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力打造全省民族地区共同富裕先行区
马边县委副书记、县长 鲁子军林
鲁子军林在会上作交流发言
开展托底性帮扶工作,是推动欠发达县域加快补齐区域发展突出短板、促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牵引。自托底性帮扶工作启动以来,马边深刻领会把握省委战略考量,坚决担纲受扶地主体责任,抢抓机遇、拼搏实干,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一、以高质量发展为总牵引,奋进思路更加清晰
一是锚定目标"强"引领。聚焦打造全省民族地区共同富裕先行区,明确"三产并举、三产共兴、三产融合"主攻方向和城乡融合"一核三区三带"发展布局,科学制定实施"十百千"经济高质量发展三年计划,力争到 2026 年,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地区生产总值、常态化项目储备分别达到10亿元、100亿元、1000亿元以上。紧盯增强自我造血功能和加快摆脱欠发达状态目标,持续做强主导产业、扩大项目投资、稳住经济大盘。
2024年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8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9.2亿元。
二是建强体系"抓"统筹。抢抓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机关定点帮扶这一最大政治优势,坚持把托底性帮扶作为最大政策机遇,在援马工作党委下创新设立托底性帮扶临时党支部,统筹整合省经济合作局、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峨眉山市、中铁八局集团、峨眉电影集团5支帮扶力量,以及市内4个帮扶区县、23个市级帮扶部门和15 家帮扶企业,构建党建引领下的"1+5+N"帮扶工作体系,形成同频共振工作格局。
三是凝聚力量"拼"发展。充分发挥托底性帮扶工作专班"管道"作用,聚焦帮扶方所能、受扶地所需,围绕产业发展、项目建设、招商引资、人才培育等重点,积极"跑部进厅到市"对接汇报、争取支持。2024年包装储备重点支持项目40个、总投资50亿元,招商引资签约项目6个、总金额超90亿元,争取到位中省预算内、超长期特别国债、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等资金11亿元,到位帮扶资金3.24亿元。
二、以产业发展壮大为总引擎,追赶路径更加明确
一是以"特"破局,农业产业提质增效。突出做强农业特色优势产业集群,打响"青梅竹马·边城茶香"品牌,制定茶叶、青梅、竹笋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构建"省一市一县"三级现代农业园区梯次发展格局,建成彝茶、青梅等研发中心6个,创建省四星级现代农业园区1个、省现代竹产业基地4个,培育市、县级现代农(林)业园区20个,获评"国际高山生态茶产区"。2024年"马边绿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达28.42亿元、居全省第5位,茶叶、竹笋、青梅三大农业特色主导产业年综合产值37亿元。
二是向"新"而行,工业产业蝶变升级。深入实施"飞地涅槃"高质量发展计划,犍为一马边飞地化工园区申报省级化工园区完成公示,拟入驻项目3个、总投资超120亿元;围绕"新能源、新材料、新工艺",实施"腾笼换鸟"高质量发展计划,全力申报设立"四川马边经济开发区",布局建设马边新型材料特色工业集中区,年产5万吨磷酸铁锂正极材料项目建成投产,今年产值约10亿元;总投资15亿元的龙泰福缘石英砂项目开工建设、达产后预计年产值近50 亿元;明确"一园两区"总体规划布局,延伸补强特色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链条,园区建成后预计年产值近10亿元。
三是促"融"出圈,文旅产业多点开花。聚焦打造享誉全国的彝族风情沉浸式体验地,围绕聚人气、促融合、有特色,推动形成"春有采茶季、夏有火把节、秋有彝历年、冬有妞妞吹"的四季节庆活动品牌,打造"天天都是彝歌会、夜夜都是火把节,月月有活动、季季有特色"的民族风情特色旅游城市,圆满承办四川省第二届和美乡村篮球大赛(村 BA)区域赛等特色节会活动,成功举办自治县成立40周年庆祝活动,建成运营雪口山漂流(一期)、浮生农场等文旅项目7个,入选全国乙级旅游民宿、天府旅游名宿、全省乡村旅游重点村4个,"云上福来"成功创建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马边文旅知名度、美誉度、影响力明显增强,消费拉动效益持续放大。2024年预计接待游客35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4亿元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有望突破32亿元。
三、以增进民生福祉为总目标,民生保障更可持续一是用"小财政"办"大民生"。
聚焦打造"大小凉山教育服务中心",大力实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创新开办"马边·嘉祥一乌蒙强基班"4 个,年教育投入占县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 90%以上,整体优质生源稳控率从不足30%提升到90%以上。聚焦建设"大小凉山与乌蒙山结合带区域医疗中心",有序推进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建成全国首个"嵌合型"医联体,"越马青鸟工程"项目作为全省唯一的卫生课题被总结为四川省数字乡村试点地区亮点做法。扎实做好重点群体稳岗就业,2024年转移输出农村劳动力6.89万人,获评全省去冬今春农民工服务保障先进单位。
二是用"新格局"破"旧困境"。聚焦构建"三高四干七通衢"骨干路网,加快推进乐西高速马边段建设、屏马峨高速前期工作,仁沐新高速马边支线建成通车,马边作为成都平原进出大小凉山"第一门户"的区位优势愈加明显。坚持城市形态、业态、文态"三态合一",大力实施县城"东控、西进、南延、北敞"战略,加快推进城市更新,改造老旧小区 342 户、整治背街小巷9条,有序推进芦稿溪水库、城区排水防涝管网改造工程等重点基建项目建设,城市形象、功能品质显著提升。
三是用"硬举措"转"软作风"。坚持以提升发展环境"软实力"筑牢高质量发展"硬支撑",深入开展"节奏更快、效率更高、质量更优"主题实践活动,以"廉洁马边"建设为统揽,扎实开展"远酒桌、离牌桌,严控值班走读,规范公务接待"专项治理,推动广大党员干部在思想上紧起来、行动上动起来、状态上跑起来,"作风雷厉风行、干事风风火火、建设高效快捷、配合完美和谐"正蔚然成风。大力实施民营经济发展倍增计划,做大"马边姓马、马上就办"政务服务品牌,推动纾困解难税惠政策和奖补政策直达快享,最大限度提振市场信心。2024年,全县市场主体总数达10868户、"四上"单位达115户,经济高质量发展底气不断夯实、可持续发展后劲持续增强。
下一步,我们将坚定不移把托底性帮扶作为重大政治任务、重大民生工程、重大发展机遇,充分学习借鉴其他欠发达县域在抓改革促发展、惠民生保安全等方面的先进经验,努力在托底性帮扶政策机遇中赢得优势、赢得主动、赢得未来。
(图/周淼葭 编辑/车文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