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路径选择
——公司农场主体的傲佳模式
我们认为,要有效破解农户兼业化、村庄空心化、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地由谁来种、钱从哪里来、人往哪里去”的问题,除了发挥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作用之外,还必须科学建立城市优质工商资本回流农村的畅通渠道,充分发挥公司农场在促进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龙头作用。傲佳模式的实践表明,公司农场是我国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重要依托力量。
一、傲佳公司农场基本情况
成都傲佳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成立于2009年,是崇州市5.12地震灾后重建后续产业发展的重点招商引资企业。2009年公司投资开发的现代农业科技开发基地项目被推荐为中国西部博览会签约项目。2010年公司被评为成都市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同时,公司主导的名优特色枇杷茶产业链培育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被纳入国家级星火计划项目管理。公司累计投资2.3亿元在成都市率先设立公司农场,对原农民分散的枇杷茶园进行高产化改造和标准化管理,目前改造完成3000余亩茶园基地,其中2500亩于2011年通过国际通用良好农业标准认证,成为成都市首家获得GAP认证证书茶叶产业基地。
二、傲佳公司农场做法及创新
1.以利益联结机制为核心,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
傲佳公司农场以构建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为核心,着力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共同推动枇杷茶产业发展壮大。在组织形式上,公司直接流转土地用于育苗、技术研发等形成枇杷茶种植核心区,带动以大户为主的枇杷茶种植户成立枇杷茶业股份合作社,采用“公司农场+股份合作社+专业户”的形式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在合作模式上,农民主要以土地租金入股,占合作社总股本的80%;剩余20%的股本由公司以现金入股。在产品供需上,一方面公司研发的枇杷茶新品种按照市场价提供给合作社,费用可以在分红中予以扣除,从而农民无需事先支付茶苗购买成本,减轻农民负担;另一方面,合作社统一收入茶叶成品,按市场价提供给公司,既保障了茶农经济利益,又满足了公司产品质量要求。
2.以科技创新服务为重点,提高社会化服务能力
傲佳公司农场的崇州枇杷茶生产基地建设项目于2010年被纳入国家星火计划项目管理,通过与科研院校构建深度合作机制,提高社会化服务的实效。目前,傲佳公司农场已与四川大学、四川农业大学、安徽农业大学以及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进行合作,对枇杷茶良种选育、生物技术快繁、标准化种植以及精深加工技术等进行研发。研发的枇杷茶立体快繁技术已经成功申请专利,枇杷茶加工技术正在申请专利过程中。同时,农场与合作社组建了技术服务队伍,专门为茶农提供枇杷茶种植和管理技术服务。
3.以示范带动发展为路径,提高生产专业化水平
傲佳公司农场通过示范带动的方式,既为打造文井江枇杷茶品牌奠定了基础,有切实带动了农民增收。通过快速发展,傲佳公司农场的枇杷茶核心种植区达到2500亩,并通过了有机认证,另有10000亩的枇杷茶标准化种植示范区正在建设中,建成后将辐射带动周边专业户发展50000-100000亩枇杷茶园。同时,根据生产加工技术研究成果定制成套的枇杷茶加工设备,带动手工加工向机械化加工转变,提高产品的品质保障,有利于做大做强枇杷茶产业。
4.以茶业集约化发展为抓手,拓展农民增收渠道
在傲佳公司农场的带动下,农民积极投资建设集中连片的标准化枇杷茶园,目前亩均收入可达6000元,是原来收益的3倍,全部投产后亩均收入可达10000元。除了带动周边农民提高农业经营收入之外,傲佳公司农场还可以从三个方面助农增收:一是向农民支付土地租金,丘区土地租金为每亩每年700斤黄谷,山区为300斤黄谷;二是向入股农民进行分红,通过土地租金入股、现金入股的方式组建枇杷茶股份合作社,年底按照股份向农民支付红利;三是带动农民发展乡村旅游,傲佳公司农场依托茶园景观,开发茶园观光、茶文化体验等旅游产品,带动当地居民直接或者间接从乡村旅游业中增收。
三、傲佳模式:公司农场发展选择
我们将傲佳公司农场的做法及创新概括为傲佳模式,其内涵为:通过构建“公司农场+股份合作社+专业户”机制,实现“龙头驱动、股份合作、全链经营、要素集成、共赢发展”的一种新型农业经营体系。龙头驱动是指公司农场在整个新型经营体系中发挥着龙头作用,是推进枇杷茶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发展,带动农民增收的核心力量;股份合作是指通过土地租金入股和现金入股的方式成立股份合作社,从而构建公司农场与农民的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全链经营是指构建从农资、种苗到生产再到加工、销售的涵盖整条农业产业链的一体化经营方式;要素集成是指通过建立合理的利益联结机制,促进工商资本、现金技术、现代管理、土地、劳动力等优质生产要素的有效集聚,从而形成产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共赢发展是指公司农场的进入并未将农民排除在现代农业发展进程之外,而是与当地农户共同发展地方特色优势产业,共享产业发展带来的效益。从根本上看,龙头驱动是核心动力,股份合作是制度基础,全链经营是发展关键,要素集成是重要支撑,共同发展是根本宗旨,环环紧扣,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五个方面的相互作用形成了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建设的傲佳模式。
四、加快公司农场发展机制的思考与建议
建议政府部门在制定完善准入和监管制度的基础上,加大对公司农场发展的指导和扶持力度。
1.支持公司农场做大做强,坚持对产业进行整链打造
应支持公司农场依托地区优势特色农业资源,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整链打造为手段,充分利用公司农场实体化运作能力强的优势,围绕农业科技创新、新品种研发、精深加工和销售流通等环节不断延伸产业链,推动产、加、销有机衔接,不断增加产品附加值,形成以农场核心竞争力为基础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各级政府应当针对公司农场发展中的薄弱环节进行重点扶持,帮助其突破产业链的瓶颈性约束。
2.鼓励公司农场领办合作社,实行产业链纵向一体化经营
积极鼓励公司农场领办合作社,推进农业产业链纵向一体化经营。一方面,从土地租金、金融、税收、建设用地指标等方面支持公司农场领办合作社,并给予公司农场与家庭农场同等的优惠政策;另一方面,支持公司开展纵向一体化经营,视其对产业发展和农户增收的带动能力,在农产品生产、加工和运输设施等方面给予补贴。
3.加强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成果运用,为公司农场发展奠定基础
在农村集体土地确权颁证的基础上,加快搭建农村集体土地流转平台,强化农村土地产权保护机制。一是在完成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的基础上,支持农民群众自主、自愿、规范签订“长久不变”决议。二是建立农村土地产权流转管理机制,统一制定规范的农村土地产权和股份股权流转合同,要规范土地流转双方的经济行为。三是建立农村土地产权纠纷调处机制,建立以仲裁制度为主体的纠纷处理制度,确保农村土地产权流转出现纠纷和侵权时能够得到及时、便捷调处。
4.完善农业公共品供给机制,强化公司农场政策支撑
为改善公司农场的生产经营条件,政府应当由为公司农场提供配套的基础设施和社会化服务等公共产品。一方面,要积极整合各类支农、涉农项目,在公司农场的生产基地实施土地综合整治、作业道路、灌溉渠系等项目,有效地改善农场生产的基础条件;另一方面,提供优质的公益性农业社会化服务,为公司农场提供农技农机支持、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农业保险补贴等服务,积极创建区域性农产品品牌,支持公司农场打造自有品牌。
傲佳农业公司除了继续办好崇州枇杷茶农场之外,也在全省各地积极地推广和复制傲佳模式。目前,傲佳农业公司正在南充市高坪区南江乡进行前期考察,我们已经与高坪区和南江乡的有关领导同志进行了多次有效的沟通,一旦时机成熟,我们将带着崇州傲佳模式的成功经验进入南江乡,力争为加快南江乡、高坪区和南充市的农业现代化进程贡献一点绵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