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创百强区,共建增长极
王高翔 | 赛迪集团城市经济研究中心主任
2015年起,赛迪研究院开展对城区、县域竞争力评价工作
2020年中国百强区评价基本情况
评价范围:全国地级市市辖区,民政部行政区划名单中的城区(县处级、副厅级),共898个市辖区。
指标体系:遵循科学、系统、客观、可操作、可对比的基本原则,赛迪顾问从经济实力、内生动力、消费活力和区域能级四个维度判断城区高质量发展潜力,通过对城区最新社会经济数据的深度分析和总结,构建形成4大维度的城区高质量发展潜力评价模型,即城区高质量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包含18个核心指标,30余个支撑参考指标。
评价门槛:地区生产总值大于800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大于20亿元
数据来源:数据主要来源于各城区2019年统计公报、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2019年1-12月经济运行情况
2020年中国百强区评价的18个核心指标
18个核心指标:GDP、GDP增速、人均GDP、地均GDP、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人均财政收入、地均财政收入、GDP含税量、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二产增加值、三产增加值、二产增速、三产增速、城区首位度、城区贡献度、进出口贸易总额、社会零售品消费总额、人均消费总额。
计算方法:不同维度内部及之间的权重采用主客观相结合的方式,其中客观赋权法采用熵权法和因子分析法。熵权法用以判断某个指标对综合评价的影响大小,因子分析法则根据因子贡献度及载荷矩阵确定权重。
2020年中国百强区评价结果
2020年中国百强区特点
实力突出,引领强势:2019年百强区仅用全国0.6%的国土面积和7.6%的人口创造了全国16.8%的生产总值,经济资源在城市主城区集聚态势明显。
能级提升,首位突破:人均生产总值为152046元,是全国人均生产总值的2.14倍,三次产业结构达到1.8:35.85:62.35,属于工业化后期的现代化城市产业结构。强市强区的平均城市首位度突破20%,达到22.44%。
东多西少、点面联动:东部占65席,中部15席、西部16席,东北4席。
梯度明显,规模-密度分化严重:深圳南山区和广州天河区已突破5000亿元关口,青岛黄岛区和佛山顺德区也达到3500亿元量级。1500亿-2500亿元间共有十个城区,后续36城区产值在500亿-1500亿元区间。
2020年中国百强区-四川省城区数据情况
百强区建设总体思路:顶天立地,打造城区名片
识方向、找差距、谋发展、定策略、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