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四川省县域经济学会          主管: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业务指导: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当代县域经济》杂志官方网站
用户名:
密码:
资讯
时政要闻
学会动态
经济热点
县域发布
城镇发展
城镇与农村的发展要统筹规划

时间:2011-04-22  来源:四川县域经济网
辛 文
我没有准备发言,也无言可发,但会议组织者通知说要发言,我就谈几点认识和看法。
第一点,按照中国科学院提供的资料,从18世纪到21世纪,世界现代化进程分为两大阶段,即两次现代化。第一次现代化是指从农业时代向工业时代、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第二次现代化是指工业时代向知识时代、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工业社会向知识社会、工业文明向知识文明转变的过程。在我看来,中国这两大阶段、两次现代化的任务时至今日尚处在转变过程,还不能说已经完成,需要在“十二五”和“十三五”两个规划时期,必须加快发展的步伐,加大发展的力度,才有可能进入实质性的历史新阶段、实质性的历史新时代。因此,对现阶段、现时代的发展成绩要肯定,但切不可过高估量。
第二点,这次会议的主题是“当前统筹城乡发展的重点与对策”。实施城乡统筹,成都市是在全国起步最早的,也是搞得最好的。从高层次领导到高层次机关以及媒体报导,对成都市的城乡统筹是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作为有“天府之国”美名的四川省,全省各个市州及县的城乡统筹,虽然做了很多工作,但进程并不快、更不理想,需要继续不断地努力,争取在近几年之内向成都市看齐。
第三点,我们国家把农业称之为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所以在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上,千万不能忘记农业这个大产业、农民这个多人口。要将农业的地位摆正,在经济发展中要真正体现出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地位,使之保证农业产业为社会人民提供数量多、质量高、价格合理的农产品。
第四点,不论是解决“三农”问题,还是支持农民,只有在十二个字上下真功夫、做大文章、做好文章。这十二个字就是:工业化、城镇化、区域化、非农化。工业化是核心,是重要支撑条件;城镇化是载体,是生存的基础;区域化是合作,相互之间的互补;非农化是人口转移,指的是尚在农村从事农业产业的人口逐步向城镇转移从事非农产业。四川县域经济发展比较缓慢,县域工业发展更差,县域经济相当薄弱,需要提高认识和引起高度的重视,从多个方面采取措施和运用多种手段,提供发展的好环境和好条件,力争在二、三年之内促进四川的县域经济较快、较好、较大的发展变化。
第五点,城乡统筹、农业现代化、新农村建设、产业发展其总的目的和目标都是一致的。但由于各个地区的经济基础、社会环境、发展条件有比较多的差异性,所以要从当地的实际情况出发,听取和尊重人民的意见,走有当地优势和特色的发展道路。作为各级政府,要给发展和建设提供资金支持,特别是农村民生的社会事业、公共设施、公益设施等,需要投入比较多的资金,尽快改变现状局面。
经济热点
李国华:发展柠檬标准化产业园 带领周边群众共同致富[详细]
县域发布
“快马”资中再“加鞭”[详细]
学会动态
学会党支部开展清明祭英烈活动[详细]
特色新镇
城镇化样本:民资投入4个多亿至今收益很少[详细]
友情链接:
学    会
学    术
资    讯
专    题
图片
视频
专委会
乡村文艺院
网站申明
版权所有:四川省县域经济学会
蜀ICP备10025149号-1
备案号:川新备15-000061
联系我们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督院街70号
电话:(028) 87323971,87323979,86605683
E-mail:Scxianyu@163.com
QQ:476320177
邮编:610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