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省农产品主产区县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
四川省政协副主席、民盟四川省委常委 赵振铣
本次座谈会围绕国务院关于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要求,全面落实省委十一届七次全会精神,以及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大会工作部署,以全省农产品主产区县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为主题,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出台的有关文件和政策意见,对我省培育发展优质高效农产品种养业,壮大农产品精深加工特色产业,着力构建农业与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进一步推动我省经济高质量发展,助力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渠县始终坚持改革创新引领发展,坚持立足自身资源禀赋、优势产业,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加快优势特色农产品产业扩面布局、提升增效,提升农产品深加工水平,促进一二三产深度融合发展,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进程,走出了一条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渠县路径,为全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和有益示范。
党的十九大提出要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李克强总理曾在多个场合强调,要推动农业持续健康发展,必须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促进农业发展方式根本转变。加快推进农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从中国国情出发,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繁荣的重要举措。要抓住颁布居住证政策、深化户籍制度改革的契机,加快推动产城结合,促进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探索出一条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新路。
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出台了《关于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的目标是:到2020年,我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总体水平明显提升,产业链条完整、功能多样、业态丰富、利益联结紧密、产城融合更加协调的新格局基本形成,农业竞争力明显提高,农民收入持续增加,农村活力显著增强。2017年,农业部根据国办《指导意见》研究制定了《农业部办公厅关于支持创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的意见》,提出支持各地培育打造和创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以下简称融合发展先导区),做大做强支柱产业和融合发展各类经营主体。2018年,金堂县、雅安市名山区、武胜县、成都市郫都区、遂宁市船山区、会理县、江油市、丹棱县8县(市、区)成为首批入选的地区。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我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先后出台了《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关于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关于同意建立四川省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联席会议制度的函》《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关于支持返乡下乡人员创业创新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等相关文件和政策措施,我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清华书记在昨天下午召开的我省县域经济发展及全国百强县培育工作专题会上指出:要坚持差异化特色发展的总体思路,分类指导;继续大力推动农产品主产区县优势特色农业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打造一批现代农业园区、乡村振兴示范县和天府旅游名县,力争更多县(市)进入西部百强县。
同时,随着国际国内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国际农产品市场影响的不断加深,资源环境约束的进一步增强,依靠拼资源、拼投入的粗放式农业发展道路已难以为继。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重要任务,不仅事关农村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而且会在更深层次上对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中的要素流动、产业集聚、市场形态乃至城乡格局产生积极影响,为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注入新动能。因此,今天召开这个会议,既有对我省落实国办指导意见的梳理和总结,也有承上启下,为谋划下一阶段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建言献策的作用。在此,我结合国家政策和我省实际提出以下几点意见,供参考:
一是要坚持以改革创新为动力。要通过体制机制改革和有效制度供给,打破要素瓶颈制约和体制机制障碍,在更深层次上推进现代要素集聚和优化配置,激发融合发展活力,培育农村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
二是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必须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坚持依靠市场主体、围绕市场需求发展生产,实现差别化、品牌化发展。同时要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着力深化农村制度改革、科学制定发展规划、健全公共政策、优化市场环境,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服务和公共物品。
三是坚持以绿色发展为引领。必须处理好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要把绿色发展贯穿于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各环节、产业兴旺全过程,以绿色发展引领产业融合。节约集约循环利用各类资源,优化产业布局,努力构建农村产业绿色发展的生态链、产业链、价值链,使绿色成资源、有价值、可开发、增效益、促增收。
四是坚持以科技进步为支撑。必须增强数字化思维,用好信息化手段。要推进信息技术与生产、加工、流通、管理、服务和消费各环节的技术融合与集成应用,提升技术装备水平,完善农村互联网基础设施和物流体系,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奠定坚实的信息化基础。
五是坚持以利益共享为目标。要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切实发挥农民在乡村振兴中的主体作用,把维护好农民群众根本利益、促进农民共同富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构建多样化、多元化、多形式的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利益联结机制,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