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四川省县域经济学会          主管: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业务指导: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当代县域经济》杂志官方网站
用户名:
密码:
资讯
时政要闻
学会动态
经济热点
县域发布
城镇发展
以城带乡 以工促农 城乡一体

时间:2012-08-17  来源:四川县域经济网

——全省各地各部门推进总体战略综述(五)

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互动发展,离不开农业现代化的保障和支撑。

如何在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同步解决好“三农”问题,着力构建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一体,成为各地各部门结合实际推进总体战略的关键词。

以工促农 开创协调发展新局面

推进总体战略,要强化以工促农的发展理念,实现农业产业化与新型工业化协调发展。对此,我省有基础、有条件也有探索。

我省是工业大省,也是农业大省。省发展改革委表示,当前我省经济发展已总体上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地方财政已实现从“吃饭财政”到“发展财政”的历史性转变,这为以工促农、推进农业现代化,巩固我省作为全国重要农产品生产基地的地位,创造了十分重要的条件。

成都的探索走在了全国前列。作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成都深入实施“六个一体化”,致力于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大都市带大郊区,逐步实现从分散生产、低水平、低附加值、靠天吃饭的小农经济,到规模化、工厂化、市场化的现代农业的跨越。成都力争到2017年成为“西部第一、全国领先”的现代农业示范带动区,现代农业实现总产值530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较2008年翻一番还多。据北大国家发展研究院比较研究,成都是全国唯一在城乡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城乡收入差距得到遏制并呈缩小趋势的特大中心城市。

以工促农、以城带乡,促进农业产业化与新型工业化协调发展,促进现代农村与现代城市和谐共进。在我省,成都不是个案。

眉山市在打造 “眉山现代工业新城”的同时,提出要在“都市近郊型现代农业”发展上取得突破,突出抓好眉山岷江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天府仁寿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和四川省现代粮食产业(仁寿)示范园区3大都市近郊型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推进规模种植、连片发展,建设一批上10万亩的现代农业基地。

凉山州强调用抓工业的理念抓农业,着力实现农业产业化与新型工业化的协调发展。围绕“种世界最好烟叶”,凉山州与津巴布韦开展烟草生产技术合作,构建生产—仓储—复烤—卷烟相对完整的现代烟草产业链,基本建成年产烟300万担的全国重要战略性优质烟叶基地、全国第二大优质烟区。

省委农工委表示,各地要以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为抓手,实现农业产业化与新型工业化协调发展,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为实现我省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劲动力。

以城带乡 构建城乡一体化新格局

城乡一体,不是让农村变为城市,而是要把城镇和农村的发展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在城镇化进程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促进产业和新村互动相融,让农民享受现代生活,建设现代农村。

攀枝花市工业化率和城镇化率分别高达71.7%、61.7%,但该市一些农村仍然比较落后。针对这一问题,攀枝花市表示,下一步要大力推广成都“六个一体化”的经验,力争在城乡规划、城乡产业发展、城乡基础设施、城乡公共服务、城乡社会管理和城乡市场体制上有所突破。“在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如果不同步解决好 ‘三农’问题,城乡差距扩大的趋势就得不到遏制,甚至会陷入经济停滞、社会动荡的局面。”攀枝花市相关负责人表示。

欠发达地区如何推进“两化”互动、统筹城乡总体战略?甘孜州用“产村相融”作答。

该州坚持走“生态立州”、“产业强州”之路,即以生态价值为支撑点,谋划城镇化和工业化发展新布局,以优势资源为依托,做大做强优势产业。甘孜州提出,优先发展旅游,在有序发展生态能源业和优势矿产业的同时,大力发展高原特色现代农牧业,推动农牧区跨越发展,让更多农牧民成为农牧业工人,走出农牧村,走进城镇。

以适度集中居住和适度规模经营为方向,促进农村生产生活方式同步变革。近年来,我省先后积累了新农村示范片、新农村综合体建设和地震灾区灾后重建等诸多经验——

在宜宾,当地以江南和山区特色效益农业基地为依托,以“千村春风工程”为载体,加快推进农村的产业化发展。2011年,全市销售收入上亿元的农业龙头企业达45户、“千万元村”达610个。

在泸州,6个百亿园区带出5个万人新镇。在加速建设园区的同时,该市同步规划城镇,建一个园区,催生一座新城,带动一片发展。预计到2015年,该市将形成3个5万人以上的现代特色新镇。

我省提出,要根据平原、丘陵、山区等不同特点,因地制宜提高农村居民聚居度,优化村落和人口布局,争取用10—15年时间使农民居住的集中度达到70%左右。围绕这一目标,各地深入推进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促进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均衡配置、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着力构建起现代城市和现代农业和谐相融、协调发展的新型城乡形态,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聚指成拳”做好现代农业大文章

在坚持以工业强省为主导的同时,不能放松农业生产,必须坚持做好农业发展这篇大文章。

发展现代农业,关键是要有核心产业、具有竞争力的拳头产品。在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确保省内粮食总量平衡、基本自给的同时,我省必须大力发展特色效益农业,着力培育一批行业领先的农业产业化经营主体,大幅度提高农业附加值。

在宜宾,一壶早茶飘香这座文化名城,还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中流砥柱、助农增收的支柱产业。目前,该市茶园面积已逾70万亩,实现茶业总产值70亿元,宜宾早茶也成为“中国最具影响力早茶品牌”。

短短几年间,苍溪县将3个庭院经济发展为3个万亩核心示范园;名山茶叶从5万亩发展到近30万亩,茶叶成为名山“衣食万户”的大产业;在建设“全国泡菜中心”战略的引领下,眉山市东坡区实现了从小菜园走向大基地、小菜篮走向大市场、小生产走向大产业的三大转变……

1000亿元的蔬菜产业、500亿元的马铃薯产业、300亿元的水果产业、300亿元的油菜产业……目前,一个个以元、角为计算单位的小果蔬,迈向了“百亿元级”的大产业。

在“两化”互动、统筹城乡总体战略的引领下,全省整体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试点城市广安市有了更大的目标:围绕优质粮油、优质生猪、优质蔬菜、优质柑橘四大产业,编制《广安市整体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规划》,到2015年,力争建成75个万亩以上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万元大关。

“聚指成拳,方能做大产业。”省农业厅表示,在总体战略的引领下,我省将加快实施现代农业千亿示范工程,抓好万亩示范区建设,抓好休闲农业发展,实现三产协调发展,努力拓展农民增收渠道,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

经济热点
李国华:发展柠檬标准化产业园 带领周边群众共同致富[详细]
县域发布
“快马”资中再“加鞭”[详细]
学会动态
学会党支部开展清明祭英烈活动[详细]
特色新镇
城镇化样本:民资投入4个多亿至今收益很少[详细]
友情链接:
学    会
学    术
资    讯
专    题
图片
视频
专委会
乡村文艺院
网站申明
版权所有:四川省县域经济学会
蜀ICP备10025149号-1
备案号:川新备15-000061
联系我们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督院街70号
电话:(028) 87323971,87323979,86605683
E-mail:Scxianyu@163.com
QQ:476320177
邮编:610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