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四川省县域经济学会          主管: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业务指导: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当代县域经济》杂志官方网站
用户名:
密码:
专题
县域金融
县域企业
乡村振兴
健康四川
工会先锋
乡村文艺
绿色低碳
[凉山州德昌县] 实行"四个同步" 统筹城乡发展

时间: 2013-12-09  来源:四川县域经济网

                          实行“四个同步”  统筹城乡发展

——凉山州德昌县统筹城乡发展的主要做法

 

中共德昌县委书记  刘明书

德昌地处四川省西南部,安宁河流域中游,攀西地区腹心,幅员面积2284平方公里,辖23个乡镇137个村4个社区居委,总人口20.2万,其中以彝族、傈僳族为主的少数民族5.6万、占27.8%,农村居民17.8万、占88.1%,是一个边远山区少数民族杂居农业县。地上资源富集、地下资源贫乏、二元经济明显、区位优势突出是德昌现实的四大县情,区位、小水电和风电资源、光热资源、旅游资源、人才和土地资源是德昌发展的五大优势

近年来,德昌县委、县政府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立足自身实际,实行四个同步,大力推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近三年县域经济平均增速14.3%2009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2.2亿元,经济总量居凉山州第6位,人均GDP居第4位;一般预算收入2.01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426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13333元。

一、同步制定城乡发展战略和规划。与发达地区相比,德昌从整体看就是一个大农村。推动科学发展、构建和谐德昌,建设全面小康社会,面临着城镇和农村发展的双重压力、工业和农业发展的双重任务,重点和难点尤其在于农业、农村和农民。我们立足四大县情五大优势制定了增强粮食生产能力,大力发展烤烟、蚕桑、蔬菜、畜牧、林果、劳务输出六大支柱产业,加快推进工业强县、环境立县、科教兴县、依法治县和旅游促县一六五经济社会统筹协调发展战略,确立了建设经济强县、特色农业县、工业大县、生态旅游县、新农村建设示范县、城镇建设明星县、普高县、卫生先进县、社会保障模范县、党建创优县,建成一园、一明珠、四基地(攀西的后花园,安宁河畔璀璨的明珠,电冶稀土产业基地、特色农产品供应集散加工基地、可再生能源开发基地、攀西阳光旅游目的地),奋力打造富裕德昌、宜居德昌、花园德昌、平安德昌的奋斗目标;相继完成全县旅游、城建、工业、生态、美丽富饶文明和谐安宁河谷和新农村建设等规划。基本形成了城乡并重、倾斜农村、统筹推进的发展战略和规划,并以此统领和指导全县各项工作。

二、同步发展城乡产业。德昌工业规模较小,反哺能力不强;农业产业化进程较慢,竞争能力不强;农村人多地少,就农业抓农业空间有限。推动科学发展、构建和谐德昌,建设全面小康社会,核心和关键在于加快发展、科学发展,不断壮大城乡产业。我们突出抓好四个方面。

一是大力加快工业化进程,增强以工促农的能力。实施五四三工业提速战略,依托五大优势,构建电源、电网、交通、环境四大平台,打造装机55万千瓦年销售收入10亿元以上的小水电和风电产业集群冶、稀土开发加工等为重点年销售收入150亿元以上的矿冶产业集群以农副产品深加工为重点年销售收入45亿元以上的绿色产业集群规划建设以矿冶高载能、西昌钒钛基地附属产业、风电场等为重点,近期6.42平方公里、远期10.42平方公里的银厂工业集中区烟草、轻纺、食品、物流为重点,近期1平方公里、远期9.06平方公里的白鹤沟轻纺食品工业集中区以建材、水电、物流等为重点,近期1.91平方公里、远期4平方公里的永郎工业集中区,工业增加值2012年力争达到28亿元2020年力争达到100亿元。目前,小水电建成16.5万千瓦,在建13万千瓦,筹建5万千瓦,全省首家5万千瓦风力发电场即将开工,供电网络较为完备;成昆铁路、国道108线、西攀高速公路南北纵贯全境,路网外部通达、内部通畅;小水电、矿冶稀土、农产品深加工企业形成集群优势;初步建成“一园四区”特色优势产业园区,近三年工业平均增速28.4%2009年实现工业增加值11.56亿元、占GDP36%规上企业达到32户,企业用工4307

二是大力加快产业化进程,增强农业基础支撑能力。充分发挥光热资源优势,以现代烟草农业为突破,加速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特色优势支柱产业的基础支撑能力不断增强。坚持以50万担优质烤烟基地为基础,以60万担打叶复烤厂为龙头,打造年销售20亿元以上的烟叶产业;以10万担优质蚕茧基地为基础,以建设茧丝绸企业为龙头,打造年销售10亿元以上的蚕桑产业;以15万亩无公害蔬菜基地为基础,以建设深加工企业和批发市场为龙头,打造年销售5亿元以上的蔬菜产业;以40万亩林果基地为基础,以元坤果业等深加工企业为龙头,打造年销售5亿元的林果产业;以年出栏100万头DLY生猪和1000万羽建昌鸭水禽基地为基础,以汇德、建昌食品有限公司为龙头,打造年销售亿元的畜牧产业;以培训、转移农民为目标,以德昌高级职业中学为龙头,建成年培训6000人以上的劳务培训和输出基地。2009种植烤烟11.87万亩,产烟39.54万担;首开果叶兼用桑发展先河,产茧4.1万担;种植无公害蔬菜9.81万亩;实现肉类总产量3.34万吨;林果产量3.96万吨。规划建设三棵树烟草集中服务区和白鹤沟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集中发展区,相继建成打叶复烤厂、元坤果业、蔬菜藏业等10户农产品深加工龙头企业,组建农村专业协会32个,成立农业专业合作社13个,农民人均纯收入5426元,居凉山州第二位。

三是大力推进旅游突破,带动发展第三产业。以一山、一水、一风、一城、一园、一风情为特色,打造原生态探险观光、安宁河激情漂流、古文化探秘寻踪、民族风情体验品味、生态阳光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以旅游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加快发展,去年旅游收入1.43亿元

四是大力加快转移农民进程,拓展解决“三农”问题新空间。提出三年转移减少三万农民的奋斗目标,紧紧围绕市场需求,依托县高级职业中学,大规模、有组织、有针对性地培训、输出农民务工。累计培训输出1.58万人,带动劳务输出3.3万人,去年劳务收入3.46亿元。

三、同步实施城乡基础建设。德昌城镇化水平较低,带动能力不强;基础建设,尤其是农村基础建设薄弱,加快发展受制。推动科学发展、构建和谐德昌,建设全面小康社会,最为迫切的要求是加强城乡基础建设。我们突出抓了3点。

一是加快城镇化进程,增强以城带乡能力。立足建设生态阳光休闲旅游度假城市和攀西后花园目标,着力起点高、特色明、功能齐、机制活、风情浓、管理精规划县城规模和人口2015年分别达到8平方公里和8万人,2020年达到16平方公里和16万人,形成以县城为核心,重点集镇为骨干的城镇体系。近年,我们搬迁两厂,新建三厂四街五条绿色长廊,县城特色鲜明、管理有序、环境优美、功能日趋完善,荣获2009年四川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三等奖,成功创建省级卫生县城、省级绿化模范县、州级文明县城,积极争创省级园林县城和生态县,城区面积扩大到4.1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增加到5.2万人,城镇化率提高到28.53%。扎实开展永郎镇城乡统筹协调发展试点工作,永郎、麻栗等重点小集镇建设快速推进。

二是加快农村基础建设,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加强道路交通建设着力构建以县城为中心、高速公路和成昆铁路为龙头、主干道为骨架、通村公路为基础的交通网络,3个乡外乡乡通油路、村村通公路。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以现代烟草农业单元建设为契机,以骨干水利工程改造、田间渠系配套、农村饮水安全、机耕道路建设等为重点,整合资金项目,连片推进实施,解决7.68万人安全饮水问题,有效灌面新增18 %, 规划是龙头、机制是灵魂、农民是主体、质量是关健、苦抓是保障、效益是核心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经验得到省委、省政府的肯定和推广。加强电力建设,开发电源点,改造供电网络,提高城乡供电质量,实现村村通电。加强通信建设,实现全县移动通信全覆盖。加强环境建设,制定实施建设德昌秀美山川的十一项长效制度,大规模开展城乡植树造林和绿化美化,森林覆盖率提高到59.9%

三是加强新农村建设,塑造农村新风貌以省级新农村示范片建设和彝区三房改造为契机,按照依山就势、长藤串瓜、错落有致、美观大方的要求,围绕山水田园风光,着力三打破、三提高对村庄进行统一规划和建设,塑造富有地域和民族特色的村落民居。

四、同步推进城乡社会事业。德昌城乡差别大,集中体现在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推动科学发展、构建和谐德昌,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必须把社会事业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着力提高城乡公共服务水平。我们坚持实施环境立县战略,倾力打造教育、卫生、生态、社保、治安、政务六大环境。一是加快发展教育事业,努力实现资源城乡共享、教育均衡发展,城区学生已占全县在校学生的45%初中毕业生87.7%升入高中阶段;职业教育发展迅猛,普职比达到46二是加快发展卫生事业,大规模改扩建县级2所医院,每乡镇建成标准化卫生院,医疗卫生三级服务体系健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91.52%三是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基本实现农村数字电视村村通,建成综合文化站、农家书屋34个、村级综合活动场所84个。四是加快发展社会保障事业,五险覆盖面迅速扩大,医疗保险初步实现城乡全覆盖;城乡低保实现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率先开展和推进农房保险;认真落实城乡医疗等社会救助制度,社会救助体系逐步健全。

作为边远山区少数民族杂居农业小县,在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具体实践中,我们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主要有三。一是县级实力不强,可用财力与实际需求反差巨大,投入严重不足;二是体制机制不畅,政策支持不够,户籍、土地、社保、支农资金和项目的有效整合等制度、政策,在县级层面难有大的突破;三是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建设困难多、任务重,实现三化带三农、城乡一体化发展还任重道远。

在今后工作中,我们将紧紧围绕打造富裕德昌、宜居德昌、花园德昌、平安德昌,做到五个坚持,统筹推进全域德昌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一是坚持以“统筹”的观念和举措推进城乡协调发展。牢固树立民生为本的发展观和政绩观,把加快发展、改善民生作为首要任务,把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提高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改善生态环境作为最重要的政绩,统筹的观念和举措推进城乡协调发展。二是坚持“三化联动”,以产业的壮大支撑城乡统筹发展。充分发挥放大自身优势,加速发展、联动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不断促进工业化、城镇化和三农的良性互动。三是坚持“三个倾斜”,加大对农村的扶持力度。基础建设的投入向农村倾斜,社会事业的发展向农村倾斜,社会公共服务的拓展向农村倾斜。四是坚持创新体制机制,增强城乡发展的内生动力深化农村改革,创新体制机制,促进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均衡配置、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建立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区域协调发展的长效机制。五是坚持抓班子带队伍强执行,推动和保障城乡统筹发展。德昌地下资源贫乏,缺少大项目、大投入支撑,近年发展取得一定成绩,十分关键的一点,在于上下风清气正,干部真抓实干,全县凝心聚力。进一步推动、加快城乡统筹发展,必须始终坚持全县一盘棋、上下一条心,强化理论武装,强化效能建设,严格问责、逗硬查处,齐心协力抓落实;始终坚持践行五个特别发扬各级干部求实务实、苦干实干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一级带着一级干,干在实处、争创一流;始终坚持夯实基层基础,做到一个支部一个堡垒、一名党员一面旗帜、一名干部一个标杆,拼干部、比工作、赛作风、争一流;必须进一步推动干部选任的提名权由少数人向多数人转变、干部选拔由常规性向竞争性转变、干部考察由闭合型向开放型转变,不断提高干部选任的公信度,为各项工作提供坚强的组织和干部保障。

 

县域金融更多>>
农行四川省分行:助力春耕备耕,共绘乡村振兴蓝图[详细]
县域企业更多>>
学会企工委携手政企助力县域消费培育[详细]
乡村振兴更多>>
胡云主持召开乡村旅游专题会议[详细]
健康四川更多>>
2023“讲好中国故事”创意传播国际大赛结果公布,5项中医药主题作…[详细]
友情链接:
学    会
学    术
资    讯
专    题
图片
视频
网站申明
版权所有:四川省县域经济学会
蜀ICP备10025149号-1
备案号:川新备15-000061
联系我们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督院街70号
电话:(028) 87323971,87323979,86605683
E-mail:Scxianyu@163.com
QQ:476320177
邮编:610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