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桢是前锋区选派凉山州脱贫攻坚综合帮扶的18名队员之一,短短的几个月里,他已经完完全全融入了当地村干部群体中,在脱贫路上积极献言献策——
以最实的举措 倾情帮扶凉山
“他给我们第一印象就是沉稳,一米七的个子有着一张圆脸,年轻且又比较能吃苦。”近日,走进王桢的原工作单位,问及每个同事时,几乎都会用这句话来形容他。趁此机会,记者通过电话对他进行了采访,了解他和帮扶工作队的工作点滴。
王桢和驻村工作队队员了解村民生产生活情况。
王桢是前锋区选派凉山州脱贫攻坚综合帮扶的18名队员之一。他们中大多数是驻村帮扶,吃住全在村上。今年28岁的王桢是代市镇畜牧兽医站的工作人员,去年10月底刚入职。还在试用期的他在得知自己被选派到凉山州的时候,就觉得这是组织交给自己的一项光荣的使命,他要好好珍惜这个机会。
从七月初到平均海拔2800米的喜德县贺波洛乡瓦吉村担任驻村干部以来,他深深感觉到在深度贫困地区工作的不易。瓦吉村是2018年预脱贫村,共有贫困户127户535人,目前还有110户467人未脱贫,脱贫形势相当严峻。
走访群众,了解民情。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因此,刚到村上第二天,他就要求村干部带他挨家挨户走访贫困户,一路走来,不仅了解贫困户家庭基本情况和宣传脱贫政策,王桢和帮扶队员们还要负责宣传禁毒防艾、计划生育等政策和控辍保学的意义。
瓦吉村拉莫组和比主组位于村委会后的大山顶上,海拔三千多米,位置偏僻、地势陡峭、自然条件恶劣,经常都没有手机信号,为了走访这两个组,王桢要连续不断的走几个小时的山路,在八九月雨后经常有落石掉下,为了完成任务,有时候硬着头皮也要去,但后头回想起来还是心有余悸。
据了解,王桢以前在中石油钻井队工作过三年,因为适应能力强,几个月下来,他已经把前锋情怀带到凉山,完完全全融入了当地村干部群体中,在脱贫路上积极献言献策。
建立村民健康档案。
针对部分贫困户家中卫生条件差的问题,提出要让村干部带头搞大扫除、奖励卫生条件搞得好的贫困家庭;针对近年来本地大红袍花椒市场火爆,行情好,积极向上级部门争取花椒苗三万余株,让贫困户增大种植面积1000余亩;针对村集体经济在山上养殖100余只绵羊销售情况好,建议扩大养殖规模,并让有意愿的贫困户用小额贷款入股,参与分红;陪同村干部积极协调该村设在邻村塔青村的集中安置点的征地面积问题,推动工程进度,确保村民早日搬迁入住……
召开村民代表会议,宣传脱贫政策。
“我们不是单独行动,我们也有组织。”王桢说,“9月20日,贺波洛乡综合帮扶队临时党支部正式挂牌成立了,州、县相关领导出席了挂牌仪式,驻村工作队员找到了组织。此后,我们每周一会,相互交流学习,遇到工作上的问题时,会集思广益,大家积极献言献策。”
据了解,王桢正是一名入党积极分子,他也想通过在支部的学习,不断取得进步,争取早日成为一名中共正式党员。
“凉山州虽然基础设施薄弱,脱贫任务重、工作量大,还存在其他诸多困难和问题。”王桢告诉记者,“但我既然来了,就是带着啃这块硬骨头的任务来的,希望和我们的综合帮扶队一道,为彝区脱贫注入新的活力。”
(陈定军 编辑 郑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