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开放
助推泸州快速发展
在西博会上高调亮相,泸州的底气来自于在加快对外开放过程中现代化“中国酒城”的强势崛起。
“泸州历来有一个开放的理念,因为它有长江,有空港,所以泸州人开放的意识是很强的。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我们开放的步子更大了,开放的特色更活了,开放的效果更好了。”泸州市委书记刘国强说,从国内来讲,泸州市把国机重工、三一重工、玉柴这些都引进来了,同时,我们在国际上也把全球的知名企业也引进来了,比如说壳牌、德国的巴斯夫和林德公司等等,这些知名企业引到泸州来以后,带来了资金、管理、技术和创新的理念。
据刘国强介绍,去年泸州完成生产总值900.9亿元,逼近全省“千亿俱乐部”。今年上半年,泸州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94.1亿元,同比增长15.1%,增速居全省第一位,这是近年来泸州市经济增长率第一次位居全省首位。
对此,泸州市委副书记、市长刘强说,泸州集中力量在西博会期间专题举办“中国酒城·泸州投资说明会”,目的就是搭建一个更加便捷的交流平台,全方位展示泸州对外开放形象和良好投资环境,积极承接产业转移,让与会客商朋友们了解泸州、关注泸州,并与广大客商朋友们进一步增进友谊、深化合作、共同创造新的财富。
“酒+N”文化
展现泸州个性特色
要在让人眼花缭乱的西博会上吸引住眼球,必须要有亮点有特色。泸州怎么体现特色和个性?
“近年来,泸州的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功能不断完善。但仅仅有这些是不够的,如果我们城市仅仅是靠规模,靠功能是没有灵魂的,文化就是它非常重要的一个灵魂。”刘国强说,泸州城市的文化灵魂概括起来就是“酒+N”。
刘国强娓娓而谈,他说,所谓的酒+N就是泸州酒业的文化,酒文化体现在泸州城市的方方面面,无论是城市的建筑、城市的符号都包含了酒的文化。除了酒文化,泸州还有长江文化、历史文化、自然文化、人文文化,这些方面都体现在泸州整个城市规划和建设中。
刘强进一步介绍,泸州经过两千多年的历史积淀和发展,形成了独有的特色和个性。具体来说,泸州主要有“酒城”、“港城”、“江城”、“山城”这四个特色。
千亿白酒产业
支撑现代化“中国酒城”
“中国酒城·醉美泸州”,西博会上,这句随处可见的宣传语,“中国酒城”的形象越发清晰。
刘国强表示,按照泸州第七次党代会提出的“156”发展战略,泸州白酒产业发展总体定位为打造“中国白酒金三角”核心腹地。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泸州市正以“156”发展战略为引领,举全市之力打造“千亿白酒产业”。
刘强进一步解读了现代化“中国酒城”的发展规划:“目前,我们已经聘请了国家发改委经济研究所,开展中国白酒金三角核心腹地总体规划编制工作。规划的内容包括酿酒产业、原粮种植、文化旅游等方面。”
他说,在白酒产业布局上,泸州目前已经布局了五大集中发展区域。一是江阳“名酒·名园·名区”,二是古蔺“二郎·名酒名镇”,三是纳溪“中国酒镇·酒庄”,四是龙马潭郎酒浓香型白酒生产基地,五是泸县中国龙窖·中国白酒名优产业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