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届学会会长张成明
在四川省县域经济学会
第六届一次理事会上讲话
(2012年4月28日)
各位理事、同志们、朋友们:
首先我衷心感谢大家的支持信任,推荐我为本届学会会长,我深感责任重大,我将和全体理事一道努力工作,争取有所作为。
过去的四年,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蒋先继会长的带领下,为学会的健康发展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为促进我省县域经济又快又好地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可以说,过去的四年,是学会继往开来、锐意进取的四年,是务实创新、加快发展的四年,也是学会影响力明显提高的四年。四年来所取得的成绩,是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的结果,是蒋会长带领一班人努力拼搏的结果,是各位理事认真履行职责,全体成员共同奋斗的结果。在此,请允许我代表新一届理事会全体同志并以个人名义,向蒋会长及其上届全体理事和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学会工作的省委、省政府领导、社会各界朋友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刚刚闭幕的会员代表大会上,蒋先继同志所作的工作报告对过去四年的工作做了实事求是的总结,对今后五年的工作作了全面规划和部署,杨新元同志代表学会业务主管机关——省委农村工作委员会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一会儿唐仁健同志将作精彩报告、钟勉同志代表省委、省政府将发表重要讲话对做好学会工作,加强县域经济发展研究,加快县域经济的发展的意义作了深刻阐述,对学会今后的工作提出了明确目标和殷切期望,我们一定要认真领会好、贯彻好。
下面我先讲几点意见:
一、牢记宗旨使命,争取不负重托
四川省县域经济学会自1990年成立时,《章程》就明确规定:“本会性质是中共四川省委、省人民政府领导下的社会学术团体。宗旨是对县域经济进行综合研究,探讨当代县域经济体制模式、运行机制、发展战略,宏观调控、微观搞活等带规律性的问题。”主要任务是:“团结组织热心关注县域经济发展的理论与实践工作者,共同研究县域经济的客观发展趋势和重大方针政策,为省、市(州)、县(市、区)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决策提供咨询和建议。”
这一届学会理事会是按照修改后的《章程》产生的。根据省委、省政府领导关于“减少会员单位、壮大研究队伍、增强学术能力、扩大社会影响”和“把学会建成专家学者、社会贤达、有识之士研究县域经济发展的平台,会员发挥才智、展示能力的阵地(窗口)和支持领导决策的智囊团队”的要求,由原来181个县(市、区)均为理事单位调整为现在的101个县(市、区);常务理事单位新增加了8个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常务理事中新增加了一批长期从事经济发展研究的专家学者和一贯热心于县域经济发展研究的市(州)级老同志;副会长单位增加了10个。(将省级部门中与当前县域经济发展研究重点联系紧密的5个部门纳入副会长单位,并请全省5个经济区各推荐了一个副会长单位),这样一来,我们的理事、常务理事中,既有一批在一线工作的各级领导同志,又有相当数量的专家学者和经验丰富的老同志,这就在组织架构上扩展了学术资源、壮大了核心研究团队。为学会完成使命、履行职责奠定了较好的组织基础。
县域经济是全省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我省的经济已经由学会创建初期的以农业为主体,经过工农并举、工业强省、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历程,进入了城乡统筹、城乡一体发展,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新阶段。每一个县(市、区)都已经成为了一个综合经济体,县域经济已经与全省经济,全国乃至世界经济紧密联系在一起。同时,由于地理位置、资源禀赋的差异性和发展的不平衡性又决定了县域经济的个性特征。因此,研究县域经济,既要有全局意识、世界眼光,又必须要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践性。既要研究宏观政策策略,又要注重研究基层实际问题的解决方式方法。从我会人员的构成看,只要组织得好,是有可能达到上述要求的。
当前和今后几年,我们就是要围绕“扩权强县、城乡统筹、民营经济发展”等几个重点课题展开深入的调查研究,及时向我省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报告富有对策和建议的研究成果,力争在保持全省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有所作为,这既是学会新一届理事会的重要使命,也是省委、省政府领导的托付和要求,我们一定要认真履职尽责,争取不辱使命,不负重托。
二、积极开展活动,争取多出成果
开展好学术活动,不断推出研究成果,是学会的生命所在。当今时下,各种社团组织风起,研究机构林立,再加之经济形势复杂多变,学会要想异军突起,崭露头角实属不易。为今之道,唯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开展学会活动,争取多出成果。一是要开展好专题调研。组织专家学者和从领导岗位上退下来的老同志围绕“扩权强县、城乡统筹、民营经济发展”等重点进行专题调研,充分听取各方面的意见,深入进行研究,努力察实情、说实话、出实招、求实效;二是要努力办好发展“论坛”。“四川县域经济发展论坛”是我会根据省委、省政府领导的指示创立的,以集中社会各界人士智慧,为县域经济又快又好发展立说献策,壮大县域经济为宗旨的高端学术平台。我们一定要不断总结经验、提升层次、扩大影响,逐步使其真正成为为四川县域经济发展聚贤纳言的服务窗口,专家学者立说献策的表演平台;三是充分调动学会理事们的积极性,立足岗位、放眼全局、发挥才智、搞好研究。我们希望每位理事每年至少写一篇调研文章,出一个解决实际问题的点子,提一条促进发展的建议;四是办好《县域经济》杂志和学会“网站”,及时传递县域经济发展信息、交流学术研究经验、展示研究和发展成果。
三、加强自身建设,提高服务能力
学会作为“聚贤纳言、立说献策”的平台,第一要务是服务,为会员服务,为专家服务,为发展服务。因此,建设好学会工作机构及其重要。一是要继续建设好学会秘书处。使其真正成为常务理事会领导下的学会运行的指挥部和服务中心;二是要切实建设好联络处。《章程》规定在各市(州)设立联络处,负责本区域学会工作的联络和有关活动的组织协调工作。联络处实际上是承上启下的枢纽和直接面对会员和理事的服务部,也是学会秘书处联系和服务会员的前哨阵地;三是努力建设好专家委员会。学会“专家委员会”既是聚集各方面专家的载体,更是学会为党委、政府提供咨询和为社会提供智力服务的基础资源。第一是要根据学会宗旨和研究重点把各方面专家组织凝聚起来,形成学术团队;第二是要建好专家服务部,为专家委员会的运行和各位专家的科研工作提供周到的服务。
各位理事、同志们、朋友们:新时代赋予了我们新的历史使命,新的目标赋予我们新的责任,摆在我们面前的任务光荣而艰巨。让我们大家携起手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省委农村工作委员会的精心指导下,振奋精神,团结协作,为推动我省的县域经济发展作出应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