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四川省县域经济学会          主管: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业务指导: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当代县域经济》杂志官方网站
用户名:
密码:
资讯
时政要闻
学会动态
经济热点
县域发布
城镇发展
发展全域旅游 实现绿色崛起

时间:2017-08-08  来源:四川县域经济网

——青川县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的实践

中共青川县委  青川县人民政府

      青川地处四川盆地北部边缘,川陕甘三省结合部,因“其水清美”而始名于唐代。青川是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全国最具魅力生态旅游县。县内拥有4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1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个国家地质公园,2个省级自然保护区。全县森林覆盖率达72.94%,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360天以上,是名副其实的天然大氧吧,全域山水画。
2016年2月,青川县入选国家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县委县政府围绕“以人为本,生态立县,绿色崛起,富民强县”的发展思路,以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为统领,以生态康养旅游为主导,坚持生态、康养、旅游三业并举,融合发展,全面推进生态旅游产业发展,建设生态旅游目的地。
      一、突出顶层设计,理顺管理体制,构建全域化大景区格局
     (一)规划先导引领。出台了《加快绿色崛起建设中国生态康养名县的决定》,高起点、高标准编制了《青川县全域生态旅游目的地发展规划》,并率先在全省通过旅游专家评审。以规划和决定为引领,坚持统筹兼顾,加强交通、城建、农业、环保、国土等专项规划之间的衔接协调,融入全域旅游要求,实现规划一张图、建设一盘棋,促进旅游业全县域、全季候、全要素、全产业发展。
     (二)机制围绕旅游“建”。成立了以县委书记和县长为组长的全域旅游双组长工作领导小组。除县委、政府领导分管旅游外,所有县级领导都挂联旅游工作,对重点项目实行“1+1”运作模式,细化全城旅游建设的指导任务,制定了创新发展旅游的奖励办法和问责措施,建立了以县旅发局为核心的绩效考核体系,强化旅游部门的主导权和指挥权,提升了全域旅游建改效率。
     (三)理顺景区管理体制。全县设立唐家河、青溪古城、白龙湖、地震遗迹国家地质公园等4个旅游景区发展管理指导机构,分片区全覆盖统筹负责旅游发展工作。协调相关部门促推多片区旅游资源开发、景区管理、项目规划建设、安全应急救援、环境综合整治、宣传营销、人员培训,确保全域旅游工作的推进。
      二、突出生态优势,特色差异发展,打造全域旅游新亮点
     (一)全域乡村旅游增活力。利用青川高山沟谷、生态良好、景色宜人、乡情浓厚的资源禀赋,挖掘特色风光,激活民间资本,先后形成了有影响的世外桃源—边城秘境阴平村、白龙湖幸福岛、田缘张家·初心谷、大坝银杏谷、仙雾茶海等乡村旅游示范点。全域开发乡村景观景点,展现“一沟一品、一沟一景、一沟一特色”竞相争艳的局面,呈现处处是景、移步异景的“绿野青川、全域风景”山水画廊。
     (二)特色村落建设增魅力。立足山水乡愁、风情乡愁、生态乡愁,深入挖掘民风民俗等乡土文化。独具魅力的青溪民族风情古城、沙州湖鲜橄榄小镇应运而生。观音两河村、白家马村等传统特色村落保护方式各具特点,县城周边山林绿彩化工程、环县城绿道工程将造就登山小径环线。推进酒店上档升级,有效提升了服务接待水平和公共服务水平。
     (三)生态康养产品增韵味。依托青川独特的气候条件和生态优势,开发远离雾霾、自由呼吸的“气养”产品,观水听水、亲水戏水的“水养”产品,避暑休闲、修心养性的“林养”产品,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食养”产品,有氧运动、绿色健康的“动养”产品,远离喧嚣、亲近自然的“静养”产品等,形成“全域风景养眼,绿水青山养心,生态山珍养生”的康养产品格局。
     (四)发展特色民宿增情怀。坚持“依山借水、顶天立地、突出生态、拥抱自然、因地制宜、注重细节”的原则,率先在县域区位优势较好的地方发展特色名宿,保留并放大森林、山水、农耕的味道,引领游客一种与自然相拥的慢游方式,最大限度地吸引游客重拾乡愁,寻回逝去的记忆,感知原汁原味的农村生产、生活、生态的乡愁和情怀。
      三、突出要素保障,完善基础设施,提升全域旅游新水平
     (一)卫生清洁有妙招。以治理环境卫生,容貌秩序为切入点,形成“户分类、村收集、乡镇转运、县处理”的四级模式,按照“一点不乱、一屑不见、一尘不染”的总体要求,建立健全了城乡环境综合治理长效管理机制,有效保障了县域城乡环境的常态洁净。一个全域干净整洁清爽的青川,让游客心情舒畅愉悦、流连忘返。
     (二)设施建设标美化。围绕旅游要素,因地制宜,科学配置,协调推进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标准化建设,完成了旅游线路改造提升,完善了旅游导视系统、景区游步道、旅游标示标牌、景区停车场、游客集散中心、旅游安全以及资源环境保护等基础设施,正加快实施全域旅游厕所革命,提升旅游厕所覆盖便捷程度。
     (三)生态环境强保护。实施生态公益林建设、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等项目,加大农业面源污染整治、防治力度,全面取缔网箱养鱼。全县森林面积380余万亩,负氧离子每立方厘米高达2万个左右,境内青竹江、白龙湖等河流水质均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I类标准。目前全县拥有省级生态乡镇20个、生态村40个,城镇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2%。
      四、突出产业融合,实现“+旅游”为“旅游+”,增强全域旅游新动力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全域旅游是一个需要“万众合力,顺势借力”才能发展好的事业。我们充分认识到要实现县域“旅游+”,就必须先倡导实践“+旅游”,如果农业、文化、交通、工业等在依托项目做大发展时,都植入旅游元素,完善功能配套,注重产业融合,行业事业发展了,青川也变得更美了,何乐而不为!青川生态良好,全域风景优美,突出参与互动体验,我们的乡镇大有作为,各部门都可以有所作为。
     (一)农业+旅游。依托现代农业园区、特色产业基地,成功创建田缘张家·初心谷、白龙湖幸福岛3A级旅游景区、阴平村旅游园区,植入旅游元素,实现园区、基地景区化。开发农业观光、农事体验、运动休闲、果蔬采摘等,建一处农业项目就是一处美丽的风景,促进农旅融合发展。
      (二)文化+旅游。大力弘扬生态文化、民俗文化、地震文化、感恩文化。定期举办唐家河紫莉花节、漂流沙滩露营节、红叶大熊猫节、搏鱼大赛、采茶节、蜂蜜文化节等文旅活动,让游客领略到自然与文化交相辉映的独特魅力。
     (三)工业+旅游。依托青川县七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和县双创空间、孔溪乡小企业创业园区平台,开发集生产—展销—体验于一体的旅游+工业项目,打造便于携带和馈赠亲友的青川旅游商品。
     (四)项目+旅游。县内诸如道路交通、农田水利、土地整理、新村建设等所有基础设施项目,均要求融入旅游元素。先后整合各类项目资金3000余万元,在重要区域、节点处用于旅游导视系统、观景平台、旅游厕所、停车场、旅游形象标识、游客接待中心、游步道、凉亭或亲水平台等设施建设,不仅发展了各行各业,也让青川更美了。
     (五)扶贫+旅游。着力乡村旅游型、景区创建型,返乡创业型、移民搬迁型等旅游扶贫带动模式。已带动17个村6007名贫困人口脱贫致富,今年将建成6个省级旅游扶贫示范村 ,建成2个3A级景区,100户民宿达标户,创建成省级旅游扶贫示范区。探索建立的“三资入股”“飞地扶贫”“乡村助劳”等青川模式,得到国务院扶贫办的充分肯定,“端农家碗吃旅游饭”已成为助农增收、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
      五、突出宣传营销,打响一个品牌,营造全域旅游大氛围
     (一)宣传动员营造氛围。定期召开全域旅游创建工作推进会,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激发干事创业激情,在各种媒体、高速主要路段、县级内交通主干道,城市重要节点进行宣传,充分调动广大旅游企业和群众关心、参与全域旅游的自觉性、主动性,万众合力,顺势借力,有所作为,可以作为,实现全域旅游全民参与,共建共享。
     (二)加强品牌特色宣传。整合旅游营销资源,综合运用传统媒体、新兴媒体、推介会,持续宣传“绿水青山,四川青川” “绿野青川,全域风景”“冬海南,夏青川”“避暑避霾避喧嚣,亲山亲水亲青川”旅游品牌,举办白龙湖搏鱼大赛、唐家河紫荆花节、唐家河漂流、唐家河红叶节等节庆活动,摄制了获得首届万峰林国际微电影盛典评委会大奖的《川河之灵》等旅游宣传片,筹备了最长寿大熊猫佳佳“我的家乡在青川”大型文化宣传活动。
      (三)整合营销集中造势。广泛开展“美丽中国、生态县域”国际宣传活动,向中国乃至世界递上青川旅游名片。在美国纽约时代广场纳斯达克广告屏上滚动播放青川旅游宣传片,在各种平台上投放旅游形象广告,邀请中央电视台《消费主张》《国宝档案》《城市1对1 》《地理中国》《地方志》《中国味道》等栏目对青川美景、美食、人文进行拍摄宣传,组织参加成都、重庆、西安等地旅游宣传促销活动,对青川旅游资源开展全方位、多角度的宣传造势和营销推介。

经济热点
大春粮食育播已完成2400万亩 超计划任务三成[详细]
经济热点
李国华:发展柠檬标准化产业园 带领周边群众共同致富[详细]
学会动态
学会与康定市召开涉藏县域高质量发展工作会[详细]
特色新镇
城镇化样本:民资投入4个多亿至今收益很少[详细]
友情链接:
学    会
学    术
资    讯
专    题
图片
视频
网站申明
版权所有:四川省县域经济学会
蜀ICP备10025149号-1
备案号:川新备15-000061
联系我们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督院街70号
电话:(028) 87323971,87323979,86605683
E-mail:Scxianyu@163.com
QQ:476320177
邮编:610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