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四川省县域经济学会          主管: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业务指导: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当代县域经济》杂志官方网站
用户名:
密码:
资讯
时政要闻
学会动态
经济热点
县域发布
城镇发展
[广元]旺苍创新载体抓提升 以工促农抓统筹

时间:2011-01-20  来源:


 
 

  旺苍讯近年来,旺苍县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建设川陕甘三省结合部经济文化生态强市”战略目标和“五个一”基本思路,立足农业资源禀赋,依托工业发展优势,坚持一二产互促、工农业共融,以园区建设、企业引进、品牌培育等为抓手,以农民增收为核心,大力发展现代特色效益农业,全县呈现出农业持续发展、农民稳定增收、农村兴旺繁荣的良好局面。2010年,全县农业增加值实现11.47亿元、增长4.5%,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991元、比上年增加534元、增长15.4%,农产品商品率达到85%,特色优势农产品品牌率达到59.5%。

  以园区为载体,壮大特色农业规模

  把现代农业园区作为产业化经营的主阵地、发展机制的试验基地、规模化经营的支撑基地和标准化生产的示范基地,整合资源建园区,建设园区带产业。一是运用循环理念搞规划。聘请国内知名农业科研院所专家指导,利用生态养殖、立体种植、资源综合利用的循环经济发展理念,大力构建立体生态农业发展新模式;同时注重围绕主导产业,配套发展辅助产业,利用生物间的相互影响提升主导产业的原料品质,着力打造理念先进、设施现代、综合效益明显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2010年,投资2.2亿元规划建设了木门现代茶叶和天星现代蔬菜产业示范园区,进一步提升了南阳万亩果草畜、东河畜牧、汶水蚕桑等3个示范园区的建设水平。二是依托龙头企业建园区。按照“一园区一龙头一产业”的思路,充分发挥县域工业企业的优势,大力促进农产品资源就地转化,以工促农,工农互动,抓住农产品精加工环节提高农业综合效益。截至目前,全县具有一定规模的农业产业化经营企业达到393家,其中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8家。积极引导龙头企业参与园区建设,东河现代畜牧产业示范园区以东河食品、东河牧业、永旺养殖等企业为龙头,建成了集生猪品改繁育、深加工、农业观光旅游于一体的现代畜牧产业企业集群;木门现代茶叶产业示范园区以青龙山茶业、木门茶业、青龙茶业为龙头,以茶叶为主导产业,配套发展生猪养殖和乡村旅游业;天星现代蔬菜产业示范园区以天星蔬菜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为龙头,大力发展反季无公害蔬菜产业,促使园区资源得到有效利用,园区特色进一步彰显,园区功能得到夯实。三是创新机制增活力。依托核心园区的技术优势,对周边农民自建茶园、果园实行一体化管理,南阳万亩果草畜生态农业示范园区由业主创办“工厂化农场”,建立了养殖业“六方合作+保险”、种植业“四方合作+保险”、龙头企业融资“五方联动+信用管理”新模式,促使农业产业化经营运行机制更加完善;东河畜牧、木门茶叶、天星蔬菜等农业示范园区采取土地流转的方式,给予流转土地后的农民务工和二次返利的优惠。四是坚持标准化生产。成立了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中心,大力实施农业标准化生产,进一步增强了农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全县80%以上畜禽产品已认定为无公害农产品,建成标准化无公害农(畜)产品基地80万亩、“一村一品”专业村137个、绿色生态示范片45个、生态养殖小区68个。米仓山茶叶生产基地被评为“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区”,东河红桃示范园被命名为国家级红桃种植示范园,南阳万亩果草畜示范园被命名为省级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东河休闲观光新村示范片的红桃、布朗李优质水果和鼓城--苍王峡旅游新村示范片的核桃、黑木耳等土特产已很有名气。

  以品牌为抓手,提升特色农业内涵

  按照“出精品、铸品牌”的思路,通过龙头创品牌、基地促品牌、市场护品牌、政策扶品牌、全县建品牌等措施,积极推进农产品品牌建设。一是狠抓品牌整合。引导全县8家上规模的茶叶生产经营企业组建成米仓山茶业集团公司,把“风香”、“女皇”、“木门”、“鹿亭”等10多支茶叶品牌统一整合为“米仓山”茶叶系列产品,解决了品牌小、散、乱的问题。通过资源整合,全县茶叶生产实现了统一原料基地、统一技术标准、统一品牌标识、统一产品推介,增强了市场竞争力。二是狠抓品牌创立。鼓励参加特色农产品的各种评比活动,积极申报国家权威认证及品牌标识。米仓山茶叶被命名为四川名牌产品和广元“七绝”之一,并跻身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特供茶行列。米仓山绿茶获得了有机茶认证,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和全国首批质量安全可追溯产品,“米仓山”商标成为“四川省著名商标”。米仓山茶业集团成为全市“广元七绝”茶产业领军型重点龙头企业。目前,全县共创建特色农产品省级品牌及知名商标5个,市级品牌及知名商标12个,县级“特色旅游产品”19个、“群众喜爱产品”15个。三是狠抓品牌推介。坚持政府搭台、企业唱戏,成功举办了四川米仓山茶叶西部贸易洽谈会和’2010中国·旺苍红色文化旅游节特色农产品展示会,组织参加了西博会、上海农产品展销会、广元七绝暨剑门土鸡成都展销会,产品成功进入北京、上海、西安、成都、杭州等大中城市消费市场,并远销美国、日本、加拿大等国,提高了产品市场占有率和影响力。
以招商为手段,增加特色农业投入

  准确把握农业发展阶段性特征,坚持把招商引资工作作为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举措,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大农业招商引资力度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意见》,落实了农业招商引资工作任务和责任。2010年,全县共引进涉农项目63个,总投资达到58亿元,是前五年农业招商引资的总和,被评为全国扶贫开发招商引资十佳县。一是利用产业引资。围绕茶叶、畜牧、林果、蚕桑、中药材五大主导产业和蔬菜、烤烟、薯类等特色产业发展,积极引进四川三山茶业公司,使四川米仓山茶业集团实力进一步增强,2010年集团公司销售收入实现1.8亿元,同比增长15%;引进了总投资2亿元的稻谷综合利用、中药饮片加工、大鲵养殖项目,填补了稻谷、中药材、大鲵等特色养殖深加工空白领域。二是整合项目引资。成立了县支农资金整合办公室,整合农林水、以工代赈、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整理、新农村建设等涉农项目资金2.5亿元,用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既保障了项目建设的配套设施投入,又为引进业主投资营造了良好环境。通过贫困村互助资金项目的成功实施,引来了博宥集团3000万元捐赠资金、4个碳交易项目等一批后续项目资金,为工业县发展农业、贫困山区脱贫致富注入了新的活力。省财政厅对支农资金整合工作给予肯定,并奖励财政资金100万元。三是拓展营销引资。大力推进展会招商,拓展特色农产品营销市场,利用四川米仓山茶叶西部贸易洽谈会与青岛丰利茶叶公司、宁夏凯宝商贸有限公司和成都香格里拉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签定了5000余万元茶叶销售合同,利用广元七绝暨剑门土鸡成都展销会与省内外客商及大中型超市签约农业产业化经营项目5个、总投资近1.3亿元。四是实行以商招商。旺苍县湑水生物开发公司为深度开发大鲵资源和大鲵文化,主动寻求合作伙伴,与旺苍县东河煤业有限公司、四川五粮液集团合资组建了四川省汉王山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投资1.8亿元实施大鲵保健酒及系列产品开发项目,有力促进了水产业发展。

  以活动为平台,展示特色农业魅力

  我们通过举办重大活动,展示现代特色农业发展成果,宣传推介优势农产品,提升旺苍的对外形象和影响力。10月20日—24日,先后举办了川陕鄂渝巴山地区护林联防委员会第52届会议、四川米仓山茶叶西部贸易洽谈会、博宥爱心救灾与产业扶贫项目签约仪式、’2010中国·旺苍红色文化旅游节特色农产品展示会四项活动,国家部委、省级部门领导和川陕甘鄂皖渝6省市30余个县市领导和数十家企业共赴盛会。10月25日—29日,加纳政府考察团深入龙凤、五权等乡镇学习探讨互助资金项目的成功做法及经验,使项目运行模式在国内外推广,扩大了旺苍农村工作的影响力。12月17日—19日,组织参加了广元七绝暨剑门土鸡成都展销会,米仓山茶叶和土鸡成了蓉城市民的“抢手货”,选送的土鸡在剑门土鸡形象展示会暨赛鸡会上分别荣获一个冠军和季军,参展企业在整个展销会期间实现销售收入80余万元。

  以“六大工程”、“三化”为着力点,描绘农业农村新蓝图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旺苍农业将牢牢把握“科学发展”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科技兴农步伐,大力发展特色农业、设施农业、循环农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抗风险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十二五”时期,力争建成1个特色农业基地县(茶叶)、10个现代农业示范园区、100个新农村示范综合体、1000个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村专业合作组织、1万个农业科技示范点、实现10万贫困人口脱贫致富,促使农村实现“三化”即农村能源低碳化(农村沼气覆盖率达到70%、全县乡镇场镇天然气覆盖率达70%以上)、农村饮水安全化(加强农村饮用水源保护、确保农村场镇安全饮水)、农村道路网络化(社通公路100%、通乡通村公路全硬化、加快联网路及断头路建设),努力建成绿色低碳特色农业强县。(据旺苍县人民政府)

经济热点
反向旅游的泼天流量 四川县域能不能接住?[详细]
经济热点
李国华:发展柠檬标准化产业园 带领周边群众共同致富[详细]
县域发布
国有企业转型赋能千亿极核打造 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详细]
学会动态
“青城论道:低碳能源共生发展”大会在成都圆满举行[详细]
特色新镇
城镇化样本:民资投入4个多亿至今收益很少[详细]
友情链接:
学    会
学    术
资    讯
专    题
图片
视频
专委会
乡村文艺院
网站申明
版权所有:四川省县域经济学会
蜀ICP备10025149号-1
备案号:川新备15-000061
联系我们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督院街70号
电话:(028) 87323971,87323979,86605683
E-mail:Scxianyu@163.com
QQ:476320177
邮编:610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