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四川省县域经济学会          主管: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业务指导: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当代县域经济》杂志官方网站
用户名:
密码:
资讯
时政要闻
学会动态
经济热点
县域发布
城镇发展
天天吃“大餐”“房子”住不完 这里的土鸡“玩洋格”

时间:2012-06-25  来源:四川县域经济网

""

  晏春 李芳

  2010年,南充市嘉陵区曲水镇明月村樊善斌引进业主合作投资220万元,租赁210亩闲置山林,养起了土鸡。

  近日,笔者来到明月村,还未进入养鸡场,便听到山林间不时传来的鸡鸣声。待走近一看,山林四周围着铁丝网,成群的土鸡穿梭林间,偶尔扑棱几下翅膀,飞上低矮的树丫。山林中散落着修建了10多间鸡棚。

  年近50岁的樊善斌提着一个塑料桶进入林间,鸡群立即向他靠拢。“这桶里的饲料可不一般,由芨芨草、黑燕麦、苍蝇、蚯蚓等调配而成,还添加了少量玉米、稻谷,我养的鸡天天都能吃‘大餐’。”

  “对于农户来说,家家都会养鸡,所以,要想在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多动脑子,做出特色来。”樊善斌刚开始的养鸡路走得并不顺畅,正因为尝到了失败的滋味,他决心走一条新路。2010年,他从安徽买进6万多只仔鸡,散放在山林中喂养。当年由于市场行情不好,他的鸡又没有特色,因此在市场上难以突围,当年算白忙活了,根本没赚到钱。

  起初,樊善斌不知道问题究竟出在哪。一次,他到成都购买鸡饲料时,向店家说起了自己的遭遇,店家给他引荐了一位养殖专家。他立即找到了专家,请他到鸡场去,为自己“把脉”。专家来到村里看了后找出了症结,“要想赚钱,必须有自己的养殖特色。”

  在“高人”的指点下,樊善斌开始改造自己的养鸡场。他在山林间搭建了13个鸡棚,这样一来有利于提高鸡群的“居住质量”,二来鸡群在山林间走累了,能就近栖息。同时,他在半山腰处种上了黑燕麦和芨芨草,还养殖了苍蝇、蚯蚓,这样一来,从原料上,就保证了鸡群能天天吃到“大餐”。

  如此一来,他的鸡场出栏的鸡,肉质紧密,烹饪时水分少、油多、汤稠,口感香、鲜,很快在南充、成都、重庆等地有了一席之地。

  “去年,共出栏土鸡3万余只,纯收入30多万元。”思路一改变,第一年就能获得这么好的效果,是樊善斌没想到的。因此,如今的他对未来更是信心满怀,他说,接下来,他要在村里建立富民养鸡专业合作社,带动群众一起养鸡,力争在3年内,每年出栏土鸡可达25万只,把养殖土鸡做成村里的支柱产业。随后,他还将注册商标,到市区开办自己的土鸡专卖店,发展连锁经营,打造自己的绿色土鸡品牌。(南充日报)

经济热点
李国华:发展柠檬标准化产业园 带领周边群众共同致富[详细]
县域发布
“快马”资中再“加鞭”[详细]
学会动态
学会党支部开展清明祭英烈活动[详细]
特色新镇
城镇化样本:民资投入4个多亿至今收益很少[详细]
友情链接:
学    会
学    术
资    讯
专    题
图片
视频
专委会
乡村文艺院
网站申明
版权所有:四川省县域经济学会
蜀ICP备10025149号-1
备案号:川新备15-000061
联系我们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督院街70号
电话:(028) 87323971,87323979,86605683
E-mail:Scxianyu@163.com
QQ:476320177
邮编:610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