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四川省县域经济学会          主管: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业务指导: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当代县域经济》杂志官方网站
用户名:
密码:
专题
县域金融
县域企业
乡村振兴
健康四川
工会先锋
乡村文艺
绿色低碳
《健康中国观察》杂志刊发田兴军署名文章:奋力推进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和中医药强省建设

时间: 2023-10-25 15:21:16  来源:四川中医药

2023年10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的《健康中国观察》杂志第10期刊发省中医药局党组书记、局长田兴军署名文章:奋力推进国家中医药综合示范改革区和中医药强省建设,全文如下:

奋力推进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和中医药强省建设

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 田兴军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中医药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党中央、国务院把中医药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专章明确“充分发挥中医药独特优势”。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新时代新征程的历史方位作出的战略部署,为深入推进中医药高质量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四川省素有“中医之乡、中药之库”的美誉,中医药资源优势显著。2021年,四川成功获批建设全国七个之一、西部唯一的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我们以全面建设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为总揽,以中医药强省建设为目标,正加快形成中医药事业、产业、文化“三位一体”高质量发展的新格局,中医药这一中华文明瑰宝在四川焕发出新光彩。

高位统筹,中医药发展格局积厚成势

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三次全会明确提出“实施中医药强省建设行动,推进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建设”,将中医药产业纳入“六大优势产业提质倍增计划”和万亿级医药健康产业总体部署。成立由省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24个省级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领导小组。省人大常委会对《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四川省中医药条例》的实施情况进行执法检查,推动各级各部门依法履行发展中医药的职责。省政协主席领衔督办中医药提案,对接全国政协推动川港澳中医药合作。省政府印发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科技、教育、财政、经信、医保和药监等部门,相继推出系列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配套政策举措。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均将中医药工作纳入对下一级党委政府目标绩效考评和政务督查范围。省中医药局内设9个处室,另设省中医药发展服务中心。全省21个市(州)均设立由党委或政府“一把手”任组长的领导小组,达州、宜宾两地单设中医药管理局并作为市政府组成部门,13个市(州)成立中医药发展服务中心,三台县、巴中市巴州区等地设有麦冬办、巴药局等管理机构。各地中医药工作呈现竞相发展态势。

人民至上,中医药服务体系均衡可及

全省现有中医医疗机构8532所,其中中医医院348所,开放床位8.8万张、中医药年诊疗量1.67亿人次,数量均居全国前列。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心、中医特色重点医院等17个国家级中医药重大项目落户四川。依托甘孜、阿坝、凉山三所中医(民族医)医院,采取省州共建模式,建成省藏医医院、省藏羌医医院、省彝医医院。县级中医院覆盖率达98.4%,所有乡镇卫生院、社区服务中心均建有中医馆,所有村卫生室均能提供中医药服务。

 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在眉山市永丰村开展“沿着总书记的足迹”名中医川渝行,把高质量的中医药服务送到群众身边

持续实施中医强基层“百千万”行动,100个省级中医团队、1000个市级中医团队和10000名县级中医师,按照省包县、市包乡、县包村的模式下沉帮扶,将优质中医药服务送到群众身边。大力推进传统中医诊所惠民行动,推动社会办医,全省中医诊所超4000家,基本实现中医服务便捷可及。中医药治疗重大疾病取得突破性进展,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胰腺炎,每年收治患者超2000例(临床规模居全球之首),重症患者病死率降低至15%左右,手术率降低至10%以下,总体疗效国际领先;中医药治疗重症脑出血致残率、糖尿病足截肢风险分别下降6%、15%。

产融合,中医药产业发展提质增速

省委、省政府将“川药”产业纳入现代农业“10+3”、工业“5+1”、服务业“4+6”体系建设,由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牵头“川药”产业发展,建立省、市、县“三级联动”长效发展机制。与四川省商投集团、国宝人寿等国有企业合作,建设中药材标准化基地、中药材交易中心等,打造“医、康、养”一体化多层次的中医药产业配套服务体系。突出区位优势,构建中医药产业“一轴两区两带”发展格局,打造天府中药城、三台麦冬、内江天冬、秦巴药库等一批产业集聚区,建成绵阳、广元等中医药产业发展示范市、县17个,实现点位突破、引领发展。对建成的省级中药材现代农业园区给予1000万元奖励;安排专项资金支持产业发展示范县、中药材溯源试点县建设。培育中药材产业化联合体16个,培育好医生、新绿色等超50亿元的大企业2户,超10亿元企业5户,超亿元企业93户。促进大健康产业发展,研发一批以花椒、麦冬、川芎为原料的大健康产品,建设“中草药+观光”“中草药+养生”示范园区,认定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项目)52家。2022年,全省中药材种植面积851.8万亩,规模以上中药工业企业247户,营收558.4亿元,占医药工业企业营收36%,中医药综合产值达1200亿元。

守正创新,中医药文化弘扬立体多样

成都大运会期间,专设中医药文化展示区、体验区、中医运动康复区,在大运村掀起“中医热”,国际大体联官员及各国代表团纷纷点赞中医药的独特魅力。推动中医药文化挖掘传承,阐释出版《天回医简》,成为国内迄今为止发现的内容最丰富、体系最完整、最具理论和临床价值的古代医学文献;组织编撰《中医百部经典》《川派中医药名家系列丛书》及《出土医学文献与文物》集刊。成立省级非遗协会传统医药专委会,58个项目入选国家、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创作全国首部中医药交响乐《本草》,在国家大剧院上演。与省广电局、四川日报报业集团分别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联合“讲好中国故事”平台,构建中医药文化全方位传播体系。建成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39个,推动各地建设中医药博物馆、文化知识角、文化街区。常态化开展中医药文化“六进”、“名中医基层行”等传播活动,推动中医药文化融入国民基础教育。持续推进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与50余个国家和地区建立合作关系,建成中医药海外中心8个、“天府云医·海外远程惠侨医疗站”5个。今年,先后赴西班牙、葡萄牙、希腊等开展中医海外巡诊,赴香港、澳门进行“川药”推介。

彰显特色,中医药人才评价改革创新

充分体现中医药人才成长特色,更加科学评价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专门制定中医药高级职称评审标准,划分为省级和基层两个层次,打破了基层中医药队伍评高级职称难的瓶颈。增设中医推拿技术、康复技术等专业技师类别职称,建成包括医、药、护、技四类人员,涵盖27个评审专业的职称评价体系,新增中医药健康管理、中医康复治疗技术两个评审专业,进一步拓宽技能人才职业发展通道。将“西医学中医”人员纳入职称评审范围,鼓励西医人员学习中医知识,申报中西医结合高级职称,畅通职称晋升渠道。创新开展中医药院士后备人才培育,在全省9个行业性人才计划中新增中医药人才专项,新设省岐黄学者、岐黄菁英人才培养项目。现有国医大师、岐黄学者、省十大名中医等高端人才200余名,省名中医等高级人才1万余名、技能型人才10万余名,为示范区建设提供了强大的人才支撑。

靶向发力,中医药综合改革有力推进

推进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实施中医药4大创新工程、15项重点任务,建设中医药创新高地,采取“揭榜挂帅”的方式推进关键技术攻关,促进中医药科技成果转化。改革中医药价格和医保,出台医保支持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20条措施,攀枝花、泸州等8个市相继开展中医优势病种按病种付费。推进中医药信息化创新发展,与中国电信四川分公司合作共建中医药信息化发展实验室,联合推进中医药数据标准体系建设和特色信息系统开发应用,打造电信IPTV中医药特色栏目。加强区域协调发展,推进川渝中医药一体化发展;成立乌蒙山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联盟,省政府划拨专项资金用于制定联盟发展规划,开展3场中医药产业推介会。

中医药发展济世利民、惠泽苍生,推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指示精神和关于发展中医药的重要论述,坚持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在中医药管理体制机制、“三医联动”机制、数字化改革、产业高质量发展上再求新突破,推进国家中医药综改示范区建设走在前列。以中医药高质量发展助力健康中国建设,认真答好新征程上四川中医药奋进答卷。(编辑/车文斌)

县域金融更多>>
中国银行四川省分行:筑梦天府向未来[详细]
县域企业更多>>
学会企业工委举办投融资政策解读操作实务专题培训[详细]
乡村振兴更多>>
四川广安:16.7万亩油菜喜获丰收千亩高产示范片平均亩产达到183…[详细]
工会先锋更多>>
培育工匠人才 打造工匠品牌 弘扬工匠精神 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四…[详细]
友情链接:
学    会
学    术
资    讯
专    题
图片
视频
网站申明
版权所有:四川省县域经济学会
蜀ICP备10025149号-1
备案号:川新备15-000061
联系我们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督院街70号
电话:(028) 87323971,87323979,86605683
E-mail:Scxianyu@163.com
QQ:476320177
邮编:610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