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四川省县域经济学会          主管: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业务指导: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当代县域经济》杂志官方网站
用户名:
密码:
资讯
时政要闻
学会动态
经济热点
县域发布
城镇发展
一场原生态婚礼 带热一个羌寨旅游

时间:2016-03-02  来源:四川县域经济网

走马羌寨:原生态羌族婚礼带动旅游革新

作为四川乡村旅游“带头人”之一,羌族女子沈艳燕的“创客”故事是她人生历程的精彩华章。她告诉记者,去年参加省旅游局组织的学习培训中,她深切体会到先进地区乡村旅游很精致,旅游产品也与当地文化很融合,于是老想着如何在故乡平武羌寨搞出新花样。

沈艳燕所在的绵阳市平武县走马羌寨,吊脚楼建筑群落非常具有民族风情。去年她举办了一场饱含羌族民俗特色的原生态羌族婚礼,持续3天时间:花夜,男方和女方对歌;接亲,新郎苦苦找新娘;不仅在哭嫁、摆礼、拜堂、闹新房、答谢礼等程序,严格按照羌族传统婚礼的规制和流程进行,还在找新娘、摆礼等环节中设置了与到场宾客的互动环节,宾客不仅可以品尝婚宴上的佳肴,还可以和新娘比赛,成为新郎迎娶新娘路上的“阻碍”和考验。

虽然婚礼采用原生态的形式,但对于这场婚礼的传播和营销,却采用“时髦”的方式在网上进行。在婚礼筹备阶段,沈艳燕就在微信和网络上发布电子邀请函,邀请各方宾客网上回复并届时赴宴。在婚礼造势和进行中,沈艳燕不仅邀请了各类媒体前来报道,还运用自媒体进行播报,“我们的传播甚至还到了意大利、美国等国,令无数人感到惊奇。”

这一场原生态羌族婚礼,不仅给沈艳燕带来了终身难忘的甜美回忆,也带热了走马羌寨的旅游,而且这里的旅游和民俗文化再难以分割,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人,寨子内还举办了“我要上村晚”活动,引起平武全县人民关注。不仅如此,走马羌寨还推出了疱汤节、冰瀑节、土司文化等,带动了一大批农家乐兴起,以及更多乡里乡亲致富。继春节期间万亩梅花活动后,走马羌寨还将在4月举行品大涡绿茶、采摘体验活动。

蒲江明月村:乡村里搞起了“文创园”

院落虽是土墙,却粗而不糙,屋里仍是老梁木、老柱头、老灶台,却让变身服装设计展示厅的堂屋更有品位,精致细腻的陶艺品更让这里增添了一层层文化意境。在蒲江明月村里,这样的场景随处可见,而明月村也因为村里崛起的文创产业而小有名气。这个村的旅游带头人陈琪是个名副其实的“创客”,同样参加了去年省旅游局组织的培训,陈琪所得到的启示与创意让明月村“锦上添花”。

“在去培训前,明月村只有3个项目。”陈琪告诉记者,本来以为村里的文创已经非常不错了,但到了发达地区参观,才发现乡村旅游的差距和更大的提升空间。“感觉别人的产业很实在,许多项目都发展了一二十年,都是用时间来沉淀,长时间坚持与探索提升这些项目,慢工出细活出精品,令人感触很深刻。”

学成归来后,明月村的总体规划被进一步完善,发展方向更加清晰。5—12月期间,明月村签订24个项目,坚持文创与新农村同步结合建设。陈琪同时将培训当成一个交流合作平台,在和旅游发达地区的陶艺专家和旅游专家交流后,他不仅借鉴了生态村的一些做法与经验,引导农户参与到项目发展中来,更与这些地区开展交流会,展开项目合作等。“我们邀请了陶艺大师来明月村进行作品展,并搭建了相关交流平台。”陈琪告诉记者,他们还决定将“七色莲花”引到明月村,发展明月村的“明月莲花”项目,不仅有观赏价值,还可以开发有关莲花的产品。

都江堰乡村旅游协会:整合资源打造区域品牌

对于乡村旅游而言,表面看发挥重要作用的只是经营者和直接参与者,但管理者和协调者也都重任在肩。都江堰乡村旅游协会会长苟建也是2015年度参与培训的乡村旅游带头人,一次培训让他对乡村旅游的发展有了全新的认识,都江堰乡村旅游也迎来了品牌化发展的春天。

多日的培训让苟建对比发现,发达地区都非常重视品牌的打造和推广,品牌所带来的效应可以说“四两拨千斤”。都江堰乡村旅游大多“占山为王”、各自为政地发展,整个市场看起来“百花齐放”,但实际上却鱼目混珠,整个市场因为零碎,而导致发展后劲非常匮乏。2015年下半年,苟建协调了都江堰境内77家乡村旅游经营者,进行统一的区域品牌打造,根据都江堰的生态特色统一包装。更为重要的是,苟建还研究微商,为这统一后的品牌在线上找销路造声势。“我们的培训中有一定比例的管理者和协调者,就是为了将乡村旅游发展的新理念灌注到每一个环节。”省旅游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培训前不少管理者和协调者就不知道自己能为乡村旅游做些什么,但培训之后就大不一样了。

(文章来源:四川日报)

经济热点
四川换季消费拉动春日经济[详细]
经济热点
李国华:发展柠檬标准化产业园 带领周边群众共同致富[详细]
学会动态
学会党支部开展清明祭英烈活动[详细]
特色新镇
城镇化样本:民资投入4个多亿至今收益很少[详细]
友情链接:
学    会
学    术
资    讯
专    题
图片
视频
专委会
乡村文艺院
网站申明
版权所有:四川省县域经济学会
蜀ICP备10025149号-1
备案号:川新备15-000061
联系我们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督院街70号
电话:(028) 87323971,87323979,86605683
E-mail:Scxianyu@163.com
QQ:476320177
邮编:610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