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四川省县域经济学会          主管: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业务指导: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当代县域经济》杂志官方网站
用户名:
密码:
专题
县域金融
工会先锋
四川乡村文化艺术院出品《罗江乡村记忆》广受赞誉

时间: 2025-03-25 14:19:57  来源:四川县域经济网

3月21日,《罗江乡村记忆》研讨会在德阳市罗江县嘉禾庄园艺术馆举行。《罗江乡村记忆》是由四川乡村文化艺术院出品,由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当代县域经济杂志社社长杨彪,四川乡村文化艺术院秘书长李平担任总策划,是“四川乡村历史文化丛书”中的一部作品。

《罗江乡村记忆》研讨会

研讨会上,知名作家、文史专家对该书的创作给予了高度肯定,认为这是一部注重史料性、思想性,突出可读性、文学性,并且具有一定权威性的乡村历史文化读物。

学会名誉会长、四川乡村文化艺术院院长张成明在《罗江乡村记忆》序言中写道:“深入挖掘、认真梳理全省乡村历史文化,留下乡村记忆重塑乡情乡愁,不仅是我们文化自信的培根固本之举,还是我省乡村文化振兴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也必将推动全省乡村文化创新性继承和创造性发展。为乡村立传、为乡愁塑形正是四川乡村文化艺术院启动《四川乡村记忆》这一全省首部乡村历史文化丛书的初衷。我们寄望于这部丛书以跨界写作的笔法、文学叙事的方式、图文并茂的文本,让乡愁有形可依、乡情有章可循,从而助力全省乡村文化振兴。”

四川乡村文化艺术院邀请了三星堆博物馆原副馆长、作家、诗人陈修元和四川省法治文化研究会《金星文学》主编、作家、诗人王波撰写《罗江乡村记忆》,并于2024年11月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全书7章34节,共22万字。该书以罗江历史为横切面,以万安镇白马关、李调元故里、略坪镇、鄢家镇、新盛镇、金山镇为视点,单线、复线叙述,循环、婉转于历史与现实的交错间,全面、立体、多元地呈现罗江县的前世今生。对德阳市罗江区域的蜀道文化、三国文化、诗文文化进行系统考察、论证,丰富、扩展、完善了巴蜀民俗学、历史学、经济学、地缘学、人文学诸领域内涵。

研讨会上,《罗江乡村记忆》的两位作者陈修元和王波介绍了本书的写作经过。作者表示,通过查阅罗江史料、深入罗江的山山水水、实地探寻罗江历史人文遗迹、走访乡贤,他们对罗江这方有着深厚文化底蕴和独特魅力的土地以及土地上追求幸福生活的勤劳勇毅的罗江人,有了更深的认识,同时也爱上了罗江这方土地和人民。与会作家、诗人、文学评论人、文史专家纷纷发言对《罗江乡村记忆》一书寄予了充分肯定,他们普遍认为,《罗江乡村记忆》这是一部注重史料性、思想性,突出可读性、文学性,并且具有一定权威性的乡村历史文化读物。

这次研讨会由四川省作家协会创研室指导,中共德阳市罗江区委宣传部、德阳市罗江区文广旅局、德阳市罗江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嘉禾庄园艺术馆承办。四川省作协副秘书长黎正明,中共四川省委讲师团宣讲专家、四川省政府《文史杂志》编审李殿元,四川省诗歌学会副会长、四川作家书画院院长、《四川文学》原主编牛放,四川乡村文化艺术院秘书长李平,德阳市政协文史委主任杨轻抒,德阳市文联副主席肖勇,罗江区委常委、区委办主任、宣传部部长、白马关景区党工委书记邱先铁,罗江区委宣传部副部长、区文联主席魏蔚,省内知名作家、评论家黎二楞,以及罗江区有关部门负责人、罗江区历史文化研究者、文史作家等30余人参加会议。

(文/图 黄世涛 编辑/车文斌)

县域金融更多>>
交行四川省分行15亿元光伏贷助力理塘绿色振兴[详细]
工会先锋更多>>
四川省总工会传达学习全国两会精神[详细]
友情链接:
学    会
学    术
资    讯
专    题
图片
视频
专委会
乡村文艺院
网站申明
版权所有:四川省县域经济学会
蜀ICP备10025149号-1
备案号:川新备15-000061
联系我们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督院街70号
电话:(028) 87323971,87323979,86605683
E-mail:Scxianyu@163.com
QQ:476320177
邮编:610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