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四川省县域经济学会          主管: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业务指导: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当代县域经济》杂志官方网站
用户名:
密码:
资讯
时政要闻
学会动态
经济热点
县域发布
城镇发展
“绿美宝兴行动“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时间:2017-06-15  来源:四川县域经济网

宝兴县发改局 张莹莹

     郡县治,天下安。县域经济的发展,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起着决定的关键作用。在新的起点上县域经济要有新突破,必须要打“创新牌”。近年来,宝兴县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大力推进绿色发展,筑牢生态安全屏障,不断谱写幸福美丽宝兴新篇章。
      一、绿色发展行动
     (一)大力推进生态文明示范建设。严格实施资源环境红线管控制度,合理确定并严守资源消耗上限、环境质量底线、生态保护红线。实施能源消费总量和能源消耗强度“双控”制度,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落实用水总量、用水效率和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管理。严控建设占用耕地,落实耕地占补平衡和林地用途管制。对领导干部实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建立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加快自然资源及其产品价格改革。积极落实好国家和省生态补偿政策,提升生态环境质量。实行环境质量和污染物排放总量双控制,建立覆盖所有固定污染源的企业排放许可制度,实行排污许可动态管理。以生态文明试点示范为重点,重点统筹推进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国家生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实验区、国家主体功能区试点示范和大熊猫国家公园宝兴示范区建设,及时完善配套政策措施,充分发挥生态文明建设示范作用,以生态文明示范引领生态经济发展。积极培育生态文化、生态道德,引导全社会树立生态文明意识,加快形成共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良好社会风尚。
     (二)大力发展绿色低碳循环经济。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全方位开展绿美宝兴行动”的强力部署下,宝兴县强化生态优势转化,加速生态红利释放,大力发展绿色产业。加快建设大熊猫文化走廊(熊猫文化、民俗文化、旅游探险文化、红色文化特色旅游经济带)和原生态走廊(原生态度假探险旅游目的地和以中药材为主的特色农业经济带)两条生态文化旅游经济走廊,强化基础和服务设施建设,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休闲农业,大力发展休闲度假康养旅游、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推动生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全面推行循环型生产和服务方式,实现园区水、电、气等基础设施联建共享,推进工业废气、废水、废物的综合治理和回收再利用,大力开展园区循环化改造,提高大理石固体废弃物资源综合利用,加快循环经济发展进程。加强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和再生资源回收,做好餐厨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加快水电等新能源的开发利用,扩大天然气利用规模,推广使用新能源产品。大力推广节能环保产品,深入开展绿色建筑行动,推广应用绿色建材。
     (三)大力推进节能降耗与资源节约。强化约束性指标管理,实行能源和水资源消耗、建设用地等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推进节能降耗,抓好工业、建筑、交通、公共机构的重点领域节能,严格执行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制度,积极化解过剩产能,淘汰落后产能。转变资源利用方式,提高水资源、土地、矿产综合利用水平。落实节水“三同时”制度,推进农业、工业、居民生活节水,建设节水型社会。坚持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推进城镇低效用地和工矿废弃地再开发、再利用。发展绿色矿业,加强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三率”指标管理。
     (四)着力强化生态保护与建设。有效保护森林资源,增加森林面积和蓄积量,持续推进生态环境修复。继续实施天然林保护、野生动物保护、退耕还林三大生态工程,积极推进林业产业转型升级,逐步实现由传统林业向现代林业转化。加强世界自然遗产地大熊猫栖息地、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等保护和建设,加大基因、物种、典型生态系统和景观多样性的保护力度,提高生物多样性保护能力,推动建立大熊猫国家公园宝兴示范区。加大水土流失治理,严格保护河流生态环境和自然景观,打造硗碛湖湿地公园、灵鹫湖湿地公园。加大主要江河及中小河流堤防工程建设及山洪灾害治理力度。加快城乡老旧建筑拆除加固步伐,提高抗震设防能力。
     (五)提高防灾减灾能力。加强地质、气象、旱洪、地震等灾害防治,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和基础设施建设,推进综合减灾示范工程建设,提高自然灾害综合防治能力和水平。以地质灾害调查评价体系、监测预警体系、防治体系、应急体系等建设为抓手,遵循“三结合”,落实“五到位”,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严格按照“三个确保、一个坚决防止”要求,科学规划,突出重点,整体推进,开展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工程治理,做好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应急排危除险,着力完成一杆旗、瓦厂坪等地灾治理工程,全面提升地质灾害综合防治能力和水平。着力提升地震监测能力,加快建设地震预警和烈度速报系统、应急指挥系统,重点实施防震减灾素质提升工程,强化民众防灾减灾意识,规范抗震设防管理,推动宝兴县地震综合防御能力整体提升。
     (六)加强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提高大气环境质量。落实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强化饮用水水源和良好水体保护。建成完善的城镇污水处理系统,加大城镇生活污水处置力度,逐步在重点乡镇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强化工业园区污染治理和清洁化改造,实施工业污染源全面达标排放计划。实施农村污染防治,强化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控制农业面源污染,推进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加强环境监测能力建设和环境管理能力建设,提升生态环境风险监测预警评估水平。健全突发性生态环境事件应对与防控体系,提升环境风险应急处置能力。
      二、绿色发展展望
     (一)着力巩固生态环境优势。加快推进大熊猫国家公园宝兴示范区建设,全力打造“中国绿色诺亚方舟”。依托生态资源优势,走生态立县之路,推进生态资源优势向生态资本和现实生产力转化,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到2021年,空气质量、出境断面水质进一步提高,森林覆盖率保持在73.5%以上
     (二)切实筑牢绿色生态屏障。发挥生态资源区域优势,强化生态保护与建设,积极创建国家森林旅游示范县,启动实施中挪项目。持续巩固长江流域自然保护项目、欧盟项目、退耕还林和天保工程成果。严格执行生态红线管控,打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战役”,落实环境监管网格化制度,大力实施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不断改善人居环境。抓好水污染治理和饮用水源保护,继续做好县域生态环境监测。深入治理农村面源污染,推进乡村环境连片整治。积极发展绿色经济,严控高耗能、高污染和产能过剩产业,走好经济发展高增长、资源消耗低增长、环境污染负增长的发展道路。
      推进绿色发展是一项浩大的系统工程,宝兴县将持之以恒、久久为功,算好“绿色账”,走好“绿色路”,打好“绿色牌”;力争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和富民优势,在推进绿色发展中实现换道超越,努力走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

 

经济热点
四川换季消费拉动春日经济[详细]
经济热点
李国华:发展柠檬标准化产业园 带领周边群众共同致富[详细]
县域发布
“快马”资中再“加鞭”[详细]
学会动态
学会党支部开展清明祭英烈活动[详细]
特色新镇
城镇化样本:民资投入4个多亿至今收益很少[详细]
友情链接:
学    会
学    术
资    讯
专    题
图片
视频
专委会
乡村文艺院
网站申明
版权所有:四川省县域经济学会
蜀ICP备10025149号-1
备案号:川新备15-000061
联系我们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督院街70号
电话:(028) 87323971,87323979,86605683
E-mail:Scxianyu@163.com
QQ:476320177
邮编:610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