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四川省县域经济学会          主管: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业务指导: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当代县域经济》杂志官方网站
用户名:
密码:
专题
县域金融
县域企业
乡村振兴
健康四川
工会先锋
乡村文艺
绿色低碳
资阳市雁江区:红石榴产业园“榴”住红火日子

时间: 2024-06-11 15:40:23  来源:雁江融媒

芒种至,农事忙。6月5日一大早,余友花来到资阳市雁江区祥符镇团碑村的红石榴民族产业园,开始一天的劳动。与她一道的还有同为傈僳族的村民余翠芳、余绍花。蔬菜大棚里绿意盎然,磨子椒长势正好,大大小小、形似灯笼的辣椒挂在枝头。

村民在团碑村民族产业园务工

“现在是磨子椒的采收期,也是管护的关键期。前两天我们采摘了一批辣椒,今天主要清理杂草,除枝抹芽,查看虫情。”余友花一边翻看叶片一边说,“这些小洞都是虫子咬的,该打药治虫了,不然会影响辣椒的生长和产量。”

忙完辣椒大棚的工作,她们拿着锄头走进一旁的大棚里除草整垄,为即将进行的蔬菜种植作准备。“上一季种的是花菜,这一季种烤茄,苗都育好了,再过一段时间就会移栽。”

“我们的产业园共60多亩,分为两处,一处是大棚蔬菜产业园,一处是种养循环产业园。”团碑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冯超介绍,红石榴民族产业园于2021年建成投用,发展大棚蔬菜40余亩,2023年又连片打造示范基地约30亩,依托红石榴民族产业园大棚育苗发展种养循环经济。2023年,产业园实现产值30多万元。

团碑村民族产业园

团碑村位于雁江区的西部,距城区10余公里,是远近闻名的水果和蔬菜种植村。全村有人口3548人,11个民族,其中包含傈僳族、哈尼族、彝族、黎族、壮族、侗族、独龙族、藏族、苗族、土家族等10个少数民族,属少数民族散杂居村,也是四川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

近年来,团碑村以特色果蔬种植为引领,大力发展集体经济,形成了“集体经济+合作社+企业+订单公司+农户”五方联动发展和种养循环绿色发展模式,形成家禽、特色果蔬育、产、供、销“一条龙”产业体系。目前,全村种植磨子椒、烤茄、二荆条等蔬菜2000多亩,无花果、西瓜、柑橘等水果近2000亩。果蔬除在本地销售外,还销往泸州、成都、重庆等地。

团碑村民族产业园

“我们在发展村集体经济的同时,还适时邀请农技员下乡,开展技术培训指导,提高村民的果蔬种植技术。”冯超说,为发挥合作社的引领带动作用,他们积极引导群众入社和到产业园务工。“合作社现已吸纳4户少数民族同胞入社,产业园常年雇佣管理人员1人、少数民族群众5人,季节性用工150余人,2023年支付人工工资10多万元。

余友花就是在产业园常年务工的人员之一。“每天工作8个小时,工资60元,加班的话还有加班工资,一年下来务工收入有1万多块。”余友花的丈夫身体不好,家门口就业,让她在有稳定收入的同时,也照顾了家庭。“在这里(产业园)可以学到技术,我家也种了几亩地,加上工资一年下来能挣好几万。”对眼下的生活,余友花比较满意。

余友花在团碑村民族产业园劳动

为让发展成果惠及群众,团碑村出台了集体经济收益分配制度,村集体经济纯收入按比例进行分成,并适当向少数民族群众倾斜。在村集体经济的示范带动下,团碑村的经济稳步发展,群众收入也节节攀升。2023年,全村人均增收5000余元。

团碑村只是雁江区打造民族产业园、助力群众增收致富的一个缩影。截至目前,雁江区已在祥符镇团碑村、保和镇金星村、丹山镇楠木村三个少数民族散杂居村各建成1个红石榴民族产业园,带动了当地产业发展,促进了民族团结和各族群众共同发展。

雁江区民宗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加大政策落实和项目扶持力度,努力推动民族产业园不断发展壮大,为各族群众增收致富和乡村全面振兴夯基赋能。

(文/图雁江融媒 胡明贵  编辑/车文斌)

县域金融更多>>
农行四川省分行:助力春耕备耕,共绘乡村振兴蓝图[详细]
县域企业更多>>
杨春轩率队参观考察力方集团[详细]
健康四川更多>>
资阳市雁江区:从“心”出发呵护未成年人“向阳而生”[详细]
工会先锋更多>>
新加坡全国交通工友联合会代表团来川调研座谈[详细]
友情链接:
学    会
学    术
资    讯
专    题
图片
视频
网站申明
版权所有:四川省县域经济学会
蜀ICP备10025149号-1
备案号:川新备15-000061
联系我们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督院街70号
电话:(028) 87323971,87323979,86605683
E-mail:Scxianyu@163.com
QQ:476320177
邮编:610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