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四川省县域经济学会          主管: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业务指导: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当代县域经济》杂志官方网站
用户名:
密码:
专题
县域金融
工会先锋
安岳县推行“土地流转+果蔬粮轮作”乡村振兴新路径

时间: 2025-03-19 16:20:46  来源:安岳融媒

2025年3月17日,天空刚泛起鱼肚白,安岳县长河源镇青石村的田野已跃动起丰收的韵律。40余名工人躬身于连片的晚熟儿菜田中,随着“唰唰”的拔菜声,一筐筐青白鲜嫩的“菜头”被垒上货运卡车,即将跨越千里发往江浙一带,制作成为百姓餐桌上的爽脆榨菜。

工人正采收儿菜。 李达/摄

而这片硕果累累的土地,三年前还是一片杂草丛生的撂荒地。2023年初,业主骆洪波在青石村党总支书记马翠的招引下,通过“党支部+企业+农户”的发展模式,承包了总面积300余亩的种植基地。

“面前的70余亩土地,能给我带来200余吨的儿菜产量!”据业主骆洪波介绍,除去正在采收的70余亩晚熟儿菜,旁边60余亩莲花白已进入包心期,预计全年能产出180余吨莲花白,而另一侧160余亩土地已经平整,预计4月初播下西瓜苗。

“儿菜和莲花白采收结束后,也会播下西瓜苗。待夏季西瓜采收完毕,我又会播种小麦,进入下一个农业循环期。”骆洪波将手中的菜头放入菜网内,具有前瞻性的土地作物规划,让他对眼前“希望的田野”信心满满。

已平整出的西瓜待种土地。 易奎西/摄

过去,单一种植模式不仅效益低,土地闲置率也高。如今,儿菜、莲花白、西瓜、小麦的“果蔬粮”循环种植模式,通过科学调配种植时序,既破解了单一作物导致的土壤养分失衡问题,又以十字花科与葫芦科作物的生物特性差异,构建起天然病虫害隔离带。在稳定经济收益的同时,还将土地利用率提了起来。骆洪波做过一场试验:通过科学调配循环种植模式所产出的“粮果蔬”作物,比起单一种植,不仅产量会更高,收益也会更好。

种植思维突破带来的不仅是生态效益,还为当地老百姓增收致富提供了有力支撑。基地采用“固定岗+季节工”的用工机制,农忙时节,每日吸纳40余名村民参与育苗、移栽、采收等农时工作。通过计件薪酬制度,务工村民日均收入达150-160元,较传统务农增收近2倍。

连片种植的莲花白 易奎西/摄

“‘果蔬粮轮作’拓宽了村民增收渠道,高效土地流转又让村集体经济每年获得9000余元的稳定收入。未来,我们将继续推广‘土地流转+果蔬粮轮作’模式,带动更多村民增收致富。”青石村党总支书记马翠介绍道。

地处川东丘陵地区的安岳,农业产业资源禀赋突出。近年来,安岳县立足传统农业优势,深耕土地“田文章”,通过科学规划、品种搭配和技术配套,形成了周年高效种植体系,让四季无闲田的生态循环农业成为乡村振兴的“金钥匙”。

(文/图 安岳融媒 高超 易奎西 李达  编辑/车文斌)

县域金融更多>>
交行四川省分行15亿元光伏贷助力理塘绿色振兴[详细]
工会先锋更多>>
四川省总工会传达学习全国两会精神[详细]
友情链接:
学    会
学    术
资    讯
专    题
图片
视频
专委会
乡村文艺院
网站申明
版权所有:四川省县域经济学会
蜀ICP备10025149号-1
备案号:川新备15-000061
联系我们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督院街70号
电话:(028) 87323971,87323979,86605683
E-mail:Scxianyu@163.com
QQ:476320177
邮编:610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