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四川省县域经济学会          主管: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业务指导: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当代县域经济》杂志官方网站
用户名:
密码:
资讯
时政要闻
学会动态
经济热点
县域发布
城镇发展
“我到凉山扶贫,你去广安上学”——一名援彝干部与彝族孩子的“父子情”

时间:2019-08-29  来源:四川县域经济网

8月23日,周翱翔带彝族“儿子”阿尔石布回广安准备上学

8月26日,周翱翔又踏上了前往凉山彝族自治州的扶贫征程。上周末,他因“家事”请了三天假,送他的彝族“儿子”阿尔石布“回广安”上小学。

周翱翔是广安区大龙乡的农技干部,目前是当地派驻凉山州昭觉县脱贫综合帮扶队的一名工作人员。今年是他扶贫的第二年,也是阿尔石布到广安上学的第二年。尽管两人很少见面,却有着汉彝一家亲的“父子情”。

2018年6月,周翱翔随广安区其他28名干部来到昭觉县后,被分配到特布洛乡嗨列洼取村综合帮扶组。“180多个学生的村小,仅有4名教师,其中3名为代课老师,有一个代课老师小学都没毕业。”驻村走访中,周翱翔了解到,全村900多人,学龄前儿童和小学生占了1/5,“孩子多,教师少,教学质量难保证。”

在嗨列洼取村,周翱翔认识了村民阿尔能土。阿尔能土有4个孩子,最大的16岁,最小的5岁,一家人的生活重担都压在他一个人身上。“一定不能让孩子们辍学。”周翱翔对阿尔能土说,只有让孩子们多学习知识,才能走出贫困。

张雪梅检查辅导阿尔石布的暑假作业

“压力大得很哟!”阿尔能土说,村小的教学质量不好,家里的生活条件也差,他无法保证每个孩子都能完成义务教育。

“我爱人是小学教师,孩子也读大学去了,不然你把老三阿尔石布送到广安读书,由我爱人带?”突然间,一个念头在周翱翔脑中闪过,而且十分坚定。他对阿尔能土说,阿尔石布刚好在读小学,10岁的孩子应该能很快适应外面的生活。

“真的吗?那就这样定了哟!”阿尔能土很快便同意了,只上过3年小学的他,吃了不少没文化的亏,深知读书的重要。“周翱翔是过来帮助我们的干部,夫妻俩都是文化人,孩子交给他们,我们应该可以放心。”阿尔能土对孩子妈妈说。

当晚,周翱翔却睡不着了,这事他还没和妻子张雪梅商量。第二天天刚放亮,他便怀着忐忑的心情给妻子打电话。让周翱翔意外的是,爱人竟没有一丝犹豫:“如果我们帮他这把,孩子今后能够考上大学,受益的将是他们一家子。你做得好,你找机会把孩子带回家来吧!”作为一名农村教师,张雪梅深知农村孩子的不易。

去年8月中旬,阿尔石布第一次走出大凉山,来到广安区浓溪镇中心小学。

“变化不止一点呢!”张雪梅感慨地说,刚开始来时,阿尔石布不太爱说话,每当想起父母便哭鼻子,现在好多了,和她越来越亲,称呼也发生着变化,从张老师、张阿姨到现在的“张妈妈”,以前孩子不怎么注意清洁卫生,现在会主动打扫卫生、每天洗澡。聊着阿尔石布一年来的改变,张雪梅的脸上洋溢着幸福。

最让张雪梅欣慰的是,阿尔石布的学习成绩越来越好。“五年级的孩子了,刚来时拼音写字还牛头不对马嘴。”张雪梅没有责怪,而是从最简单的声母、韵母教起,耐心为他补习。上学期期末考试,阿尔石布的语文和数学都拿到了“优”。

“阿尔石布明年小学毕业,我准备帮助他在广安一直读完高中。”周翱翔说,“大力发展教育才可能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我们扶贫干部只要尽心为老百姓出主意想办法,哪怕力量很微薄,也许就能改变一个人甚至一家人的命运。”

(转自《广安日报》 文图/陈地 兰宇  编辑/郑婕)

经济热点
四川换季消费拉动春日经济[详细]
经济热点
李国华:发展柠檬标准化产业园 带领周边群众共同致富[详细]
县域发布
“快马”资中再“加鞭”[详细]
学会动态
学会党支部开展清明祭英烈活动[详细]
特色新镇
城镇化样本:民资投入4个多亿至今收益很少[详细]
友情链接:
学    会
学    术
资    讯
专    题
图片
视频
专委会
乡村文艺院
网站申明
版权所有:四川省县域经济学会
蜀ICP备10025149号-1
备案号:川新备15-000061
联系我们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督院街70号
电话:(028) 87323971,87323979,86605683
E-mail:Scxianyu@163.com
QQ:476320177
邮编:610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