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四川省县域经济学会          主管: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业务指导: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当代县域经济》杂志官方网站
用户名:
密码:
资讯
时政要闻
学会动态
经济热点
县域发布
城镇发展
我省专利综合实力居全国第六、中西部第一 知识产权“护航”创新创业蓬勃发展

时间:2018-10-10  来源:四川日报


9日,以“创新·赢未来”为主题的“创新者之夜·2018”——四川省专利奖颁奖特别节目在电视台播出。(省知识产权局供图)

  10月8日,全国创新创业者的盛大节日——2018年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在蓉启动。同一天,以“创新·赢未来”为主题的“创新者之夜·2018”——四川省专利奖颁奖特别节目在电视台播出,节目为获奖者颁奖并发布了“四川创新指数”和“四川省企业专利创新百强榜”。

  这两个事件背后,是知识产权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以知识产权为镜,可洞悉四川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情况,更好推动其蓬勃发展;依知识产权而进,可更好激发创新创业热情、保护创新创业成果。两者良性互动、互为促进。

  知识产权是联结创新与市场之间的桥梁和纽带。而知识产权制度是保障创新创业成功的重要制度。四川深谙其道,坚毅笃行。

  从知识产权看四川创新创业

  创新环境逐年改善,企业创新“有传统优势,也有新兴增长点”

  “创新者之夜·2018”活动现场,省知识产权局首次发布了“四川创新指数”。

  “相关指数学习借鉴全球创新指数(GII)的评价方法和指标选取思路,从创新环境、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三个维度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以此来综合测评四川创新发展的能力和水平。”省知识产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纵向看,各市(州)创新环境指数普遍呈上升趋势,显示出全省经济持续较快增长,创新环境明显改善,人力资源、科研资源稳中有增。近三年,成都、攀枝花、德阳创新环境指数排名居前三位;成都、资阳、攀枝花的创新产出指数居前三位。

  横向看,成都创新总指数大幅领先其他市(州),基本形成“成都平原经济区成都创新高地一枝独秀,绵阳、德阳两市有力支撑;攀西经济区攀枝花表现突出;川西北生态经济区和川南经济区紧随其后;川东北经济区相对落后”的地域格局。

  指数反映的是四川围绕创新创业日趋完备的外部环境和方兴未艾的发展势头。罗杰·科恩伯格的感慨,或许是最直接的佐证,这位2006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来川成立了以他名字命名的研究所和相关公司,“这里(四川)条件非常适宜创业,我想说的是包括基础设施、人才和商务成本,这里更适合企业创业。”

  同样是首次发布的“2018年四川省企业专利创新百强榜”,则为深入了解四川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蓬勃发展的进程,提供了来自市场一线的微观视角。

  该榜单是从专利的数量规模、质量水平、结构布局和转化效益四个维度进行综合评价得出,以此探究四川省产业布局和经济特色,为构建“5+1”产业体系提供有益参考。

  摘得榜单“前三甲”的,依次是攀钢集团有限公司、成都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四川长虹电子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事实上从传统优势产业创新能力分析,有73家上榜企业在我省七大优势产业分布,其中,电子信息与装备制造业企业占据半壁江山,创新优势明显。

  有传统优势,也有新兴增长点。从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能力分析,有66家上榜企业在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分布,其中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有23家,优势明显,其他产业分布较为均衡,有巨大的创新发展潜力。

  从类型分布上看,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上榜数量基本持平,民营企业略微占优,值得关注的是,独具特色的5家境外独资、合资企业上榜。

  以知识产权保护推动创新创业

  专利综合实力位居全国第六、中西部第一

  活动现场同时发布了《四川省专利实施与产业化激励办法》(简称《办法》)实施五年评估报告(2013年—2017年)。

  根据该报告,《办法》组织实施以来,有效发挥推动了我省知识产权创造能力提高、高价值专利培育以及专利实施与产业化水平提升的作用。5年间,我省累计评选奖励207件专利项目,实现新增销售收入累计2244.67亿元。

  同期全省知识产权拥有量快速增长,质量明显提升,创新活力大幅提高。全省专利申请量增长2.03倍,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增长2.75倍。

  《办法》实施5年来的成绩,只是我省以知识产权保护推动创新创业发展的一个侧面。近年来,我省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以加快建设引领型知识产权强省为主线,切实发挥知识产权助力创新驱动、产业发展、开放合作的重要作用,为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提供了强劲动力和有力支撑。

  10月6日,“十一”大假期间,西南交大实验室里新能源空铁团队仍在加班,为列车的商业化运行做最后优化设计。“新能源空铁是全国第一条商业化线路,希望能在四川落地。”团队负责人、四川省专利奖评审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翟婉明说。

  科研人员的科技成果转化转移热情,源于我省在全国率先探索的职务发明知识产权归属和利益分享制度改革,允许单位和发明人约定发明创造知识产权归属,以产权归属和利益分享来激励职务发明人进行科技成果转化转移。改革仅一年,西南交大成果转化转移数量超过过去几年的总和。

  像这样的“全国率先”“西部首个”,近年来在我省知识产权领域不断涌现:在全国率先制定实施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绩效考核体系;建成西部首个“全领域、全链条、一站式”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设立西部地区首个跨区域知识产权审判庭;成都高新区获批国家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发展示范区;西部唯一的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审查协作四川中心全面投运;涌现全国首家省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获批为首批国家军民融合知识产权试点省;全国首个国家知识产权国际合作基地落户四川……

  截至目前,我省专利综合实力位居全国第六、中西部第一,专利战略推进计划实施绩效评价居全国第一。

  ◎链接

  实施“12345”重点工作

  省知识产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将全面贯彻落实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部署,实施“12345”重点工作——

       具体而言,以建设引领型知识产权强省为1条主线;以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和助推四川经济高质量发展为两大发展目标;以提升知名度、显示度、贡献度为三大奋斗方向;以贴近创新所有资源、贴近创新者、贴近创新型企业、贴近创新活动密集区域为4条实施路径;以服务高质量产业发展、服务高水平对外开放、服务高效率创新活动、服务乡村振兴、服务高质量生活为五大服务理念,全面提升四川知识产权工作水平,为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提供强劲动力和有力支撑。

(小伟   编辑 郑婕)

经济热点
反向旅游的泼天流量 四川县域能不能接住?[详细]
经济热点
李国华:发展柠檬标准化产业园 带领周边群众共同致富[详细]
县域发布
国有企业转型赋能千亿极核打造 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详细]
学会动态
“青城论道:低碳能源共生发展”大会在成都圆满举行[详细]
特色新镇
城镇化样本:民资投入4个多亿至今收益很少[详细]
友情链接:
学    会
学    术
资    讯
专    题
图片
视频
专委会
乡村文艺院
网站申明
版权所有:四川省县域经济学会
蜀ICP备10025149号-1
备案号:川新备15-000061
联系我们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督院街70号
电话:(028) 87323971,87323979,86605683
E-mail:Scxianyu@163.com
QQ:476320177
邮编:610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