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四川省县域经济学会          主管: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业务指导: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当代县域经济》杂志官方网站
用户名:
密码:
专题
县域金融
县域企业
乡村振兴
健康四川
工会先锋
乡村文艺
绿色低碳
[乐山市井研县] 加快农村土地流转 推进城乡统筹发展

时间: 2013-12-09  来源:四川县域经济网

加快农村土地流转  推进城乡统筹发展

井研县人民政府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以来,井研县把推进农村土地流转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突破口,制定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实施方案,积极配套政策,努力提升农村改革发展的动力和活力,切实推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

一、县情概况

井研县位于四川盆地西南部,国道213线和省道305线纵贯全境,北距成都142公里,南邻乐山35公里,全县幅员面积840.53平方公里,辖1017287个行政村,人口42万,其中农业人口36万,常年粮食总产20万吨以上,出栏商品猪70万头以上,拥有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1家,属典型丘区农业县,是全国产粮大县、生猪调出大县之一,也是全省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集群发展试点县2009年,全县实现GDP39.3亿元,同比增长14.1%;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完成12.7亿元、17.2亿元和9.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1%23.1%12.5%,三次产业结构比为32.343.724;完成县级财政一般预算收入8443万元,同比增长20.9%农民人均收入达4881同比增长8.5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640元,同比增长13.81%

二、农村土地流转现状及特点

井研县有承包耕地40.4万亩,承包农户105692户。截至目前,全县有15682户农户40326亩承包地进行了流转。其中,出租面积12124亩,占30.06%;转包面积8838亩,占21.92%;互换面积182亩,占0.45%;土地入股面积869亩,占2.15%;委托代耕及其它类型面积19152亩,占47.5%农村土地流转主要呈现出以下五个特点:一是动机发生改变。流转动机由完成税费上缴任务避免土地抛荒自发馈赠流转调整优化产业机构、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增加收入和农民集中居住转变二是速度明显加快。随着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农业生产规模化、集约化水平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加快,越来越多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种养大户租用土地成片集中规模经营,土地流转规模呈明显上升趋势。三是形式呈现多样。过去主要是以委托代耕为主要形式,现已出现了出租、互换、入股、集中流转等形式。四是范围不断拓宽。土地承接方由原来的同社、同村、同乡成员为主,扩展到外乡、外县,流转土地也由荒山、荒坡、山林为主发展为成片农耕地为主。五是主体趋于多元。承包经营主体已由纯农民企业、私营老板、合作组织、种养能手等发展,经营主体趋于多元化

三、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加强领导,提高认识。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为切实加强农村土地流转工作,县委、县政府将其作为长期性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出台了《关于推进农村土地流转的意见(试行)》,明确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总体目标和管理办法,确保农村土地流转工作顺利推进。同时,通过会议、广播、电视、宣传栏和印发宣传资料、进村入户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农村土地承包法》等法律法规和各项强农惠农政策,使广大干部群众真正领会农村土地流转工作的精神实质,形成共识。

(二)建立机构,强化服务。为切实加强农村土地流转的协调、管理和服务,全县逐步建立健全了覆盖县、乡、村的土地流转管理服务体系。县上成立土地流转服务中心,与县农业局合署办公;各乡镇依托农业服务中心,成立乡镇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各村依托村民委员会成立土地流转服务站。县、乡镇互为联系,联网办公。

(三)健全制度,夯实基础。全县所有承包户的承包土地进行逐户清理核实,按一组一簿、一户一页、一地一格的要求完善农村土地承包档案,并全部录入微机建立电子档案,《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发证率达99%,为农村土地流转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建立健全农村土地流转登记备案、合同管理等制度,制发了《井研县农村土地流转合同》文本格式,明确土地流转形式、数量、期限和双方的权利、责任、义务,并由县、乡两级农村经营管理机构备案,形成制度化、规范化管理。

(四)创新方式,多样流转传统土地流转形式的基础上,我县积极探索,引导并逐步形成了种典型流转方式。一是纯复“现代农业园区”流转模式。结合新村示范片建设,纯复乡以“三集中”(土地向业主集中、产业向优势集中、农民向集中居住集中)模式为抓手,集中成片打造永乐村、跃进村现代农业示范园。园区集中成片流转土地1200亩,辐射永乐、跃进2个村、15个村民小组、841户农户、2450人,初步形成了标准化畜禽养殖、优质水产养殖、无公害瓜果蔬菜、名贵苗木种植、农业休闲观光为主导产业, “粮——————果(林、菜)”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模式。同时,突破农房集中居住建设难题,较好解决了村庄建设规划、用地、资金等问题,引导100余户农户集中居住。二是镇阳“返租倒包”流转模式。依托镇阳中药材专业合作社,引进省级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四川省尚善堂制药公司,大力发展中药材种植。其主要做法是:合作社除按每亩450元支付给农户保底租金外,再以每亩900元的劳务工资将租赁的土地返包给该农户。合作社和公司统一向种植农户提供种苗、化肥等生产资料,农户按种植要求进行标准化生产。公司和合作社对种植农户确定基本目标产量,超产部分按比例追加劳务工资。同时,农户还可间种粮油作物,每亩每年综合收益达1750元以上,比传统种植水稻高出1400元以上。目前,镇阳乡返租倒包种植当归、丹参等中药材的面积达1500亩。三是千佛“龙头企业定向合作”流转模式。千佛镇依托乐山千佛酒业有限公司,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定向合作模式,成片集中种植泸糯8号高粱1000亩,实行统一向种植户免费提供种子、统一种植技术操作规程、统一病虫害防治、统一提供化肥等生产资料、统一保底价回收产品等“五统一”,公司承诺种植户每亩保底收益1000元。四是金峰“股份合作”流转模式。以每亩土地200元折价入股,加入合作社,按照产业发展规划,统一安排,集中成片经营,年底根据合作社种植效益实行按股分红。目前,金峰乡已有41100亩土地入股流转。

(五)注重结合,统筹发展在农村土地流转中,我县坚持把土地流转工作与加快新农村建设、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壮大劳务经济、促进农民集中居住、创新农村投融资体制等有机结合,统一部署,协调推进,促进了城乡经济社会的统筹发展第一,与加快新农村建设相结合。与新农村建设规划相配套,制定土地利用中长期规划。鼓励龙头企业、公司、业主积极进行土地开发和规模经营,切实推进新农村建设。优先在新农村建设示范、试点村开展新政策试点示范,在土地流转上先行一步。第二,与促进农业产业化相结合。通过加快土地流转,建立基地,促进规模经营,壮大主导产业,重点发展生猪、肉兔、林竹、蚕桑、中药材等优势主导产业,夯实壮大龙头企业“第一车间”。目前,全县依托21家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建成生猪基地乡镇10个、基地村65个,家兔基地乡镇18个、基地村98个,水产基地乡镇7个、基地村20个,蚕桑基地乡镇8个、基地村47个,林竹基地乡镇15个、竹编基地村58个。第三,与发展劳务产业相结合。一方面,土地流转促使农民从种植业生产中转移出来,从土地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安心从事其他二、三产业及外出务工,农民不但从土地流转中得到实惠,而且也促进了劳务经济加速发展。另一方面,土地流转又较好地解决了劳动力外出务工出现的土地弃耕撂荒问题,极大地提高了农村土地利用率,推进了城乡统筹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第四,与农民相对集中居住相结合。完善投入机制,在纯复乡永乐村、门坎乡大水湾等8个村先行试点“村庄建设”工程,统一规划,集中建房,引导农民向村庄集中,以此减少农村建设用地,并配套农村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

农村土地的有效流转,促进了我县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成效较为明显。主要表现为“四个促进、一个遏制”。一是促进了农村土地规模化经营。全县规模经营10亩以上的业主达208个,规模经营面积1.08万亩,占流转面积的26.7%;规模经营50亩以上的业主达62个,规模经营面积0.79万亩,占流转面积的19.59%;规模经营100亩以上的业主达25个,规模经营面积0.51万亩,占流转面积的12.65%。二是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通过农村土地流转,壮大了粮食、畜牧、水产、林竹、水果等特色优势产业,其中:种植业生产占流转面积的70%,畜牧业生产占流转面积的7.8%,水产养殖占流转面积的10.6%,林竹、水果及其它占流转面积的11.6%。三是促进了劳务经济的发展。仅2009年,通过土地流转后形成的规模生产,就地解决了6000余人的劳动力转移,仅此一项劳务收入就达到4000万元。四是促进了农村居住环境改善。通过农村土地流转带动村庄建设,并配套入户道、卫生室、文化站、便民超市、休闲娱乐场地等公共服务设施,使农民新居整齐美观,人居环境明显改善。五是有效遏制了土地撂荒的现象。全县通过土地流转有效解决了土地撂荒问题,农村土地利用率达99%以上。

四、几点体会

(一)依法有序是基础。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必须以坚持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制度和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为基础,必须符合有关法律法规,严格法定程序;必须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和意愿,不得改变土地集体所有制性质,不得改变土地用途,不得损害农民土地承包权益。

(二)促农增收是核心。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应与现代农业产业发展规划和产业化经营相结合,坚持“产业发展、农民增收”这一核心,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做到宜换则换、宜转则转、宜租则租,实行相对集中、连片开发;要培育规模经营主体,壮大基地,培育特色,促进农业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生产,切实增加农民收入。

(三)机制创新是关键。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应创新管理服务、利益联结、政策帮扶、风险防范、纠纷调处等机制,从流转程序、风险防范、政策支持等方面,促进农村土地规范、有序流转。

(四)组织领导是保障。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应有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必须纳入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完善制度措施、加强日常监管,以保障农村土地流转依法、有序、规范流转。

总之,我县将通过此次论坛的互动交流,学习借鉴先进地区好的经验和做法,找准差距,再添措施,促进农村土地更加规范合理地向高效农业、规模农业流转,推动城乡统筹协调发展。

县域金融更多>>
农行四川省分行:助力春耕备耕,共绘乡村振兴蓝图[详细]
县域企业更多>>
学会企工委携手政企助力县域消费培育[详细]
乡村振兴更多>>
胡云主持召开乡村旅游专题会议[详细]
健康四川更多>>
2023“讲好中国故事”创意传播国际大赛结果公布,5项中医药主题作…[详细]
友情链接:
学    会
学    术
资    讯
专    题
图片
视频
网站申明
版权所有:四川省县域经济学会
蜀ICP备10025149号-1
备案号:川新备15-000061
联系我们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督院街70号
电话:(028) 87323971,87323979,86605683
E-mail:Scxianyu@163.com
QQ:476320177
邮编:610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