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四川省县域经济学会          主管: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业务指导: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当代县域经济》杂志官方网站
用户名:
密码:
资讯
时政要闻
学会动态
经济热点
县域发布
城镇发展
重庆南山区发展特色农产品 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

时间:2012-12-07  来源:四川县域经济网
     在蜀中四大名山之一的重庆市南川区金佛山上,生长着一种笋,形呈四方,有棱有角,在海拔1400米至2000米的金佛山上,吸大自然之灵气生长而成,名曰“方竹笋”,笋中之王,世界一绝,中国独有。

  方竹笋长在南川,不是人为,而是天为。忽而海拔2000余米的金佛山高寒山区,忽而海拔仅两三百米的丘陵地带,南川的立体气候及生态资源,使其成为多种珍贵植物生长的适宜区甚至最适区。南川也因此具有极为丰富的特色农业资源。

  方竹笋、有机稻、有机蔬菜……南川特色农产品遍地开花。100克左右的精品南瓜要卖20元/个,“水果皇后”蓝莓每公斤260元,野生大树茶每公斤1.2万元……“天价”农产品在南川比比皆是。

  “特色农产品演绎出效益农业。”南川区委书记谭家玲说,南川这些独特资源优势转化成产业优势,便奠定了特色效益农业的基础。

  以特色资源为基础,科学布局,形成特色产业政策体系

  要想让特色资源变为产业优势,政府的科学规划和布局必不可少。南川区通过创新产业发展机制,制定产业扶持政策,确定了发展优质粮油、商品蔬菜、畜禽等三个优势产业和笋竹、中药材、茶叶、烤烟、休闲农业等五个特色产业的“三优五特”发展思路。

  “这‘三优五特’都是建立在南川特色农业资源和气候条件基础上的。”南川区委常委、副区长潘晓成说,选准适宜产业,突出重点,南川特色效益农业发展踏上了快车道。

  在政策扶持中,产业资金的投入始终是核心。“我们坚持以农业综合开发为平台,整合水利、农业、林业等支农资金,捆绑投入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发挥资金的聚合效应。”潘晓成介绍说,南川专门组建了农业投融资平台公司,采取“政府融资+专项资金+引进城市资本”模式保障农业资金需求,建立了由财政支持的产业发展基金,对重点特色农业产业、重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给予奖励扶持。建立项目资源整合机制,围绕特色农业产业基地,配套完善基础设施。

  在农业招商引资上,南川围绕产业基地建设、特色农产品加工等重点环节,策划、包装和储备一批农业骨干产业发展项目。区政府出台了专门的农业招商政策,在土地、税费、信贷等方面给予优惠扶持,吸引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特色效益农业产业的发展。

  市场开拓带来牵引力,资源优势变为产业优势,农业产业链不断延长

  以市场为导向,是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的必然选择。南川区农委主任唐亚鸿说,要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必须运用科学技术等产业要素,在满足市场需求的同时,获得高效益。

  水稻是传统种植品种,但在南川却成了效益农业的典型案例。南川在重庆市率先实施整区推进水稻高产创建,成为全市唯一、全国50个整建制推进高产创建的试点区县。

    “目前,市民越来越追求绿色食品,我们几十万亩水田完全可以生产高品质水稻。”唐亚鸿说,近年来,南川集中发展了32万亩优质稻,集中打造出“南川米”品牌,占领了重庆主城市场。其中,兴隆镇盛产有机稻,培育出目前重庆市唯一一个有机稻品牌“南川贡米”,售价达60元/公斤。

  如今,南川特色农业产业不单是生产和加工,已经快速延伸到乡村休闲旅游业等第三产业。永安村村民夏厚成利用自家的房屋,改造出纳凉休闲的农家乐。2011年,他仅靠农家乐,纯收入达5万元。目前,该村已经办起农家乐20多家,全村计划发展50家以上。乡村旅游业的发展不仅带出了永安村的休闲纳凉农家乐产业,也为村里的土鸡、腊肉、嫩玉米等特色农产品找到了销路。

  生态资源和特色农业相结合延伸出第三产业,在南川区已成规模。目前全区办起农家乐300余家,总床位达6000余张,旺季从业人员达2000余人,年接待乡村旅游人数已超过100万人次,综合收入超2亿元。

  机制创新带来推动力,集聚生产要素,改变传统农业发展方式

  高效益农业产业,必定是各类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南川在发展效益农业中,通过机制创新,把城乡各类生产要素集聚到了一起,通过优化重组,形成效益农业的强劲推动力。

  在大观镇金龙村乡村旅游景区,记者看到了超级大南瓜、茄子等奇特蔬菜。小朋友们可在这里学到生动的农业科普知识。同时,市民还可以自己租一块地,自己种或交给当地村民代管、代种蔬果,并可在家里通过远程视频随时查看自家菜园里的情况。

  农民有土地的租金收入,在产业中有务工收入,从产业链条延伸出的第三产业中有经营性收入,这些收入比传统种养殖要高出数倍。

  据潘晓成介绍,南川区通过完善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和农户之间利益联结机制,推行“公司+基地+农户”或“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户”等规模经营模式,综合运用农业综合开发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农艺措施和农机措施,改变传统农业方式,实现产业的转型升级。

  为了有效地保护农民的利益,规范土地流转制度,南川建立了区、乡镇、村三级土地流转服务平台,在全市率先成立区级土地流转中心,并建立土地流转保证金制度。凡是大宗的土地流转,都必须向区农委备案、进行流转风险评估和业主预交流转土地保证金,确保了农民在流转土地中的利益不受损害。

  机制的创新大大促进了农业现化水平。目前,南川区已培育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77家、农业专业合作化组织324个。这些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化组织通过流转土地的方式,使占全区37.4%的耕地实现了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经营。

    (文章来源:农民日报 )

经济热点
李国华:发展柠檬标准化产业园 带领周边群众共同致富[详细]
县域发布
学会与一上止正数字科技有限公司开展工作交流[详细]
学会动态
学会与四川省陶行知研究会共谋县域教育大计[详细]
特色新镇
城镇化样本:民资投入4个多亿至今收益很少[详细]
友情链接:
学    会
学    术
资    讯
专    题
图片
视频
网站申明
版权所有:四川省县域经济学会
蜀ICP备10025149号-1
备案号:川新备15-000061
联系我们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督院街70号
电话:(028) 87323971,87323979,86605683
E-mail:Scxianyu@163.com
QQ:476320177
邮编:610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