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是一个农村地区众多,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明显的内陆省份,在支持“三农”事业方面,贵州金融业发挥着重要作用。
金融业支持农村发展
银行在支持贵州农村发展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一是进一步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全省已无高风险机构。二是积极开展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试点,加快推进村镇银行的组建工作。三是加快农村基层网点建设,实现农村金融服务网点的可持续发展。四是继续支持贵州农信社不断完善“农民工金融服务中心”各项工作,金融服务跟着农民工走。
浙江温州鹿城农村合作银行在贵州批量发起设立村镇银行,目前,贵州银监局正在指导做好村镇银行的筹建和开业申报工作。同时,结合贵州实际,在银监会支持下,积极引导贵州金融机构参与发起设立村镇银行。截至2012年6月末,贵州省已开业的村镇银行14家,已获批准筹建的村镇银行6家。
建设银行(601939,股吧)贵州省分行积极向总行申请作为新农村建设贷款(含旧城改造贷款)试点分行,2012年6月,总行批复同意并在贵阳地区先行试点。
贵州农信社在促进农业、支持农户等方面作用巨大。2012年入春以来,贵阳三县一市遭受不同程度的洪涝、泥石流灾害。贵阳三县一市农信社为抗灾救灾,共发放救灾贷款2863笔,金额9641.08万元。黔西南农信社,通过开通妇女创业贷款绿色通道式,激发妇女创业活力。截至2012年5月末,全州农信社共发放妇女小额担保贷款1.17亿元,1881名城乡妇女获得贷款支持。2012年以来,黔东南州农信社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截至2012年4月末,共发放中小微企业贷款13187户,金额67864万元。2012年4月以来,雷山县联社对县内从事供凯蔬菜基地建设的贷款利率下调10%,支持供凯蔬菜基地建设。
保险增加服务农村能力
2012年以来,贵州保险业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为农业生产提供保障。今年1至5月,全省共承保能繁母猪21.02万头、森林保险260.47万亩,共计为6.12万农户提供风险保障14.05亿元,将保险试点范围扩大至全省22个县(区、特区)。大力推动政策性水稻种植保险,努力为农村低收入群体提供保险服务。大力推动农村小额人身保险,截至4月末,累计为25万人提供了82.12亿元的风险保障。稳步推进商业保险参与“新农合”试点工作,截至4月末,共接受14.11万次委托,为1055人(次)参保农民提供报销审查和经办服务。
为贯彻中央一号文件、国发2号文件以及财政部2号文件涉及农业保险部分的精神,贵州省委、省政府及时调整了贵州省现行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政策,得到财政部的批复,并在6月初同意在贵州省开办政策性农业保险项目的补贴政策,将有效推进贵州农业保险发展,建立有利于农险发展的长效机制。
改善“三农”金融服务环境
贵州金融业正在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改善“三农”金融服务环境。
2012年上半年,仅农业银行(601288,股吧)贵州省分行一家,在湄潭、绥阳、赤水、遵义、正安、赫章、威宁、道真八个县(市),就累计为参合农户发行惠农卡131.38万张,服务覆盖了173个乡镇、1831个行政村,参合农户105万户,参合农民405万人,涉及交易金额1.25亿元。共为46个县提供新农保金融服务,涉及862个乡镇10870个行政村,参保人员1480.21万人,其中60岁以上代理发放养老金人数277.14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