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们正在播种 闫凯/摄
特色产业发展是乡村振兴的强力引擎,是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实现土地提质增效的关键抓手。近年来,资阳市安岳县护龙镇立足资源禀赋优势,以产业振兴为抓手,因地制宜培育壮大特色农业产业,逐渐走出了一条产业兴、农民富、乡村美的新路径。
玉米界的“白富美”,你见过吗?
2025年4月14日,在安岳县护龙镇聪明村的玉米种植基地里,村党委书记唐宏飞正指导村民们在田间除草。稍作休息后,唐宏飞指着眼前长势喜人的玉米苗向记者介绍道:“这是我们今年引进的新品种——‘928小甜糯玉米’,吃起来香甜软糯,在市场上可是抢手货!”
作为聪明村村集体经济重点打造的特色农产品,“928小甜糯玉米”不仅口感细腻、营养丰富,经济效益也远超普通高产玉米。唐宏飞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就目前的市场行情来看,该品种玉米预计每亩产值可达1500元左右。”
长势良好的玉米苗 周倩/摄
“今年,我们集中连片种植了100亩‘928小甜糯玉米’,目前长势良好。”唐宏飞表示,该品种玉米预计8月份将迎来丰收,产品主要销往成渝地区。为拓宽销路,下一步,村里计划采用“线上电商+线下商超”的销售模式,通过直播带货等新渠道,让优质农产品直达消费者餐桌。
玉米、大豆组“CP”,助农“一地双收”
与此同时,在不远处的山坡上,另一幅农忙画卷正徐徐展开——几十名村民正在进行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作业。
“这种‘一田双收’的模式,既能提高土地利用率,又能通过大豆固氮作用改善土壤。”唐宏飞介绍称,近年来,在护龙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村里专门划出200亩土地推广该种植模式,切实增加了土地产出效益,也为当地村民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
“在这里干活真是两全其美!”正在进行播种作业的村民李大姐笑着说,“现在‘家门口’就能上班,下午还能回家给老人做饭、辅导孩子作业。”像李大姐这样的村民不在少数,这种“离土不离乡”的就业模式,让村民们实现了“挣钱顾家两不误”的美好愿景。
近年来,护龙镇坚决扛牢粮食安全政治责任,全方位守护粮食安全,促进特色产业同频共振,有效推动农业连片、规模化发展。“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深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重点培育特色农产品品牌,加快推动特色农产品深加工由‘初’转‘精’,延伸农业产业链条,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护龙镇有关负责同志表示。
(文/安岳融媒 闫凯 周倩 吴泯西 编辑/车文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