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四川省县域经济学会          主管: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业务指导: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当代县域经济》杂志官方网站
用户名:
密码:
资讯
时政要闻
学会动态
经济热点
县域发布
城镇发展
眉山仁寿县:救助困境儿童 有心更有新

时间:2014-03-28  来源:四川县域经济网

孩子们在“儿童之家”学习

建立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模型,成立相关部门联动机制,政府出钱购买专业社会服务

 

“救助困境未成年人,仁寿县已突破传统意义上只救助流浪未成年人的框框,将救助范围扩大至孤儿、留守儿童、患重大疾病儿童、失(辍)学儿童、困境儿童、问题儿童、残疾儿童、服刑人员未成年人子女等8类。最近通过排查,仁寿县发现符合救助条件的未成年人11012人,在很大程度上扩大了我们的救助对象范围。”眉山市民政局副局长史跃平说。

 

记者近日在眉山市采访时发现,市民政局在仁寿县试点未成年人社会保护“1685”模型,已先后对全县216名未成年人进行了针对性救助,通过联动机制,先后有政府20多个相关部门参与其中。2014年1月,“1685”工作模型被中央综治办、共青团中央、中国法学会等评为“全国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法治保障工程”最佳案例之一,面向全国推广。

 

案例

 

弃婴安全转送福利院

 

今年2月3日上午8时许,仁寿县龙正镇洪峰乡美满村村民郭俊清刚走出自家房门,竟在路边电桩下发现一名婴儿。婴儿身上只有一床包被和一个奶瓶,胸口有一张纸条,纸条上称其父母贫困,无法供养该男婴,并注明该男婴出生年月。

 

郭俊清立即向龙正派出所报警,派出所公安干警赶到现场勘查,并在辖区内找寻弃婴的家人,但结果令人沮丧:辖区内未发现其家人及监护人。

 

2月3日,龙正派出所民警和洪峰乡政府工作人员将该弃婴送至仁寿县救助管理站,救助站立即将其护送到县人民医院临时安置并体检身体。此时,救助人员才发现,婴儿被遗弃后患上感冒,身体较差。在县人民医院小儿科新生儿室治疗后,婴儿已恢复正常,但仁寿县还没有开设福利院,总不能让婴儿一直待在救助站的育婴箱里。

 

婴儿如何安置?在仁寿县救助站的请示下,仁寿县民政局按照 “仁寿县未成年人社会保护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立即启动“发现、通报、响应、联动”的“1685”工作体系,迅速采取措施救助保护这个婴儿。2月25日,仁寿县救助管理站人员驱车来到眉山市社会福利院,将婴儿交到该福利院医护人员手中。

 

这是2014年以来,仁寿县救助站接到的首个弃婴救助任务,但这已不是仁寿县今年第一次启动“1685”工作体系,截至3月11日,仁寿县已先后救助了21名未成年人。

 

积极帮助残障儿童

 

小梅(化名)现年6岁,父母系仁寿县玉龙乡大山村人。小梅是残障儿童,她脖子无力,双手十指向后弯曲,双腿行走不便,有听力但不能正常说话。

 

由于父亲长期在外务工,母亲系残疾智障人员,小梅存在严重的家庭监护缺失和不到位,她经常在玉龙乡区域流浪。在本地流浪时她不会走远,大多数时候都能被当地群众发现并送回家中。2013年10月19日,小梅趁母亲做农活时,离家流浪至玉龙乡街上,派出所的民警把她送到了仁寿县救助站,其后被送回家,而她的情况也被救助站记录了下来。

 

2014年1月2日,仁寿县救助站工作人员罗维义、王林、李文祥来到小梅家进行回访,并为她家提供了3床毛毯、4件成人防寒服、1件未成年人防寒服。不过,从屡次家庭回访当中,救助站也发现了一些问题:这些受到资助的孩子,不管之前性格如何,现在的性格都比较内向,不愿与外界多交流。

 

“除了在金钱方面进行资助以外,也希望通过更多的社会力量的介入,让遇到困境的未成年人们能敞开心扉,以积极乐观的心态来面对生活。”救助站站长钟剑说。

 

走进留守儿童内心

 

王刚琴是成都信息工程学院社会工作专业的一名大四学生,2013年初,作为一名社会工作者,她参与了仁寿县慈航镇开展的“放飞梦想,快乐成长”为主题的社会工作进社区服务活动,负责管理村上的“留守儿童之家”。在工作中,细心的王刚琴发现,来参加活动的学生中,有位“狂热”的体育活动爱好者,这位不大爱说话的女孩10岁左右,几乎参加了留守儿童之家的各种体育活动。不过,提起她的成绩,班主任老师直摇头:经常抄袭同学作业,尤其是数学作业,平时看上去挺好,但一到考试就“露馅”,100分的数学试题,只能考20-30分。

 

听到这些情况后,王刚琴主动找到了这个名叫小雪 (化名)的学生。在一番耐心的交流后,王刚琴了解到,小雪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只有爷爷奶奶和她在家留守,因为长期缺乏关爱,她才养成了抄袭作业的习惯。为了帮助小雪,王刚琴等几名社会工作者主动提出给她辅导功课,经过半个学期的辅导,目前小雪的数学成绩有了起色,半期期末考试考了70多分。

 

不知道怎么表达情感的小雪也有了一些小小的变化:每周末早上九时左右,她总是准时出现在王刚琴所在的留守儿童之家,与王刚琴一起开始一天的活动。 

 

亮点

 

救助未成年人195名获评全国最佳案例

 

谈起仁寿县以前的未成年人保护,仁寿县救助站站长钟剑皱起了眉头:“由于眉山仁寿的留守儿童比较多,未成年人遇到的困难也各不相同,因此,整体情况比较复杂。当时建立这个模式的初衷在于,让未成年人受到的关爱更加全面。”

 

仁寿县是全国第三、四川第一的人口大县,也是一个农业大县、劳务输出大县。村里的青壮年大多外出打工,留守在家的多是老弱病残,困境儿童较多。因此,未成年人的监护和教育工作存在许多潜在问题,未成年人的社会保护工作形势也异常严峻。

 

2013年,民政部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未成年人社会保护试点,困境儿童的救助与保护排上了议事日程。眉山市按照民政部部署,认真开展了未成年人社会保护试点工作,以仁寿县为试点先行地区并加强指导。仁寿县政府及民政等20多个相关部门切合当地实际,以未成年人权益保护优先为方针,以预防为主、标本兼治、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创新发展为基本原则,着力实施以“一个中心、六项机制、八类政策、五大行动”为核心的,仁寿县未成年人社会保护“1685”工作模型。

 

据仁寿县民政局负责此项工作的副局长邹智勇介绍,自“1685”工作模型实施以来,截至2013年底,仅仁寿县民政局一个部门,就救助了195名未成年人。“1685”工作模型的实施使得其救助管理工作全面升级,构建了覆盖全县未成年人的新型救助网络体系。

 

2014年1月,中央综治办、共青团中央、中国法学会共同举办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法治保障研讨会,由眉山市民政局报送的 “仁寿县未成年人社会保护‘1685’工作模型”荣获“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法治保障制度创新工程”最佳案例称号,全国民政系统仅此一例。

 

探索

 

政府购买社会服务制订专业帮扶计划

 

据眉山市民政局副局长史跃平介绍,自“1685”工作模型实施以来,仁寿积极探索政府“购买服务”方式,构建“政府、社会、家庭”三位一体救助帮扶体系。引入成都信息工程学院文化艺术学院,在慈航镇开展的“放飞梦想,快乐成长”为主题的社会工作进社区服务活动,着重探索对留守儿童的帮扶措施。通过专业社工服务,截至2013年年底,已使当地60名留守儿童、10户特困家庭和社区居民约300人受益。

 

在采访过程中,记者见到了一份眉山市仁寿县的工作自评报告,该报告详细列举了2013年7月-12月期间,仁寿县从成都信息工程学院购买的社会工作服务项目,内容包括对留守儿童以及贫困家庭的走访、“留守儿童暑期夏令营”活动、“儿童之家”的设立、社区活动等。

 

其中,家访对象主要是在仁寿县慈航中心小学就读的学生。3名社工对慈航镇市合社区以及周边村落的30多户留守儿童家庭进行了访问,了解他们的基本生活状况以便于能针对留守儿童的具体情况设计相应的服务计划。“留守儿童暑期夏令营”2013年7月底—8月中旬在慈航镇举行,为期半个月,帮助儿童在暑假期间健康快乐成长。“儿童之家”设立在社区图书馆或者户外场地,专为留守儿童提供服务。在上学的时候,儿童们下午放学后社工将对他们进行课业辅导;在周末的时候,主要以小组活动方式开展,成立兴趣爱好小组,包括绘画、看书、剪纸小组、欣赏电影等。

 

史跃平向记者坦言,政府购买社会服务属于“1685”工作模式的补充内容,但显得尤为必要,因为对未成年进行心理咨询、心理疏导,培养和发展兴趣爱好,需要专业的社工人才支持,考虑到县上的具体情况,政府就从专业院校、专业团队购买社会服务,这也顺应了“政府买服务、养事不养人”的新型公共服务发展之路。

 

名 词 解 释

 

“1685”工作模型

 

仁寿县未成年人社会保护“1685”工作模型包括:

 

依托一个中心 即依托县救助站设立“仁寿县妇女儿童反家庭暴力救助保护中心”,救助因遭受家庭暴力后暂时无处安身的妇女儿童;

 

建立六项机制 即建立未成年人社区 (村委会)救助保护机制、流浪未成年人发现机制、困难未成年人救助帮扶认定审核机制、困境未成年人分类帮扶机制、受伤害未成年人保护机制、流浪未成年人救助分流机制等六项机制;

 

落实八类政策 即由县关工委、民政局、团县委、妇联、教育局、人社局、残联、司法局等共同落实孤儿救助政策、留守儿童关爱帮扶政策、患重疾病儿童医疗政策、失(辍)学儿童助学政策、困境儿童低保政策、问题儿童帮扶教育政策、残疾儿童以及服刑人员子女帮扶政策;

 

深化五大行动 即深化接送流浪孩子回家、流浪孩子回校园、打拐、异乡关爱、结对子帮扶等五大行动,鼓励群众企业社团等社会各界采取“一对一”的帮扶。

经济热点
四川换季消费拉动春日经济[详细]
经济热点
李国华:发展柠檬标准化产业园 带领周边群众共同致富[详细]
县域发布
“快马”资中再“加鞭”[详细]
学会动态
学会党支部开展清明祭英烈活动[详细]
特色新镇
城镇化样本:民资投入4个多亿至今收益很少[详细]
友情链接:
学    会
学    术
资    讯
专    题
图片
视频
专委会
乡村文艺院
网站申明
版权所有:四川省县域经济学会
蜀ICP备10025149号-1
备案号:川新备15-000061
联系我们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督院街70号
电话:(028) 87323971,87323979,86605683
E-mail:Scxianyu@163.com
QQ:476320177
邮编:610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