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经济是四川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
四川省政协副主席、民盟四川省委主委 赵振铣
本次座谈会围绕全面落实习近平来川视察的指示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以全省民族地区民营经济发展为主题,讨论和总结民族地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经验及规律,分析探讨民族地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存在突出问题,研究提出对策建议,探索民族地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路径,对推动民族地区全面脱贫攻坚,进而推动我省经济高质量发展,助力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具有重要意义。
民营经济是我省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民营企业是全省民族地区创新发展的重要主体、投资的重要力量、财税收入的重要来源和新增就业的主要途径,民族地区民营经济发展不仅关系到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而且对区域社会稳定、民族团结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也起着关键作用。
西昌市作为我省典型的民族地区县级市,近年来在党委政府坚强领导下,勠力同心,积极探索,逐步形成了“以城聚人、以城兴产、以城市发展引领民营经济发展”的民营经济发展“西昌模式”,希望这次大会能总结和提炼优秀经验,推广有效模式,推动我省民族地区民营经济走出一条符合时代特色和区域特色的创新发展之路。
前面各位领导和专家都讲的很好,我深受启发,借此机会,我也讲几点体会。
四川是典型的多民族西部大省,民族地区占全省幅员面积的60%以上。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民营经济发展,于去年底召开了全省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大会,出台了《中共四川省委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20条的意见》等相关文件和政策措施,随后各市州相继召开了由民营企业家、机关干部参加的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大会,传达贯彻党中央、省委省政府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决策部署,掀起了民营经济发展的高潮。对于进一步推动民族地区民营经济发展,我提出以下几点,供参考:
一是强化指导和督促,推动“民营经济发展20条”落实落地。由省政府组织督察组深入基层对各地宣传落实“民营经济发展20条”情况进行督导。督导“民营经济发展20条”的落实情况;指导各地加大政策解读和定向宣传力度,细化落地措施;深入剖析相关政策在落实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查缺补漏,确保好的政策起到好的效果;督促各级政府兑现招商引资承诺,清偿拖欠企业的资金;推动建立健全民营经济监测统计、评估评价体系,分析研判民营经济发展态势,提出对策建议,根据授权发布相关信息。
二是完善降费长效机制,坚决减轻企业负担。针对不同企业不同产业进一步研究不同对策,进一步细化研究降低企业负担问题。统一规范企业购买职工社会保险缴费标准、方式、时间,避免企业多重缴费、重复缴费,真正确保企业社保缴费实际负担下降;省级电力管理、自然资源、交通运输等部门进一步加大对基层的政策支持,全力帮助解决民营企业在用地、用电、用气、交通等要素保障方面存在的实际困难。着力提高税收政策宣传的实效性和精准性,确保企业对优惠政策应享尽享。全面落实国家持续清理规范行政事业性收费,确保行政事业性收费降至最低。
三是优化政府管理,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进一步加大民营经济发展政策的宣传力度,激发民营企业家和民众创新创业活力。建立因规划调整、政策变更等造成企业合法权益受损救济补偿机制,和省级层面有关部门牵头负责的民营企业债务清欠、国民企业纠纷及相关投诉事项和法律纠纷处理会议协调机制,切实维护民营企业和企业家的合法权益。推进服务保障体系建设,指导创业创新、技术合作、成果转化等相关工作,促进我省营商环境不断优化。
四是加强民营企业融资服务,切实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问题。制定出台鼓励专业化基金服务民营经济发展,支持民营企业利用资本市场直接融资等政策。设立政府应急专项资金。探索仓单质押、应收账款质押、知识产权质押等多种融资形式,构建政府、保险公司、银行的科技信贷风险共担机制。加强民营企业信用体系建设,有效引导金融机构扩大信贷投放、降低贷款成本,鼓励增加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和信用贷款。
五是提高民营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创新科技人才培养模式。支持民营企业参与国家、全省重大科技任务,支持高校和科研院所成果在民营企业转移转化,鼓励更多的科技人员带着科技成果到市场上创业,培育更多新的技术集群和产业增长点。推动建设科技型中小企业信息服务平台,为中小企业提供精准化、普惠化的科技公共服务。加大民营企业人才培养力度,畅通从高校、科研院所到民营高科技企业的人才流动机制,开展民营企业一线员工职称评定工作,将一线员工纳入地方党委政府人才评定评价体系和人才激励体系,让民营企业留得住人。
六是加快对民营经济市场主体和品牌的培育。鼓励、支持、引导民营市场主体发展。推动民营市场主体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推进民营企业技术改造和转型升级,指导民营企业产业、产品结构调整,引导民营企业专精特新发展,发现、培育、扶持隐形冠军企业、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等。加强民营企业品牌培育,大力宣传商标品牌建设的法律法规政策,提升民营企业商标品牌意识和实施商标战略的能力。以行业龙头企业、上市后备企业、隐形冠军企业等民营企业为重点,通过“品牌带动”战略,形成以品牌大企业为龙头、中小企业配套协作的产业联盟,转变经营模式,提升品牌档次,增加品牌内涵。建立民营企业商标品牌帮扶库,发挥商标专管员作用,指导企业规范商标注册、运用和管理,不断提高市场占有率,增强市场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
七是规划产业发展路线图,引导民营经济投资方向。加强产业发展研判,梳理我省民营经济的发展状况和民营企业的竞争优势,整理出传统优势产业的发展思路,给予政策支持和产业引导。进一步健全完善产业分析推进工作机制,重点围绕产业发展趋势、结构调整、布局优化、项目策划、技术改造、模式创新等产业转型升级问题开展针对性研究,规划出台重点产业发展、转型、升级路线指引,在不同发展阶段、发展关节节点上能够帮助企业找方向、定航标,在企业遇到困难、瓶颈时能够及时扶一把、推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