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四川省县域经济学会          主管: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业务指导: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当代县域经济》杂志官方网站
用户名:
密码:
资讯
时政要闻
学会动态
经济热点
县域发布
城镇发展
后发追赶大跨步 绿色发展新雅安

时间:2017-06-15  来源:四川县域经济网

雅安市发改委 张一萍 胡晓媛

       三年灾后重建,五年整体跨越,七年同步小康,雅安作为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率先探索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探索生态敏感地区和脆弱地区的生态文明建设,大力发展绿色经济促进雅安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生态经济优势,加快推动“4·20”芦山强烈地震灾后恢复重建中生态农业文化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和后发追赶,在享有天蓝地绿水清生态环境福利的同时,灾后重建整体水平得到提升,优势资源转化效率逐步提高,生态经济形成一定规模,生态功能保护长效机制不断完善,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加快建立,脱贫致富奔小康步伐不断加快,走出了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初步实现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
一、着力推进绿色循环低碳发展
       一是推动产业绿色化发展,促进农业生产生态化、林业生产绿色化、水产养殖规模化和水泥、锌冶炼、化工行业生产清洁化。二是加快形成绿色循环低碳社会,实施绿色建筑规模化推进,严格执行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建成绿色建筑99.39万平方米;建设循环型社会,大力推进无纸化办公及电子商务应用,深入开展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创建,构建突出资源优势、推进共生组合、聚合产业集群、推动三产互动的新型循环农业体系、循环工业体系和循环服务业体系。三是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开展重点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报告工作,完成了8个国家气象观测站降水天气现象仪、云量云高仪和3个农业气象自动观测站的建设;参与碳排放权交易,目前雅安有6家企业拟纳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名单。
二、集约节约利用资源
       一是全面推进节能降耗、工业节能、建筑节能、交通节能、商贸节能及公共机构节能,全市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在“十二五”时期累计下降20.84%的基础上,2016年持续下降4.02%。二是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起草了《雅安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6-2020)》,完成灾毁土地复垦41个,建设高标准农田2.91万亩。三是在全市实施最严格水资源保护制度,雨城区、汉源县实施了阶梯水价制度,稳步提升用水效率。四是强化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持续提高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水平,矿产资源开采回采率、选矿回收率、综合利用率分别达到74%、79.5%、79.5%。
三、加强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
      一是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恢复受损林地植被39.5万亩,修复草地植被4.7万亩;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3.31万亩;积极开展二期天保示范市建设,有效管护国有林面积1021.39万亩,补偿集体公益林270万亩;抓好大熊猫栖息地保护,修复大熊猫栖息地21.6万亩;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开展珍稀濒危动植物保护;实施雨城、天全县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和汉源县小流域水土流失治理工程,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8.85平方公里;推进国土绿化建设,开展绿美雅安行动,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63.6%。二是加强地灾防治和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加强地质灾害隐患动态排查工作;强化监测预警网络建设,完善监测预警体系;执行抗震设防备案制度;农村居民住房重建工程抗震设防规范执行率达到100%。三是持续改善人居环境,强化空气、水、土壤环境污染防治,加快推动总量减排,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全国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水质均100%达标,出境断面水质常年优于地表水Ⅲ类标准。
四、建设生态文化体系
      一是强化生态文明宣传教育,编写《雅安市生态文明建设简明读本》,广泛普及生态文明理念;编印《生态雅安》专刊,集中宣传生态文明建设成果;积极开展各类大型文化活动,创作感恩主题综合舞台剧目《大美雅安》,举办“感恩奋进”惠民专场演出。二是加快生态化载体建设,实施“三馆一站”免费开放,建成市县乡村四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修复部分受损馆藏文物,完成全市非遗普查工作并形成普查报告;大力发展生态文化产业,加大雅安特色文化产品项目推介力度。
五、实施融合发展,促进产业转型和富民奔康
      制定实施《雅安市生态富民行动计划(2016-2018年)》,逐步实现把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高质量的有效供给。以国家生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试验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市为载体,深入推动农业、文化、旅游与生态的共融互促发展,加快推动生态农业文化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和后发追赶,全市形成共商、共建、共享生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试验区建设成果的崭新格局,促进了灾后重建整体水平提升,助推了经济社会发展提效增值,积极发挥了生态富民作用。
      雅安始终把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于“4·20”芦山强烈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和兴市强市建设,坚持把恢复功能与提升水平有机结合,依托《关于加快建设国家生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试验区的实施意见》和《雅安市生态富民行动计划(2016-2018)》等,以生态保护区为重点,以地质灾害防治为“生命任务”,以促进农民增收致富为目标,实施震损林地植被恢复项目、大熊猫等珍稀濒危物种保护、自然保护区和森林公园建设、生态基础设施建设、草场恢复、水土保持设施建设、人居环境改善等系列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大力发展特色效益农业、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康养产业,加强生态家园建设,促进三次产业互动发展,最大程度实现生态资源有效利用,构建了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自然生态格局,实现后发追赶大跨步,建成美丽雅安,生态强市。

 

经济热点
四川换季消费拉动春日经济[详细]
经济热点
李国华:发展柠檬标准化产业园 带领周边群众共同致富[详细]
县域发布
“快马”资中再“加鞭”[详细]
学会动态
学会党支部开展清明祭英烈活动[详细]
特色新镇
城镇化样本:民资投入4个多亿至今收益很少[详细]
友情链接:
学    会
学    术
资    讯
专    题
图片
视频
专委会
乡村文艺院
网站申明
版权所有:四川省县域经济学会
蜀ICP备10025149号-1
备案号:川新备15-000061
联系我们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督院街70号
电话:(028) 87323971,87323979,86605683
E-mail:Scxianyu@163.com
QQ:476320177
邮编:610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