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池县地处川东丘陵地区,中药村资源丰富,近年来,岳池县科学规划布局中药材产业,相续出台扶持政策,通过建立“1344”利益链接机制,全力打造中药材种植核心基地,把产业发展作为脱贫攻坚的抓手,推动全县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取得了突出成效。目前,全县已种植各类中药材6万余亩,有吴莱黄、佛手、丹参、白正,黄精等20余个品种,年产鲜品6万吨,年产值6亿元,主要分布在顾县、双鄢、长田等25个乡镇。
打造中药材种植核心基地
2018年11月,广安市和成都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建生物医药“双飞地”产业园区,按照“研发创新在成都、转化生产在广安”模式,在成都建研发基地,在岳池建生产基地和中药材种植基地,其中种植基地核心区在顾县镇马家村一带。
截至目前,种植基地已引进中药材种植企业9家,种植中药材2万亩,涉及佛手、丹参、吴茱萸等13个重点品种,盛产期后预计年产值可达3亿元以上。中药材产业发展带动了种植基地各村集体经济年均收入3.5万元至5万元(其中8个贫困村集体经济年均收入5万元,土地流转服务费35元/亩),2340余户农户年均增收1950余元(其中264户926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年均增收3000元)。
建立“1344”利益链接机制
全建引领发展:成业产业园党总支,组织协调村党支部、合传社党支部形成合力带领农村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发展中药材种植。
三驾马车拉动:一是业主领办示范。引进9名业主种植中药材,起示范带动作用,其中吴莱萸种植业主蒋定强建成全国最大的吴莱萸种植基地,建有初加工厂,建成扶贫车间,车间务工人员15名,有建档立卡贫困户6名,带动贫困户增厚效果明显。二是合作社动员组织。以“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发展药材种植。三是农村能人广泛创业。积极回引创业能人返乡创业种植中药材,带动更多贫困户种植中药材,实现稳定脱贫增收。目前已有5名还乡创业能人带动近60户贫困户种植中药材,5人中有2人已培养进入村两委班子。
四位一体服务:一是中药材协会四统一服务。协会为业主和农户开展统一培训、技术指导、产品回收和销售。二是药材专家顾问团专业指导。聘请高校和科研院所专家组成顾问团开展专业指导。三是药材发展互助基金助推。管好用好扶贫产业扶持资金,在优先满足建档立卡贫困户发展产业借款的基础上,统筹9个贫困村产业扶持基金300万元成立互助基金,助推中药材产业发展。四是劳务公司统一管理用工。劳务公司统一建立种植基地劳务信息档案,统一组织培训和管理,提高劳动技能和有序就业务工。目前登记在册劳动力(含60-70岁)1520余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10余人。
四金共享收益:一是土地流转挣租金。户均流转土地2.5亩,年获租金收入1250元。二是就近务工挣薪金。基地务工优先使用建档立卡贫困户劳动力,每名劳动力每天劳动8小时可争取50元薪金,平均一月能做20天左右挣取劳务收入1000元,年均能挣10000元。三是合作分红挣股金。贫困村将村产业扶持基金入股到联合社,每年能分红1.2万元,村集体将分红资金的50%用于贫困户分红,30%用 于全村其他农户分红,20%用于村集体经济发展。四是返租倒包挣现金。由于部分业主租地面积较大,有的地方管理不便,于是业主将自己的租地返租倒包给当地的农户代管,由业主统一提供种子、肥料、技术、收购、销售,业主减少了务工支出和日常管理等,农户也挣取了更多的现金,目前种植基地已有5余户农户参与返租倒包挣现金。
(文图/肖春艳 彭志萍 编辑/郑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