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四川省县域经济学会          主管: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业务指导: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当代县域经济》杂志官方网站
用户名:
密码:
资讯
时政要闻
学会动态
经济热点
县域发布
城镇发展
把加快发展作为四川的第一要务

时间:2012-12-19  来源:四川县域经济网
    编者按

  省委书记王东明近期在成都、广安、遂宁、南充、德阳、绵阳等多地调研时指出,要把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和贯彻落实省第十次党代会部署结合起来,把加快发展作为第一要务,保持追赶跨越的态势和加快发展的良好势头。围绕这一重要讲话精神,我们组织了一组省社科院专家的文章,就四川如何实现加快发展、科学发展进行讨论,希望以此启迪读者思考。

  保持加快发展的良好势头

  加快发展,首先需要弄清楚为什么要加快发展、为什么能加快发展、怎样加快发展几个重要问题,进一步增强机遇意识、忧患意识,增强发展的危机感、使命感和责任感,始终保持思进取、抓发展、谋跨越的干事创业劲头,才能巩固保持经济社会发展良好态势,奋力推进四川在科学发展轨道上追赶跨越。

  为什么要加快发展?

  加快发展是由四川省情和所处的发展阶段决定的。目前,四川人口多、底子薄、不平衡、欠发达这一最大的省情尚未根本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突出、初级阶段特征明显这一最大的实际客观存在;发展不足、发展水平不高这一最大的难题仍未完全破解。面对这些困难和挑战,我们要有一种“不敢慢”的危机感和“不能等”的责任感。

  加快发展是融入全国经济发展格局的必然选择。在全国各地竞相追赶发展的大格局中,纵向比四川发展在加快,横向比四川发展有差距。无论是经济总量,还是发展质量,都不容自满。目前,四川作为西部欠发达省份的地位没有根本改变;不发展要落后,慢发展也要落后,稍有松懈就会掉队的处境没有根本改变;支撑持续发展的能力不强的现状没有根本改变。要更好地融入全国发展大格局,保持在西部地区发展中的领先地位,就必须把加快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坚定跨越发展不动摇,追赶全国发展水平,才能不断缩小发展差距,巩固领先西部发展的绝对优势。

  加快发展是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根本要求。党的十八大与时俱进地提出了一些更具政策导向、更切合实际、更顺应民意的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阶段性目标,提供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路线图和时间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倒计时。按照国家统计局的全面小康社会标准,依据我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监测报告,我省经济快速发展,但与全面小康指标差距较大;民主法治建设进程加快,但深入推进还面临诸多困难;文化教育不断发展,但目标任务实现程度低、实现难度大;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但保障和改善民生任务艰巨;资源环境大为改善,但可持续发展任重道远。

  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来看,我省基础差,但发展快,是西部地区小康社会实现程度较高的省份,与全国差距也明显在缩小,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水平低,难度大,与全国差距仍然较大。要实现与全国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就必须坚定不移把加快发展作为先于一切、重于一切、高于一切的第一要务,蓄势发力,奋起直追,跨越发展。

  为什么能加快发展?

  我们已经奠定了加快发展的坚实基础。过去十年,尤其是党的十七大以来的五年,四川抓住灾后恢复重建、扩大内需和西部大开发等重大机遇,坚持“一主、三化、三加强”的基本思路,不失时机地推进“一枢纽、三中心、四基地”建设,创造性地制定并实施了有利于科学发展的规划、政策和措施,四川经济社会发展整体上实现了跃升,为下一步加快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积累了加快发展的实践经验。过去五年,我省坚持把中央精神和四川实际结合起来,积累了加快发展的实践经验。我省“加快发展”这一根本取向始终没有变,“加快发展”的工作总基调始终没有变,“加快发展”的决心和信心始终没有变。四川在扩大增量中调结构,在加快发展中促转变,在加快转变中谋发展,走出了一条具有西部特色和四川特点的强势崛起之路。

  面临着加快发展的重大机遇。从发展的外部环境和自身发展的阶段来看,四川正迎来加快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从国际环境看,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基本判断没有变,但重要战略机遇期内涵和条件的变化,倒逼中国扩大内需、提高创新能力、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从国内来看,我国已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国内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发展仍然具备难得的机遇和有利条件;从省内看,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四川处于工业化城镇化的双加速时期,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期。国家着力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深入推进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建设成渝经济区和天府新区,国内外重大产业加快向西部地区转移,为四川加快发展、科学发展提供了重大机遇。

  怎样加快发展?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四川要进一步深化对国情、省情的认识,把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省第十次党代会部署结合起来,把经济建设作为兴省之要,把加快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抢抓加快发展的大好时机,着力激发发展新活力,着力增强发展新动力,着力构建发展新体系,着力培育发展新优势,力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新进展,科技创新有新成绩,改革开放有新突破,改善民生有新成效。

  以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为主攻方向。以改善需求结构、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城镇化为重点,着力解决制约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结构性问题。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瞄准内需这一新的经济发展“引擎”,加快培育一批拉动力强的消费新增长点。将推进新型城镇化作为最大的内需源泉,作为当前最大的结构调整和最大的改革“红利”,使之释放巨大的投资和消费需求,成为经济持续发展的主要动能;加快调整产业结构,提高产业整体素质,构建具有区域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继续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努力培育新的区域经济增长极。

  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科学把握我省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把努力于快、服从于好作为谋划发展的立足点,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努力提高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大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动发展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使增长成为“实实在在和没有水分的增长”,成为“尊重经济规律、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的增长”。

  以改革开放、创新驱动为原动力。继续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搞好全面深化改革的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明确四川改革的总体方案、路线图和时间表,不失时机地推进重点领域改革,加快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在改革中不断增强发展新动力;深入实施充分开放合作战略,扩大开放领域,优化开放结构,拓展开放深度,创新开放模式,提升开放质量,提高开放效益,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在开放中不断拓展发展新空间;进一步强化创新驱动,不断推进理论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方面创新,在创新驱动中打造竞争新优势。

  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人为本,高度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和改善民生。按照“守住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舆论”的思路做好民生工作,提高城乡居民收入,重点保障低收入群众基本生活,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进一步加快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产品,努力让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生活。不断创新社会管理,着力解决社会转型中的矛盾和冲突,保持和谐稳定的社会局面。

  构筑全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支撑

  随着我省2011年经济总量突破2万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超过4000美元,地方公共财政突破2000亿元,我省在全国的重要战略地位进一步巩固。从全国区域经济发展趋势看,东、中部地区发展趋缓,我省与这些地区相比,由于自身的资源优势、产业优势、人才优势以及科技优势,同时又比西部其它地区具有更好的发展基础,可以断定:我省将是我国未来实现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的主战场之一。

  党的十八大报告再次强调要以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和城镇化战略推动形成区域协调互动、人与自然和谐的区域发展新格局。以城镇化为主要推动力,以主体功能区为国土空间开发依据,实现西部地区加快发展、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加快振兴、中部地区崛起和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的战略部署。在这一进程中,我国区域经济格局的演化向一体化、网络化和增长极多元化方向发展。

  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我省的总体优势已经形成,在全国的经济大省地位得到巩固。资源优势明显,以钒钛磁铁矿为代表的矿产资源、仅次于西藏的水能资源在全国战略地位突出;科技和人才优势不断增强,“人才高地”正在形成,科技创新能力极大提升;区位优势更加凸显,随着西部综合交通枢纽的建设,昔日的“西部终端,内陆盆地”已经成为今朝的“西部中枢,开放门户”。然而,发展不足和发展水平不高依然是我省发展的根本问题,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突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重而道远。结合十八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和我国区域经济未来发展格局,我省在未来的发展中应“五位一体”推进小康社会建设。

  “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从“五位一体”推进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和全国未来区域经济发展格局高度,把握我省在全国区域经济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将为我省的科学发展和追赶跨越指明前进方向,我省的大发展必将成为全国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战略支撑——

  深入推进“两化”互动、统筹城乡。我省的工业化和城镇化互动发展将是我国未来重要的经济增长点之一。从工业化发展来看,与全国其他区域相比,我省既有较好的工业发展基础,又有较大的发展空间,我省将成为我国新型工业化发展的重点区域。从城镇化发展来看,我省是全国人口大省之一,但城镇化率仅为41.83%,比全国平均水平低9.44个百分点,将成为我国未来城镇化人口规模最大的省份。在我国外部需求持续萎缩、东部地区进入结构调整平稳增长期的情况下,我省的工业化和城镇化互动发展将是我国未来保持经济平稳增长的重要力量。为此,我省应深入实施“两化”互动,抓好城乡统筹,促进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积极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要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深化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增强农村发展活力,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共同繁荣。

  加快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长江上游生态屏障是国家“两屏三带”生态安全屏障骨架中黄土高原—川滇生态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我省是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核心区,其中三江源草原草甸湿地生态功能区和若尔盖草原湿地生态功能区是长江、黄河的发源地和分水地带,直接关系到我国长江流域、黄河流域的生态稳定与安全。我省加快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既肩负着维护我国生态安全的重要使命,又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要求。要推进主体功能区布局,加快重点生态功能区建设,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并重,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经济与环境、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

  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我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较多。贫困地区多、贫困人口多是保障和改善民生所面临的现实困难,确保同步实现小康社会对全国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要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守住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舆论”做好民生工作的思路,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建立健全工资正常增长机制,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实现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与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加快社会事业发展,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重点推进高原藏区、秦巴山区、乌蒙山区和大小凉山彝区等四大连片贫困地区扶贫工作,确保同步实现小康社会发展目标。

  提升文化软实力。四川历史悠久、人文气息浓郁,拥有独特的“巴蜀文化”;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多民族文化交融发展,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全国第二大藏区、全国惟一的羌族聚居区。文化资源在全国具有独特性、唯一性。在新的形势下,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引领,加快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保护和传承独具特色的巴蜀文化,保护多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促进我省文化软实力不断增强。

  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我省民族众多,加强民族团结和维护社会稳定直接关系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和全国的稳定。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促进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深入开展反分裂、反颠覆、反渗透斗争,切实维护藏区稳定和长治久安,确保全省社会政治稳定。作为连接内地与边境的重要地区,做好这一工作,还有利于我省在维护国防安全上发挥重要的作用。

  实施“五位一体”推进小康社会建设,构筑全国区域协调发展重要战略支撑的发展战略,必将谱写四川发展新的光辉篇章。

  发挥新优势激发新动力

  明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刚刚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明确了明年“稳中求进”的发展总基调和扩内需、稳增长、转方式、调结构、惠民生等工作重点。四川未来如何实现快速而科学的发展,思路必须更加清晰。

  必须科学把握四川发展的新优势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我省抢抓机遇,在应对“5·12”汶川特大地震灾难和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同时,实施了以“一主、三化、三加强”和“一枢纽、三中心、四基地”建设为主要内容的西部经济发展高地战略,取得了显著成效,在过去幅员广阔、人口和劳动力众多、自然资源丰富等传统优势的基础上,创建了未来发展的许多新优势。

  西部综合交通枢纽建设渐显我省区位新优势。由7条铁路、11条高速公路和1条水运航道构成的进出川大通道,位居全国第二的高速公路建成和在建规模,位居全国第一的公路总里程以及长达40.7万公里的航线,已使四川从过去的“蜀道难”变为今天的“蜀道通”。

  教育科技大发展渐显人力资源和创新资源新优势。2011年,我省共有各级各类学校3.2万所、在校学生1884万人、专任教师78.1万人,劳动者平均受教育年限达9年多,人力资源水平大幅提升。同时,我省以成都、德阳、绵阳等区域为重点,聚集了大量的国家级科技创新资源。

  现代加工制造业大跨越渐显产业新优势。近年来,我省倾力实施资源转化战略,变优势资源为优势产业,依托水电、天然气、钒钛、稀土、旅游等优势资源,大力发展“7+3”优势产业,发展了装备制造、食品饮料、电子信息、能源电力、油气化工等一批产值过千亿元的产业。2011年,我省全部工业增加值总量在全国的位次由2005年的第11位逐步上升到了第8位,产业新优势逐渐显现。

  另外,旅游经济强省建设亦渐显文化新优势。

  必须全面激发四川发展的新动力

  虽然我省近年来的发展取得了巨大成效,但仍面临着经济总量不大、发展质量不优、发展方式落后等诸多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按照党的十八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提出的“四个着力”、“五个更多”等要求,结合我省实际,全面激发发展的新动力。

  深化体制改革,激发发展活力。以国有资产监管、资源性产品价格、投融资体制等领域和环节为重点,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更好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以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政府服务效能为核心,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借足发展外力。要紧紧抓住国家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和成渝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的重大机遇,加快对外开放步伐,加快我省作为西部内陆开放高地的建设。进一步完善开放合作平台,优化投资环境,打造中西部投资洼地;把招商引资作为促进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措施,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坚持招大引强,有针对性地引进产业和行业的龙头企业,带动配套企业跟进,促进相关产业迅速崛起和发展壮大。

  落实相关政策措施,激发民营经济发展内力。要按照党的十八大精神,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始终把发展民营经济作为增加农民收入、增加财政收入、增加就业岗位的重要途径,进一步落实国家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新36条”政策和“42项”实施细则。

  坚持创新驱动,激发自主创新动力。要把自主创新摆在全省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走创新驱动之路,建设创新型四川。

  必须努力找准四川发展的新抓手

  我省要发挥新优势,激发新动力,加快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发展,必须找准新抓手。要以“两化”互动、统筹城乡为核心,更加自觉地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统筹兼顾要求,促进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积极推动工业化城镇化良性互动,大力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加快建立相互促进、文明和谐、以人为本、可持续的新型“两化”关系,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加快构建现代产业新体系。以规模化、品牌化、高端化为主攻方向,加快培育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技术等在内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同时,大力发展工业物流、工业设计、金融服务、信息服务、科技服务、制造业服务六大领域的生产性服务业,加快构建现代产业新体系,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发展方式转变。加快推进区域一体化进程。要进一步贯彻落实省第十次党代会提出的把城市群作为推进城镇化的主体形态等要求,突破现有行政区划的制约,推动成德绵同城化进程,打造保障国家经济安全、辐射带动中西部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加快生态文明省建设。进一步加快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大力推进重点生态功能区建设,深入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川西北防沙治沙等重点生态工程,不断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快生态文明省建设。

  进一步提高开放合作水平

  新的形势下进一步提高四川开放合作水平,既面临一系列难得的机遇和优势,又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挑战和困难,总体是机遇大于挑战,希望多于困难。我省如何把开放仍不充分的压力转化为加强开放合作的动力,需要进一步研究。

  近年来,我省外贸、外资、外经“三外”增速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甚至逆市增长,在西部开放合作的领先地位得以巩固,开放合作水平不断提高,实现了总量增长与结构优化、质量和效益提升并重,加工贸易超过一般贸易成为推动外贸增长首要力量,制成品尤其是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等成为出口主导产品,外商投资产业的高端性、知识性、集聚性和辐射带动性不断增强。但我省开放合作仍不充分,经济外向度不够高,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特别是与东部沿海地区相比,开放合作水平仍较低,差距仍较大。

  从机遇来说,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产业西进、外资西移的进程正在加快,国家确定了将我省建设成为内陆开放型经济高地的目标,并不断加大了支持力度;我省承东启西、联通南北,是西部经济第一大省;开放环境日趋优化,基础设施条件不断改善,产业配套能力趋于增强,科技人才资源密集,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初步形成。从挑战来说,国际金融危机仍在延续,发达国家经济低迷,外需不振,贸易和投资保护主义抬头,摩擦增多,国际经济政治化趋向有所加强;兄弟省(市、区)发挥各自优势,对我省外经贸发展的竞争压力加大;我省传统低成本优势弱化。

  新形势下,我省应把开放不足的压力转化为加强开放合作的动力,统筹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推进开放转型升级和开放带动,将进一步提高开放合作水平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产业优化升级、承接产业转移相结合,在更高层次、更宽领域融入国际和区际分工合作体系,实行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全社会参与,打造内陆开放型经济高地,建立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格局,以大开放促进大发展。

  从发展外贸来说,要加大出口产品科技含量,进一步提升出口产品质量,培育自主品牌。要大力发展服务贸易;推进市场多元化进程,巩固和深度开发传统市场,努力开拓新兴市场;实行出口与进口并重,重点增加省内短缺原材料、关键技术和重大装备等的进口;做强做大外贸企业特别是龙头企业;进一步加大对综合保税区、出口加工区、出口基地、服务外包基地等外贸平台的支持力度。

  从引进外资来说,要根据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要求,进一步提高引资质量,创新方式,改善结构。由招商引资向招商选资转变,把引资与引智、引技、引进先进管理方式紧密结合起来。突出招大引强、集群承接、沿链引进、高端切入。鼓励跨国公司在川设立地区总部、研发中心、采购中心、财务管理中心等。创新项目策划、包装、推介机制。更多地采用并购、战略联盟等新的引资形式,鼓励外资参与省内企业重组。优化外资在我省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加大外资对我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贡献度,着力吸引科技含量高、附加价值大、市场前景好、不污染环境的外资项目。

  从企业“走出去”来说,要鼓励我省有业绩的企业带动省内其它企业开展对外承包工程业务,寻求新项目,开拓新市场。支持优势民营企业和科研院所开展对外承包工程业务。我省有条件、有能力的企业在承揽一般性的“短平快”项目的同时,还要大胆承揽建设规模大、技术含量高、收益丰厚的项目,并通过承揽设计咨询项目带动工程总承包项目,依托项目带动大型成套设备、原材料、技术和劳务出口。
经济热点
李国华:发展柠檬标准化产业园 带领周边群众共同致富[详细]
县域发布
学会与一上止正数字科技有限公司开展工作交流[详细]
学会动态
学会与四川省陶行知研究会共谋县域教育大计[详细]
特色新镇
城镇化样本:民资投入4个多亿至今收益很少[详细]
友情链接:
学    会
学    术
资    讯
专    题
图片
视频
网站申明
版权所有:四川省县域经济学会
蜀ICP备10025149号-1
备案号:川新备15-000061
联系我们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督院街70号
电话:(028) 87323971,87323979,86605683
E-mail:Scxianyu@163.com
QQ:476320177
邮编:610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