等不同主导产业产品的规模、特色和优势,科学确定品牌的建设目标, 把大众品牌、精品品牌、知名品牌和强势名牌的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同时,要放眼国际市场、准确定位消费群体,通过市场经营主体运作、政府媒体宣传、中介组织运作以及产品展销会、博览会等多元力量和平台,全方位推进民族地区特色产品的营销。要做好产品营销和流通的软环境建设,重视原产地商标注册、地理标识等无形资产的保护和利用,建立立足川西、辐射全国各大中城市、延伸周边国家的跨区域、渗透性强的现代物流产业,不断提高民族地区特色产品的国内外市场占有率。

(三)重点任务

1.优化发展矿产开采与深加工产业

(1)以产业园区为载体发展新型工业
建设工业园区是培育产业集群、提升县域经济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方式和载体。四川民族地区应紧抓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精深加工、农牧产品的精深加工为核心,完善阿坝高载能经济开发园区、炉霍农副土特产品加工园区等已有工业园区设施和服务,按照布局要求高起点、高标准建设攀西国家级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等新的产业园区。示范引导工业企业向园区集中、园区向城镇集聚,使工业园区成为县域经济空间拓展和经济发展的增长点,逐步形成以新能源产业为先导、电冶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农产品加工产业快速发展的产业格局。注重与产业园区周边区域的合作,探索完善飞地工业园区建设模式,实现互补互利、共享共赢。

(2)依靠科技加快工业强县转型升级
加快工业强县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型,突出全局性、长远性和科学性,实现资源的科学开发利用和提升资源产品的科技含量,科学搭建民族地区新型工业集聚发展的新平台。要做好矿产资源利用战略和规划制定工作,适时对矿产资源勘查、开发进行宏观调控。积极开展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新工艺、新设备的研究、开发和推广应用,全面推进各个环节的技术进步。深入实施大企业大集团战略,引进和培育一批本地行业内的龙头骨干企业和省内知名的大企业大集团,力争一批市场竞争力强、技术水平高、对地方贡献大的企业上市。

(3)加快攀西国家级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建设
严格按照《攀西国家级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建设规划(2013—2017年)》要求,以会东、会理、南部三县为核心,大力推进发展交通设施发展,统筹做好实验区内的功能划分,实现错位发展、互补发展。以各类项目为集成和整合载体,发挥项目在凝聚人才、整合资源、协调各参与主体中的中心作用。加强部省市的会商机制,加强顶层设计,建立决策、执行、评价相对分开,互相监督的运行机制。建立政府引导,企业为主,社会广泛参与的多元化资金投入机制,用好各项专项资金的基础上, 吸引受益单位、社会资金投入,鼓励金融资本、风险资金提前介入试验区建设,分批推进攀枝花钒钛铬钴产业基地、凉山稀土科技产业园等三大基地、六大园区重点项目,打造钒钛及有色金属资源开发总部经济。

2.合理有序发展清洁能源产业
(1)促进水电资源合理开发利用
加快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等流域开发,逐步形成水电产业,带动沿江沿河县域经济发展。要充分考虑水资源的生态功能、环境功能和景观功能的综合开发模式,彻底改变传统的技术经济最优的水利工程目标,真正体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统筹兼顾。在不宜进行水电项目建设的国家自然保护区、世界遗产区、国家生态功能区以及其他需要进行保护的区域内,划定保护河段和保护流域区。在经过评价和论证可以进行水电建设的地段,也应制定和完善有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将工程建设对环境的破坏减少到最小,同时应鼓励和促进水电开发商进行配套的生态经济和生态旅游项目开发。

(2)大力发展新型能源
高原地区的风能、水能、太阳能、地热等可再生能源丰富,但长期以来受被忽视。今后,应将其作为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战略中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培育。重点提升和扩容已有水电站,加快推进风电项目和光伏发电项目,规模化推进乙醇、沼气等生物质燃料项目。积极整合国家水电管理部门和科学研究机构的力量,以攀西地区为核心打造清洁能源总部经济。积极探索能源收益共享机制,在水电、风电、光伏发电等资源开发中,探索实行当地享受优惠价格政策,通过合理参股、资源就地转化、企业就地注册等方式,支持当地发展。

3、做精做强特色农牧产业

(1)科学定位,走高效生态农牧业发展之路
把充分发挥民族地区土地资源、山林资源、水域资源优势的特色种养业、特色林果业、特色水产业培育成为带动农民增收致富面广,经济效益、生态效益都好的绿色富民大产业。加大对民族地区具有比较优势和产业基础的粮油、蔬菜、林果、食用菌、藏药材以及牦牛、藏猪、藏鸡、藏羊等主导产业的基地建设,取得一批地理标志产品和有机食品认证,着力打造精品农产品。针对市场对绿色安全农产品数量和质量上需求的提升,打好雪域高原自然生态环境好、产品品质高的先天优势王牌,积极开拓高端农产品市场,走高效生态农业发展之路。

(2)科学布局,推进特色产业镇村建设
按照区域化布局、园区化建设、标准化生产、合作化联营、产业化经营的思路,以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园区和精品农业园区建设工程为载体、以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为经营主体,大力推进特色农业生产基地,农产品加工基地和农产品市场物流基地建设。全面提升一乡一品、一村一品的水平,把建设蔬菜村、茶叶村、水果村、养殖村、食用菌专业村、牦牛村等特色产业村作为帮扶低收入农户的最重要举措。对低收入农户集中村要加大特色产业发展的补助力度,使绿色特色产业成为低收入农户增收的主要途径。

(3)科技带动,加大科技扶贫力度
进一步实施低产低效菜园、茶园、果园、竹林、牧场技改提升工程,确立实现5年亩产效益翻番的新目标。切实加强产学研、农科教结合的农林推广队伍建设,大力推广和普及首席专家、农技推广教授、科技特派员、责任农(林)员、产业农技员(农民技术员)相结合的农技推广体系。继续实施和完善科技特派员制度,按照民族地区乡镇的特色绿色产业要求派驻对口的科技特派员。

4.优先发展民族旅游产业

(1)找准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发展定位
民族地区旅游资源丰富、民族文化资源独具特色,生态旅游发展具有良好的资源基础,但也必须看到该地区海拔高、经济贫困、生态脆弱、可进入条件差、景区分散、空间距离远、文化环境脆弱,产业开发不能走传统的老路,务必考虑到生态问题和文化保护问题,要把资源开发、文化展示和生态环境保护有机结合起来,挖掘雪域高原生态旅游的精髓和内涵,激发人们对自然的尊重和自身生存环境意识的反思,走高品味、可持续的路线。同时,作为区域主导产业的定位,要把生态旅游业作为民族地区富民强县的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加以重点培育,把其建设成为川西地区的黄金旅游带,大力发展农家乐乡村旅游业、牧场旅游业、古镇古村游、民族风情游、农林采摘游和红色旅游等特色生态旅游业,形成养生、休闲、度假、养老等多种功能的新型旅游业态。

(2)促进生态旅游与民族文化有机结合
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少数民族的饮食、建筑、服饰、节庆等对国内外旅游者来说都具有极强的吸引力,是文化价值极高的旅游资源。四川民族地区必须深度挖掘和紧紧围绕本地文化特色来发展旅游业,可结合国家建设香格里拉旅游区、红军长征旅游线,推进川西高原藏、羌、彝特色民族文化旅游的发展;结合发展文化产业、旅游营销和旅游商品开发,将昆仑神话、格萨尔史诗与传说、藏羌彝民族文化、大熊猫文化与优美的自然生态景观结合,建设一批精品文化旅游线路和文化生态旅游区,搭建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平台。

(3)促进当地社区参加与企业开发有机结合
当地社区与当地自然历史和文化资源关系最为密切,社区参与对于生态旅游发展的成败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因此,旅游区的建设必须充分考虑当地民众的切身利益,补偿他们因为迁出或退耕还林的损失,同时,通过举办培训,学习相关知识,可以吸纳参加生态旅游区的护林、巡视等保护管理工作,也可以激发他们就地创业就业,发展旅游服务产业,如导游,餐饮等。旅游景区的开发建设投融资,应在明确景区管理权与经营权分离的前提下,可借鉴九寨沟、西昌市景区市场化开发思路,在三个自治州继续选点和规划,开启民营资本投资川西生态旅游业的新篇章。

5.加快发展民族药业

少数民族地区药业是民族地区的特色产业,对于解决边远地区农牧民看病难的问题具有重要作用。当前,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寻求天然药物和自然疗法的渴望十分强烈。以天然药物为主的传统民族药业,因无明显的毒副作用,安全有效而受到进一步的认可和重视,因此,民族药业资源的开发具有广阔的前景。

(1)提高民族药业发展地位
要坚持把藏医药、羌医药、彝医药资源的开发列入全省开发战略的总体规划之中,加大对民族药业资源的开发力度,将全省民族药业科研机构、教育机构以及生产企业和单位联合起来,共同进行藏药的研制和开发。

(2)推进民族药业发展方式转变
要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在民族药业基础理论指导下,按照现代制药工艺要求,建设现代化的民族药业生产企业,改变分散和小规模的生产经营方式,上档次、上规模,实现规模效益,加快向集约型经营转变,走质量效益型的道路,推进民族药业资源开发的现代化和产业化进程。

(3)拓展民族药业社会影响和市场空间
进一步加强宣传,积极开展学术交流,适时创办学术刊物,活跃学术空气,提高川西民族药业的知名度,扩大社会影响。同时,要研制既符合现代药品要求,又具有传统特色的高效、速效、安全、方便的现代新型民族医药品种,建立统一规范的民族医药产、供、销体系,不断拓展市场空间,使藏药资源开发成为民族地区新的经济增长点。

(四)配套政策

1.强化财政转移支付和重点县支持政策
(1)完善一般转移支付模式,增强县级财力
进一步加大公共财政向民族地区倾斜,实施分类分档激励奖补机制,提高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能力。建立转移支付新机制,省财政今后5年对人均GDP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处于第三集团的木里、北川等28个县进行重点扶持,建议每年财政直接拨款1个亿,主要用于增强这28个重点县内生机制建设、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强贫困农户和低收入农户保障和加快新农村建设四个方面,促使这些特别困难县加速发展。逐步提高一般均等化转移支付的比重,使财力向市县下沉,取消中央、省级项目要求县级财政配套一定比例资金的要求,改善基层财政状况,增强地方基本公共服务保障能力。

(2)加大专项转移支付力度,增加专项扶贫资金
进一步加大民族地区扶贫专项资金扶持力度,继续支持高寒地区、偏远山区、库区、地质灾害频发区转移搬迁,扶持低收入农户集中村发展特色种养业、乡村旅游业,支持推进扶贫小额信贷制度建设、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等工作。明确各级政府投入扶贫开发的资金规模和比例,省本级每年新增财政资金部分的20%主要用于扶贫开发;市、县两级财政可在每年新增部分不低于25%的资金用于扶贫开发,主要投向基础设施、农村教育和医疗卫生等公共事业发展。

(3)完善县乡财政体制,创新贫困地区财税制度
改革以GDP为核心的官员考核机制,对连片贫困地区县市政府官员的考核指标应更加注重地区经济长期增长和地区社会进步,如县市市场经济的开放程度与公平程度、高效的政府服务、规范的法律环境、县市基础设施投资的绩效评价、县市科教文卫支出水平及科教文卫事业发展状况等。改革和完善创新连片特困地区税制,合理划分省与市县间的税收。贫困地区的森林、矿产、水电等资源丰富,可将资源税作为主体税种,逐步建立以财产税为主体税种的地方税模式。将彝族、羌族地区纳入省财政不参与藏区、地方税收分享、对藏区实行递增不足的政策体制内,对其行政性收费、专项收入、政府性基金等财政分享收入,原则上全部通过专项项目获结算补助安排返还原地。

2.强化金融支持和金融服务政策

(1)强化银行业对民族地区信贷支持
各级政府、监管部门要加强对民族地区辖内各金融机构的协调和指导,合力做好民族地区的资金保障工作。央行可允许民族地区县域金融机构在达到存贷率(如50%)或新增可贷资金70%用于本地后降低1-2个点的存款准备金率;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要进一步发挥农村金融主力军作用,整合各种支农惠农的政策资源,不断探索支农新方式;商业银行(如农业银行)和政策性银行对这些地区的信贷配额实行倾斜,重点支持块状经济、绿色经济、特色产业和行业龙头企业;农业发展银行、建设银行要着重支持农业产业化、绿色城镇和美丽乡村建设;推动邮储银行做大农村信贷业务规模,促进欠发达地区邮政储蓄资金回流;要较大幅度地增加民族地区小额贷款公司、村镇银行、专业合作社的资金互助社和扶贫资金互助组织等农村新型金融组织,探索新型合作金融扶贫的新路子。

(2)拓宽融资渠道、创新融资模式
加大民族地区企业上市的培育工作,优先支持区域特色优势产业中的龙头骨干企业上市,推动股权投资、信托、融资租赁等非银行金融业务的发展;试点发展农业风险投资基金。完善、推广林权抵押、承包农地抵押、农房抵押等特色贷款业务,建立、规范农房、林权、集体土地等抵押登记及流转平台;细化融资产品分类,灵活采取信用、担保、抵(质)押方式,提供与特色农业、家庭工业、休闲旅游业等小额贴息贷款等融资产品。探索引进BOT、TOT等融资方式,加快设立四川民族地区发展投资基金,满足该地区城市建设、旅游产业、公用事业发展的资金需求。规范和做大市县政府投融资平台,加大资源整合、政策扶持和外部监督。

(3)拓宽欠发达地区保险服务和融资担保
增加省财政对民族地区农业保险的补贴。逐步扩大山区特色农产品保险范围,将条件成熟的列入省级农产品保险目录;加快发展保障型人身险产品,与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保配套,大力发展鲜活农产品运输保险、旅游责任保险、环境污染责任险、自然灾害公众责任险等各类责任保险和保证保险;积极发展以政策性担保、互助性担保为主,商业性担保为辅的融资性担保体系。县一级建立由财政出资为主设立的政策性担保机构,鼓励有条件的地方设立注册资本在1000万元以上的担保机构,乡镇一级建立不以盈利为目的的互助性担保机构,村一级探索以村为单位的互助担保合作社。

3.强化人才科技支撑政策

(1)健全民族地区人才定向培养制度
建立免费职业教育培训制度。由财政建立专项资金支持各类职业院校和电大,开展农村成人双证制教育培训、农民大学生和乡村医生免费培训教育;实行欠发达县农民子女免费就读中高等职业学校政策,进一步落实好就读省内涉农大中专院校与涉农产业相关的技术类专业免学杂费政策。实施农村专业人才培训计划。加强对民族地区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主、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龙头企业的领办者、行业协会带头人、家庭工业创办人、农家乐经营业主、农村经纪人等各类人才培训,造就一支具有较强创业就业能力的农村实用人才队伍。

(2)加强对欠发达地区人才支持
要建立省级机关和发达市县领导干部到民族地区轮岗任职锻炼的制度;建立省级和发达地区地级市的医院、学校、科研院所的主持医师、高级教师、教授、专家、研究员到民族欠发达地区服务的制度。引导大中专毕业生到贫困地区就业创业。对长期在贫困地区工作的干部要制定鼓励政策,对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在职务、职称等方面实行倾斜政策。切实改善欠发达地区教师待遇,对在欠发达乡镇、村任教的教师,给予艰苦岗位专项补助。

(3)加强科技创新和科技推广
加大科技研发经费投入,省财政要逐年增加对欠发达地区的农业主导产业、绿色特色制造业和新兴战略性支柱产业发展急需共性关键技术攻关科研经费,省农业部门实施的种子种苗等相关工程对民族地区给予倾斜,省工业技改资金也要向民族地区倾斜。加强科技成果推广和投资机制创新,广泛开展以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为主线的科技促进行动,积极打造民族地区的技术转移中心、产业技术研究院、高科技园区、孵化中心等机构,继续完善以科技特派员制度,帮助民族地区做强支柱产业;积极拓宽民族地区科技融资渠道,鼓励以民族地区的企业为主体建立民族地区科技创新风险投资公司和创业风险投资基金;支持民族地区高科技企业利用资本市场融资,在中小企业和创业版上市筹资。加大实施知识产权保护和推进标准化进程,把发明专利作为科技项目立项和绩效考证的重要内容;加强引导民族地区区域优势农产品的品牌培育,鼓励注册使用农产品证明商标和原产地标识,鼓励科技企业申报省知名商号。

4.强化产业扶持政策
(1)扶持特色农牧业发展
加大现代农业园区和特色产业村建设的扶持力度。农业、林业、渔业部门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和精品农业园区的项目以及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五分之二以上,要放到民族地区。新建和改造一批特色农产品基地,培育一批特色产业专业乡和专业村。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适当放宽民族地区家庭农场、市级合作社认定标准,在产业发展贷款、农业设施建设等方面给予优惠,对从事农产品加工流通的合作社,给予地方所得税退税的优惠政策;鼓励发达地区的农业龙头企业、工商企业到民族地区投资开发特色农业,兴办农业产业化扶贫龙头企业,也可在税收、贷款等方面享受省级骨干农业龙头企业的优惠政策。建立专项产业改造扶持资金。对耕地、牧场、林地、山地流转设立专项奖励资金;设立民族地区大学生农业创业基金,对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和科技人才到民族地区创办农场企业的,给予创业贴息贷款支持。

(2)扶持绿色低碳制造业发展
扶持优势特色产业和企业的发展,重点扶持循环型、资源节约型、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业和对生态环境要求高的高端高新技术产业的集群发展,以优惠政策引导发达地区的这些产业和企业向民族地区转移,省级中小企业扶持资金、工业技改资金、循环经济扶持资金的1/3用于民族地区;由州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可以享受扶持高新技术企业的优惠政策,允许企业按照销售收入的一定比例提取科技发展基金和风险基金。加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养。推进民族地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训计划,省里举办的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出国培训班、高级工商管理研修班、成长型企业EMBA研修班等在名额分配上继续向民族地区倾斜,开展名家名师送教到企业活动。

(3)扶持民族旅游业、民族药业发展
对草原旅游业、休闲农业、农家乐、红色旅游、养老度假等生态旅游业的发展给予减免税收的优惠政策,对民族乡村的旅游景观道路列入省道路建设工程支持范围;对利用民族地区农林产品资源和矿产资源的循环经济开发项目,给予优先立项,优先安排建设用地,优先安排贴息贷款。对民族药业企业在当前流动资金贷款优惠利率、技改贴息和税收优惠基础上,进一步在药材原料基地建设、国内外市场开拓、专利申请等方面给予优惠。

5.强化结对帮扶政策

(1)完善区域结对帮扶
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全省经济前10强县与民族地区特困县的规范化结对帮扶制度,明确“十三五”时期发达县每年拿出地方财政收入的1%作为对口帮扶民族地区特困县的扶持资金,并从产业转移、产业园区建设、劳动就业、教育卫生、人才支持等方面进行全面的结对帮扶。地市州层面要在现有一般结对帮扶基础上,在更宽领域、更深层次、更有效方式上全方位地由成都市、绵阳市、德阳市分别结对帮扶凉山州、甘孜州、阿坝州。

(2)完善省级单位和社会结对帮扶
省级机关和事业单位、大专院校、省级国有企业、省级金融机构承担扶贫结对帮扶,对民族地区的低收入农户集中居中村进行一对一的帮扶,并建议派驻农村工作指导员,进行全方位的帮扶;引导证券公司、大型房地产企业、骨干民营企业也要承担结对帮扶的任务,与低收入农户集中村结对共建,企业发生的扶贫公益性捐赠支出,在年度利润总额外负担2%以内的部分,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6.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政策

(1)大力支持和推进基础设施重大项目建设
从进一步改善民族地区发展大环境的实际需要出发,科学合理的安排大路网、大电网和大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对高速路网、铁路、机场建设项目给予重点资金扶持;支持以电网、有色金属开采等为重点的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电网大通道建设和抽水蓄能电站项目的建设。

(2)加强民族地区水利工程和水源保护
加强水利规划和重大水利项目建设。因地制宜地统筹做民族地区水利规划工作,按轻重缓急的原则,提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近远期分批建设目标,进一步完善水利基础设施前期工作的帮扶机制,重点支持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流域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和山洪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建设。切实增加民生水利投入。“十三五”期间要在积极争取中央补助的基础,进一步提高水利基础设施特别是民生水利工程的省级配套资金补助比例,适当扩大省级配套资金补助的工程范围。进一步加大农村安全饮用水工程的资金投入,确保“十三五”民族地区所有村庄都能喝到安全饮用水;加强对水利投融资政策的研究和创新,吸引民间社会资本投入到民族地区的水利设施基础建设中去。

(3)加强民族地区农村公路建设养护
增加省级交通专项资金的供给,提高民族地区公路建设运行养护和站场建设水平。对民族地区的农村公路大中修工程由省实施专项补助;对民族地区的农村公路安保工程和桥梁改造工程实施特殊倾斜政策,由省级交通资金进行专项补助。民族地区地方政府要按照县乡自筹、省市补助的原则,建立由财政一般预算投入、燃油税返还收入和其他资金组成的多渠道的农村公路管理养护资金筹措机制。

7.建立健全生态与资源补偿政策

(1)建立和完善生态补偿机制
根据当前物价水平及居民消费水平提高的程度,适当提高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政策中相关补助费、新增建设用地补偿费或耕地开垦费等标准。积极开展流域、矿产资源、森林和自然保护区的四大生态补偿。综合采用政府补偿和市场补偿的途径和方式。政府补偿机制以财政转移支付、差异性的区域政策、生态保护项目(如沼气项目、清洁能源项目)实施和环境税费制度等为主要手段。市场补偿方式要积极探索实施清洁发展机制(CDM)项目、排污权交易、清洁认证产品加价销售等。重视贫困地区的生物多样性保护。

(2)建立健全资源税政策
提高探矿权、采矿权使用费征收标准和矿产资源补偿费率。改从量计征为从价计征,向资源开发型企业收取一定的资源税用于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生态恢复及重建。建立矿业企业矿区环境治理和生态恢复的责任机制,将贫困地区上缴的探矿权、采矿权使用费和价款全额返还地方,统筹用于矿产资源开发地区的生态治理恢复和发展。藏区要提高黑色金属、有色金属和其他非金属矿原矿资源税税额幅度上限。

8.完善推进新型城镇化政策

(1)大力推进绿色城镇建设
以县城和中心镇为重点,实施绿色城镇建设工程。通过行政区划的调整和推进土地、户籍、住房、社保等综合配套改革,促进人口集中、产业集聚、要素集约、功能集成,增强对周边农村的带动力和幅射力,支持和引导当地农民到县城和中心镇安居乐业,对民族地区的县城和中心镇建设的用地指标和土地整理项目,优先给予安排和立项。

(2)深入实施幸福美丽新村建设
按照省里关于幸福美丽乡村建设的实施意见,加快推进民族地区美丽新村建设。继续推进大小凉山彝家新寨建设,开展甘孜九龙和宜宾、泸州、攀枝花、雅安民族乡彝家新寨建设试点。按照藏区新居建设规划,在甘孜州、阿坝州、凉山州木里县的农区和半农半牧区启动实施藏区新居建设,与新农村建设示范县和新村基础设施项目统筹谋划,协同推进。建议适当提高民族地区新村建设的补助标准;鼓励引导中心村周边的自然村农户建房居住向中心村集中,允许宅基地异地置换到中心村;建立新农村建设融资平台,吸引社会工商资本参与幸福美丽新村建设。

(3)建立城乡一体的土地利用新机制
分区分类制定工业用地和农村建设供地标准,缩小城乡建设用地集约程度的差距。工业用地可参照西部地区标准,按《全国工业用地出让最低价标准》的10%-15%执行,也可试行以不低于土地取得成本为限设定工业用地出让标准;试行不同工业产业的弹性用地出让政策,对于国家鼓励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符合片区功能定位的产业和产业聚集区建设用地,允许以协议方式出让国有土地。开展农村土地利用集约评价,对于空心村整治、生态移民村搬迁或新民居建设周转用地节余指标,经批准可少量调剂给城镇使用的,其土地增值收益及时全部返还贫困区;积极实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推进新农村社区建设;加大统筹城乡改革试点,探索农村耕地流转机制和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交易制度,解决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与农民财产性收人问题,促进进城稳定就业农村人口的市民化。

县域金融更多>>
中国银行四川省分行:筑梦天府向未来[详细]
县域企业更多>>
学会企业工委举办投融资政策解读操作实务专题培训[详细]
乡村振兴更多>>
四川乐至黑山羊的“进阶之路”[详细]
健康四川更多>>
因地制宜构建梯队、激发活力、优化服务 四川卫健人才队伍“提质扩容”[详细]
友情链接:
学    会
学    术
资    讯
专    题
图片
视频
网站申明
版权所有:四川省县域经济学会
蜀ICP备10025149号-1
备案号:川新备15-000061
联系我们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督院街70号
电话:(028) 87323971,87323979,86605683
E-mail:Scxianyu@163.com
QQ:476320177
邮编:610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