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江市东兴区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办公室
东兴区立足区情,大胆探索稳定脱贫、科学脱贫新路径,整合政府、电商企业、农村专业合作社、贫困户和消费群体等五大主体力量,创新推行以城市自身消费能力支持贫困地区产业发展的“以买代帮”电商精准扶贫模式,打造集规划、营销、管理、生产、消费于一体的产业脱贫“生态链”,实现脱贫攻坚由行政意愿向全民意愿的提升,由单向帮扶向双向互助的转变,凝聚出万企帮万村、万家扶万户的攻坚合力。
一、“互联网+产业扶贫”为导向,精准施策明确“怎么帮”
一是精准识别帮扶对象。按照《国务院扶贫办关于印发<扶贫开发建档立卡工作方案>的通知》要求,科学制定贫困现状图和贫困人口致贫原因分析图,明确贫困村基本情况、贫困人口分布等信息,对23个乡镇77个贫困村、6421户贫困户逐户逐人建档立卡,了解贫困状况、分析致贫原因、摸清帮扶需求,做到摸清底数,精准识别。
二是精准明确帮扶主体。充分发挥政企和社团组织的作用,聚合社会扶贫的资源和力量,确定区、乡镇(街道)各级行政部门、党员干部为帮扶第一行政责任主体,开展严格考核问效;加大宣传力度,发挥民营企业主力军作用,开展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突出群众参与,建立健全社会扶贫志愿服务平台,成立东兴区扶贫志愿服务组织,为贫困村发展提供服务,促进贫困村摘帽以及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致富。
三是精准选择帮扶措施。在加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引导力度、加强产业规划的同时,依托贫困村产业发展情况,全新开发“互联网+产业扶贫+消费扶贫”电商平台,破解贫困户产品销路不畅的难题。截至目前,全区已建成电子商务服务镇级站26个,村级服务站(贫困村)22个,功能基本覆盖77个贫困村,并在每个村明确一名村干部具体负责电商事宜,与电商企业进行沟通协调,为贫困户产品上市牵线搭桥。
二、“电商平台+服务站点”为依托,细心服务引导“如何卖”
一是建成电子商城。依托本土电商企业“全搜索”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开发建立“以买代帮”电子商城,全面梳理采集贫困村产业情况、贫困户个人信息、正在销售的农产品等信息,实现农副产品采购、平台销售、送货上门的智能化管理,目前已完成小河口镇红林村、三烈镇芋合村、杨家镇石盘村180余户贫困户数据采集,力争2017年全面完成贫困村、贫困户大数据采集工作,并针对各村具体情况推广“以买代帮”的模式。
二是提升农产品附加值。电商企业直接上门收购贫困村农产品,统一进行二次包装设计,提升产品整体形象和精美度,提高产品附加值。截至目前,已对红林土鸡蛋、太子柑、杨岭村土鸭、大千故里田家醋等产品进行包装,明显提高农副产品关注度,实现产品在平台上供不应求。
三是畅通农产品上行渠道。探索推行“社区电商服务站+社区自提点”布点模式,采取合作供应方式,以免费让门店产品上平台销售为前提,在社区门店设置电商服务站,目前已在城区建立具有平台推广、产品自提、农产品订购等功能的社区电商服务站15家,并在城市小区门口的烟酒副食店、餐饮店设置灯箱,以低成本实现城区高密度布点,切实打通“以买代帮”农产品上线渠道。
三、“社区互助+爱心帮扶”为主旨,精细营销破解“谁来买”
一是消费与互利共联。消费者个体通过“以买代帮”商城,可以精准选择贫困户特色农产品,直接消费获得健康放心的优质产品,并可以通过宣传推广获得购物折扣券。民营企业通过消费,还获得平台免费提供技术支持和运营支持,拓宽了企业产品宣传销售渠道。
二是消费与帮扶互动。建立“产业扶贫帮扶基金”,按比例提取消费金额,使消费者的每一次购买,既奉献了爱心,又支持了贫困村贫困户的产业发展。设立个人爱心榜、企业爱心榜,向社会公示“以买代帮”爱心行为,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在每年10月17日“中国扶贫日”,举办爱心企业、爱心人士颁奖活动,大力宣传扶贫典型,在全社会形成主动参与扶贫、踊跃参与慈善事业的浓烈氛围,形成扶贫攻坚强大合力。
三是平价与优质共融。平台产品价格亲民,并贴有二维码,消费者只需扫描二维码,即可追溯到产品源头。对检测出果蔬农残超标、饲料喂养土鸡、出售劣质产品等行为,责令相关专合社进行整改,对相关农户进行必要的处罚,同时接受社会监督。
四、“专业合作社+农户”为一体,精耕细作确保“卖得畅”
成立农村专业合作社,按照“质量第一、诚信经营”的宗旨,由专合社负责组织贫困户按市场需求,标准化、规范化生产,确保农产品质量。
一是科学组织生产。充分发挥专合社的信息优势,在政府产业发展的总体规划下,对贫困户的产业规模进行建议指导,并根据市场销售动态及电商企业大数据库反馈信息,科学调整规模,增强产业发展灵活性和抵御市场风险能力。
二是加强技术指导。组织种养殖户参加无公害农产品质量培训,学习农产品质量安全法规,树立产品质量安全意识。邀请农技专家到合作社基地,对种养殖户进行生产技术培训,学习无公害农产品的生产要领,统一产品的规格和质量。
三是严把质量关口。严格执行无公害农产品肥料使用准则、无公害农药使用准则,严格按照无公害生产技术操作规程组织生产,做到层层把关、层层监测,切实保障农产品质量。通过“互联网+产业扶贫+消费扶贫”的“以买代帮”精准扶贫模式,使贫困户农产品销路得到扩展,公司直接上门收购产品,解决了农户运输难题,产品供不应求,彻底消除了贫困户的后顾之忧。发展产业所需的种苗全部由专合社统一购买提供,所需资金来自财政扶贫资金和集体资金,贫困户只需按照专合社的统一管理和安排,一门心思抓生产,保证产品质量,不用担心销路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