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全市小春粮食播栽面积132.14万亩,总产28.07万吨,同比增长0.2万吨。油菜50.64万亩,同比增长1.63万亩;总产7.13万吨,同比增长0.42万吨。大春播栽365.8万亩,同比增长6.49万亩,目前长势良好,能实现全市粮食总产量163.9万吨的目标。
上半年全市农业总值99.45亿元,同比增长3.2%;农业增加值53.42亿元,同比增长3.2%;农民人均现金收入4969元,同比增长17.5%。
特色基地多起来:
“老传统”变成了“新格局”
站在田间,绿油油长势良好的水稻,让龙市镇普照村9组村民陈隆贵喜上眉梢。“我是2008年参加的水稻高产示范田建设,刚开始是抱着试试看的心理,响应号召。但是这几年下来,我确实尝到了甜头,增收不少。”去年,陈隆贵家一亩水稻能产831.8公斤,3亩水稻收入近6000元,让他的邻居们都十分的羡慕。在他的带动下,有十几户村民先后参加了隆昌县水稻高产示范田的建设。据了解,隆昌县2012年水稻高产创建实施10万亩,其中,示范区4万亩,极大地提高了水稻收成,增加了农民收入。
就全市而言,今年上半年,共建立小麦高产创建3.38万亩,平均亩产达324.3公斤,比大面积增产98.8公斤。建立油菜高产创建3.52万亩,平均亩产209.2公斤,比大面积增产72公斤。大春高产示范工作进展顺利,目前资中县已建立2万亩玉米示范,东兴区建立2万亩水稻示范,隆昌建立2万亩高粱示范。
一进入威远县向义镇,在公路边就能远远地看到,一座座温室大棚,品种繁多的蔬菜类型,密密麻麻紧挨着,如同一个排列整齐的军事方阵。据向义镇农业农技中心工作人员介绍,向义镇以种植水稻为主,由于连年种植同一种作物,土壤养分失调,农业生产效益不理想。近年来,当地农民积极探索高产高效的栽培模式,大力发展“水稻-大棚蔬菜”水旱轮作的栽培模式,并通过选用高产优质品种,提高了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全村轮作种植农户逐年增加,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形成了一定的种植规模,实现了“水旱轮作创高产”的目标。
上半年,我市新建特色产业基地183.4万亩,产量181万吨,实现增加值21亿元。目前,全市已建成优质塔罗科血橙基地面积12.1万亩;蚕桑生产基地乡镇46个,占全市乡镇总数的41.4%;大棚蔬菜生产基地乡镇22个,总面积3.6万亩;茶叶生产基地乡镇3个,总面积3.4万亩,初步形成了优质蔬菜、特色水果、无公害茶叶等特色农业产业基地。万亩现代农业示范园区4.2万亩,占目标任务的60%;新增水果基地面积3.5万亩,蔬菜2.5万亩,分别完成目标任务70%和50%;建立专业村7个,占目标任务的70%;新增蚕桑基地面积0.62万亩,占目标任务的62%。
随着我市各类特色农业基地、园区的发展,乡村旅游逐渐升温。越来越多的农家乐依托产业、地方特色建立起来。越来越多的村民一边务农一边在家门口打工,今年上半年,我市农民收入中,休闲农业成了增收新亮点。上半年,各类休闲农业园共接待游客230万余人次,实现综合收入5.09亿元,纳税2395.52万元,带动就业3.21万人,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已逐渐成为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
完善惠农政策:
“旧把式”变成了“新农民”
1.24万人,这是我市上半年新型农民培训的人数。今年我市继续实施“十万中专生计划”,加强农民科技培训工作,办好“新农民学堂”,实施农民远程教育,完成农民实用技术培训98.13万人次,占目标任务的98.1%。
“大家好,我今天给大家讲解一下夏玉米的选种以及种植方法和要点。”近日,在资中县银山镇铜锣村,农技人员为当地的夏玉米种植户上了一堂技术培训课,有近100户种植户参加了此次培训会。银山镇铜锣村4组村民舒能文告诉笔者,“今年上半年我家的12.5亩农田成为夏玉米高产示范点,参加这次夏玉米培训活动,让我掌握了种植技术的要点,对我以后的种植将有很大的帮助,再也不用‘抓瞎’了!”
培训新型农民只是我市实施的惠农政策之一。上半年,我市完成新建农村户用沼气池6328口,占目标任的63%;全市兑付农资综合补贴和粮食直补4661.4万元、小麦65.2万亩、油菜69.8万亩。实施农机购置补贴620万元,完成目标任务1150万元的54%,补贴各类农机具5691台,受益农户4563户。
在各项补助到位的同时,我市还积极探索创新农村经营体制;建立标准化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快基层农技服务体系建设,实施好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工程,切实为广大农民提供各种服务,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农民增产增收。
改善基础设施:
“望天田”变成了“丰产田”
7月30日,笔者在市中区永安镇新桥村9组看见了正在忙碌的村民王德永。他指着不远处的一口井说,“就是有了这口井,我的农家乐才能建立起来”。原来,为解决农民饮水问题,永安镇在新桥村和金马村修建了5个集中供水站,彻底解决了两个村人畜耕地的用水困难,受益群众达2500余人。“有了这口井,农家乐的用水问题就解决了。有了水,才能有产业的发展,现在我的农家乐带动了周边十几户村民,他们可以一边工作,一边在我这里打工挣钱,大家都高兴得很哦”。
据了解,2012年6月25日永安镇产业连片道路改造工程竣工通车,道路总里程2.69公里。如今永安镇正在大力实施康庄惠民工程公路扫尾工作,切实解决村民出行问题。
上半年,我市完成农村机耕便民道建设968公里,完成目标任务的60.5%;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7.2万亩,投入资金1.78亿元,分别是目标任务的90%和90.3%;
“每户平均节约100元左右”,在接受笔者采访时,东兴区田家镇双桥村村民何兵有些激动。原来,双桥村3组农田灌溉大多都要靠从旁边的河流里抽水,有的地方甚至要通过二级抽水才能灌溉,生产成本较高,给农民带来了很大的负担。“自从这个自由灌溉在我们双桥村3组实现全覆盖后,村民们灌溉农田再也不用自己出钱、出力提水了”。何兵口中说的“全覆盖”,其实是东兴区田家镇实施的退耕还林基本口粮田建设项目。上半年,田家镇修建蓄水池共129口,提灌泵房5座,新增灌面1500亩,恢复灌面2000亩,渠道整治44公里,通过对自流渠、提灌渠和田间渠的改造和修建,田家镇已经实现了蓄、饮、提、灌一体化的用水方式,降低了农业生产用水成本,为规模化种植打下了基础。
1~6月,全市共争取到中央和省级项目资金5.65亿元,主要涉及惠农补贴、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工程、高标准农田工程、现代粮油生产、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农村沼气建设、种子工程、植物保护工程、农民培训工程等十大项目。其中,全市重点项目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工程、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共投入3.05亿元,为目标任务的74.7%。
随着我市特色农业产业化的不断发展,现代农业将实现从量到质的转变;同时,产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各具特色的现代农业已成为当地农民脱贫致富的主要途径,不仅实现农业经济持续稳定增长,也为我市农村经济跨越发展提供重要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