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四川省县域经济学会          主管: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业务指导: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当代县域经济》杂志官方网站
用户名:
密码:
资讯
时政要闻
学会动态
经济热点
县域发布
城镇发展
在科学发展的道路上跨越提升

时间:2012-08-13  来源:四川县域经济网

                      

八月的南充大地,草木滴翠,生机勃勃。

  正当南充深入贯彻落实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着力实施“两化”互动、统筹城乡发展战略的关键时刻,8月8日至9日,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刘奇葆深入南充产业园区、城市新区和新村,实地了解落实“两化”互动、统筹城乡总体战略,促进城乡共同繁荣的情况。调研中,刘奇葆就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统筹城乡发展等方面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为南充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指明了方向,注入了新的发展动力。

  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省委统战部部长陈光志,省委常委、省委农工委主任李昌平,省政府副省长刘捷,省委副秘书长张宁、陈永刚,省委政研室主任冯键,省发展和改革委主任唐利民,省经济和信息化委主任王海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厅长杨洪波随同调研。

  南充市委书记刘宏建,市委副书记、市长向东,市委副书记唐文金陪同调研。

  “生态环境建设先行,基础设施建设先行”

  在南充调研期间,刘奇葆冒着高温酷暑,到城市、下农村、进企业,调研我市深入实施“两化”互动、统筹城乡总体战略工作开展情况。一路走、一路看、一路问,对南充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效给予肯定。刘奇葆指出,近年来,南充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决策部署,深入实施项目推动战略,发展势头很好,希望继续保持下去。他强调,各级各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省第十次党代会和全省深入实施“两化”互动、统筹城乡发展战略工作会议的部署,着力稳定工业增长,稳定投资增势,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8日下午6时许,刘奇葆在遂宁调研结束后,风尘仆仆地来到南充市江东新城下中坝片区,但见嘉陵江畔错落有致的建筑拔地而起,正在建设之中的下中坝嘉陵江大桥宛若长虹卧波。刘宏建介绍,我们按照建设“山水田园”城市的要求,进一步强化规划引领的“龙头”作用,采取“以江为轴、北拓南延、跨江东进、拥江发展”理念规划建设城市新区。当了解到南充今年有望在川东北和成渝经济区北部率先建成百万人口特大城市时,刘奇葆希望南充坚持走新型城镇化道路,着力构建现代城镇体系,以规划的提档升级促进建设的品位提升。要牢固树立“生态打底”的理念,坚持生态环境建设先行、基础设施建设先行。要更加注重生态环境建设,更加注重嘉陵江两岸的景观塑造。

  万科集团入驻下中坝参与城市综合体建设,“金润华府”项目正有序推进。刘奇葆要求,要通过引进大企业、大集团参与城市建设,不仅要完善提升旧城,更要建设好新城。新城建设一开始就要把规划做好,科学规划对城市发展至关重要。要充分利用周边的自然山体和嘉陵江这个得天独厚的资源,做好山水田园城市这篇文章。

  当了解到通向南充化工园的18公里干道正式竣工通车,带动了4个乡镇的经济发展,几十万农民受益,城市向南拓展20平方公里等情况时,刘奇葆要求,一定要深刻领会和落实“产城一体”的要求,推进“两化”互动、产城融合。

  “南充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推进如何?”刘奇葆边问边看南充次级综合交通枢纽布局情况。“到明年底,县县实现通高速公路。南充机场已开通了5条航线。嘉陵江高等级航道、都京港码头建设、兰渝铁路南充段建设进展顺利。”市领导全面介绍了南充立体交通建设情况。刘奇葆希望南充要继续加快推进全省次级综合交通枢纽建设,为南充跨越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建好产业园区,打造产业集群”

  目前,南充“9+3”园区面积达到72平方公里,入园企业达到734户,工业集中度达到60%,形成了石油天然气化工、汽车汽配、丝纺服装、轻工食品四大板块产业。5年来,引进了38户上市公司。刘奇葆在详细了解南充工业园区建设及工业经济运行情况后指出,近年来,南充大力实施项目推动战略和产业园区建设,着力招大引强和传统产业的改造提升,工业经济发展态势良好。他强调,要以集中集群集约发展为方向建好产业园区,积极承接国内外重大产业转移,注重招大引强,加强配套引进,延伸产业链条,打造产业集群。

  9日上午,尽管气温偏高,可南充化学工业园内数十台施工机械马达轰鸣,装运土石方的车辆穿行于工地,一派忙碌的施工景象。到目前,南充化学工业园已签约项目14个,协议引资253亿元。总投资140多亿元的PTA和聚脂尼龙项目已入园建设,化工园后勤保障及容纳15万人的文峰片区城市综合体建设顺利推进。刘奇葆实地察看了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对园区坚持低碳、环保、绿色发展理念给予肯定。

  刘奇葆要求,要进一步优化南充化工园的规划,扎实抓好产业布局,相关配套设施要跟进,尤其是要抓好环境保护设施建设。不仅要抓好项目工作,更要抓好社会工作,向群众宣传重大产业项目建设对未来南充加快发展、造福百姓带来的好处。通过抓产业园区建设,给当地老百姓带来更多的实惠,让人民群众充分受益。

  来到潆华工业园,站在一制高点上,举目远眺,一座座标准厂房错落有致地排列,园区道路四通八达,绿树掩映。刘奇葆详细了解园区规模及招引企业的情况后要求,园区要进一步完善配套设施和公共服务,同步推进产业集中集聚发展和城市空间拓展。

  随后,刘奇葆实地调研了华塑建材,参观了型材加工生产线。“去年实现销售收入10亿元,二期投产后,年销售收入将达到17亿元。”刘奇葆听取情况介绍后,勉励企业负责人一定要面向市场调结构,发展新型环保建材,重视企业技术创新和新产品开发,增强核心竞争力。

  日上车轮集团南充钢圈生产基地,是一家生产重型卡车、轻型货车和小轿车等多种车型汽车钢圈的生产企业。走进宽敞明亮的生产车间,传输带上一个个钢圈下线,整齐地堆放在车间里。刘奇葆希望企业做大做强,加强与成渝两地汽车制造业的配套协作,努力建设西部最大的汽车钢圈生产基地,推动四川汽车汽配产业发展。

  “新村建设要充分体现田园风光、农村特色”

  白墙黛瓦的村居,庭院门前绿树掩映,成片有机蔬菜及果树生机勃勃,高坪区青居镇明光新村呈现出一幅生态民居的和谐画卷。

  “乡亲们好!”刘奇葆来到村民中间与大家一一握手。

  “我们万万没有想到住这么漂亮的房子哟,在家门前可以坐公交车进城,这个日子过起真巴适啊。”村民们围在刘奇葆身边,如数家珍:路通了、房子修好了、蔬菜产业基地建好了、吃水的问题解决了……

  在实施“两化”互动、统筹城乡发展工作中,南充已重点推进“一区八镇九个点”的试点工作,全面加强“三化五改五突破”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刘奇葆希望南充要充分借鉴“成都经验”,结合当地实际,因地制宜,扎实做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

  刘奇葆指出,农民集中居住点一定要统筹规划,应当搞成庭院式风格的居住点,还要把产业结合起来,公共服务配套设施要一步到位。要充分体现田园风光、农村特色。既能让村民们过上城市人的生活,又能保持农村的风格。

  随后,刘奇葆来到明光村三组姚红家,许多村民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竹编工艺技术。姚红正在编织“梅兰竹菊”图,刘奇葆细细观看,“这是一门手艺啊,编织旅游工艺品也是老百姓的收入来源,但要做出文化特色。”

  来到村民徐碧华家,刘奇葆走进主人的房间,但见屋内窗明几净,家电、高档家具等生活设施一应俱全。刘奇葆走进厨房,轻轻拧动水龙头,汩汩清泉喷涌而出。然后又拧动燃气灶点火开关,蓝色火苗呼呼地“舔”着锅底。

  “现在生活条件改善了,你们生活得很幸福,我们就放心了。”刘奇葆与徐碧华夫妇同坐一条凉板椅上,拉家常、谈变化、议发展。

  刘奇葆要求,新村建设一定要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抓好统筹规划,要把人居环境改善好,老百姓增收致富的产业发展好,公共服务配套设施要一并抓好,既能让老百姓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又能让他们充分享受到与城里人一样的公共服务。

  “深入实施总体战略,促进城乡共同发展”

  刘奇葆指出,实施“两化”互动、统筹城乡总体战略,核心是推进新型工业化。要深刻理解和把握新型工业化的科学内涵,坚持以工业强省为主导,

  (紧转2版)

八月的南充大地,草木滴翠,生机勃勃。

  正当南充深入贯彻落实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着力实施“两化”互动、统筹城乡发展战略的关键时刻,8月8日至9日,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刘奇葆深入南充产业园区、城市新区和新村,实地了解落实“两化”互动、统筹城乡总体战略,促进城乡共同繁荣的情况。调研中,刘奇葆就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统筹城乡发展等方面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为南充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指明了方向,注入了新的发展动力。

  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省委统战部部长陈光志,省委常委、省委农工委主任李昌平,省政府副省长刘捷,省委副秘书长张宁、陈永刚,省委政研室主任冯键,省发展和改革委主任唐利民,省经济和信息化委主任王海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厅长杨洪波随同调研。

  南充市委书记刘宏建,市委副书记、市长向东,市委副书记唐文金陪同调研。

  “生态环境建设先行,基础设施建设先行”

  在南充调研期间,刘奇葆冒着高温酷暑,到城市、下农村、进企业,调研我市深入实施“两化”互动、统筹城乡总体战略工作开展情况。一路走、一路看、一路问,对南充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效给予肯定。刘奇葆指出,近年来,南充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决策部署,深入实施项目推动战略,发展势头很好,希望继续保持下去。他强调,各级各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省第十次党代会和全省深入实施“两化”互动、统筹城乡发展战略工作会议的部署,着力稳定工业增长,稳定投资增势,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8日下午6时许,刘奇葆在遂宁调研结束后,风尘仆仆地来到南充市江东新城下中坝片区,但见嘉陵江畔错落有致的建筑拔地而起,正在建设之中的下中坝嘉陵江大桥宛若长虹卧波。刘宏建介绍,我们按照建设“山水田园”城市的要求,进一步强化规划引领的“龙头”作用,采取“以江为轴、北拓南延、跨江东进、拥江发展”理念规划建设城市新区。当了解到南充今年有望在川东北和成渝经济区北部率先建成百万人口特大城市时,刘奇葆希望南充坚持走新型城镇化道路,着力构建现代城镇体系,以规划的提档升级促进建设的品位提升。要牢固树立“生态打底”的理念,坚持生态环境建设先行、基础设施建设先行。要更加注重生态环境建设,更加注重嘉陵江两岸的景观塑造。

  万科集团入驻下中坝参与城市综合体建设,“金润华府”项目正有序推进。刘奇葆要求,要通过引进大企业、大集团参与城市建设,不仅要完善提升旧城,更要建设好新城。新城建设一开始就要把规划做好,科学规划对城市发展至关重要。要充分利用周边的自然山体和嘉陵江这个得天独厚的资源,做好山水田园城市这篇文章。

  当了解到通向南充化工园的18公里干道正式竣工通车,带动了4个乡镇的经济发展,几十万农民受益,城市向南拓展20平方公里等情况时,刘奇葆要求,一定要深刻领会和落实“产城一体”的要求,推进“两化”互动、产城融合。

  “南充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推进如何?”刘奇葆边问边看南充次级综合交通枢纽布局情况。“到明年底,县县实现通高速公路。南充机场已开通了5条航线。嘉陵江高等级航道、都京港码头建设、兰渝铁路南充段建设进展顺利。”市领导全面介绍了南充立体交通建设情况。刘奇葆希望南充要继续加快推进全省次级综合交通枢纽建设,为南充跨越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建好产业园区,打造产业集群”

  目前,南充“9+3”园区面积达到72平方公里,入园企业达到734户,工业集中度达到60%,形成了石油天然气化工、汽车汽配、丝纺服装、轻工食品四大板块产业。5年来,引进了38户上市公司。刘奇葆在详细了解南充工业园区建设及工业经济运行情况后指出,近年来,南充大力实施项目推动战略和产业园区建设,着力招大引强和传统产业的改造提升,工业经济发展态势良好。他强调,要以集中集群集约发展为方向建好产业园区,积极承接国内外重大产业转移,注重招大引强,加强配套引进,延伸产业链条,打造产业集群。

  9日上午,尽管气温偏高,可南充化学工业园内数十台施工机械马达轰鸣,装运土石方的车辆穿行于工地,一派忙碌的施工景象。到目前,南充化学工业园已签约项目14个,协议引资253亿元。总投资140多亿元的PTA和聚脂尼龙项目已入园建设,化工园后勤保障及容纳15万人的文峰片区城市综合体建设顺利推进。刘奇葆实地察看了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对园区坚持低碳、环保、绿色发展理念给予肯定。

  刘奇葆要求,要进一步优化南充化工园的规划,扎实抓好产业布局,相关配套设施要跟进,尤其是要抓好环境保护设施建设。不仅要抓好项目工作,更要抓好社会工作,向群众宣传重大产业项目建设对未来南充加快发展、造福百姓带来的好处。通过抓产业园区建设,给当地老百姓带来更多的实惠,让人民群众充分受益。

  来到潆华工业园,站在一制高点上,举目远眺,一座座标准厂房错落有致地排列,园区道路四通八达,绿树掩映。刘奇葆详细了解园区规模及招引企业的情况后要求,园区要进一步完善配套设施和公共服务,同步推进产业集中集聚发展和城市空间拓展。

  随后,刘奇葆实地调研了华塑建材,参观了型材加工生产线。“去年实现销售收入10亿元,二期投产后,年销售收入将达到17亿元。”刘奇葆听取情况介绍后,勉励企业负责人一定要面向市场调结构,发展新型环保建材,重视企业技术创新和新产品开发,增强核心竞争力。

  日上车轮集团南充钢圈生产基地,是一家生产重型卡车、轻型货车和小轿车等多种车型汽车钢圈的生产企业。走进宽敞明亮的生产车间,传输带上一个个钢圈下线,整齐地堆放在车间里。刘奇葆希望企业做大做强,加强与成渝两地汽车制造业的配套协作,努力建设西部最大的汽车钢圈生产基地,推动四川汽车汽配产业发展。

  “新村建设要充分体现田园风光、农村特色”

  白墙黛瓦的村居,庭院门前绿树掩映,成片有机蔬菜及果树生机勃勃,高坪区青居镇明光新村呈现出一幅生态民居的和谐画卷。

  “乡亲们好!”刘奇葆来到村民中间与大家一一握手。

  “我们万万没有想到住这么漂亮的房子哟,在家门前可以坐公交车进城,这个日子过起真巴适啊。”村民们围在刘奇葆身边,如数家珍:路通了、房子修好了、蔬菜产业基地建好了、吃水的问题解决了……

  在实施“两化”互动、统筹城乡发展工作中,南充已重点推进“一区八镇九个点”的试点工作,全面加强“三化五改五突破”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刘奇葆希望南充要充分借鉴“成都经验”,结合当地实际,因地制宜,扎实做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

  刘奇葆指出,农民集中居住点一定要统筹规划,应当搞成庭院式风格的居住点,还要把产业结合起来,公共服务配套设施要一步到位。要充分体现田园风光、农村特色。既能让村民们过上城市人的生活,又能保持农村的风格。

  随后,刘奇葆来到明光村三组姚红家,许多村民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竹编工艺技术。姚红正在编织“梅兰竹菊”图,刘奇葆细细观看,“这是一门手艺啊,编织旅游工艺品也是老百姓的收入来源,但要做出文化特色。”

  来到村民徐碧华家,刘奇葆走进主人的房间,但见屋内窗明几净,家电、高档家具等生活设施一应俱全。刘奇葆走进厨房,轻轻拧动水龙头,汩汩清泉喷涌而出。然后又拧动燃气灶点火开关,蓝色火苗呼呼地“舔”着锅底。

  “现在生活条件改善了,你们生活得很幸福,我们就放心了。”刘奇葆与徐碧华夫妇同坐一条凉板椅上,拉家常、谈变化、议发展。

  刘奇葆要求,新村建设一定要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抓好统筹规划,要把人居环境改善好,老百姓增收致富的产业发展好,公共服务配套设施要一并抓好,既能让老百姓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又能让他们充分享受到与城里人一样的公共服务。

  “深入实施总体战略,促进城乡共同发展”

  刘奇葆指出,实施“两化”互动、统筹城乡总体战略,核心是推进新型工业化。要深刻理解和把握新型工业化的科学内涵,坚持以工业强省为主导,加快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努力推进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着力把工业做大、把产业做强。要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帮助做大做强。要推进产业与科技的深度融合,重点支持企业办科研院所和研发中心,发挥企业的技术创新主体作用,推动一批重点成果转化落地并实现产业化。

  刘奇葆指出,推进新型城镇化,是实施“两化”互动、统筹城乡总体战略的重要依托。要准确把握和落实“产城一体”的要求,科学制定城市建设规划,推进城市与产业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城市规划建设要引导群众参与,听取群众意见,接受群众监督,建立起听取民意、尊重民意的有效机制。要高水平规划和建设城市新区,统筹考虑产业发展、人口集聚的需要,配套完善生产功能、消费功能、就业功能和服务功能,将城市新区打造成产城一体、“两化”互动的示范区。要注重塑造城市的风貌,将风貌打造的要求落实到城市规划之中,落实到单体建筑设计之中,努力建设有地域特色和文化底蕴的城市。要将保护生态放在重要位置,树立“生态打底”的理念,将生态保护和建设融入城市总体规划,制定专项规划,并与基础设施一起优先建设。  

  刘奇葆指出,新村建设是实施“两化”互动、统筹城乡总体战略的重要途径,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进农村现代化的重要载体。这是一项开创性的工作,不能降格以求,一开始就要坚持高标准,推动农村实现全面小康,帮助农民享受现代生活。新村建设要与自然山水融为一体,进行庭院设计,体现田园风光、农村特色,保留前庭后院、鸡犬之声相闻的农家生活情趣。新村建设不仅是重大的民生工程,也是重大的发展工程。要充分发挥新村建设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带动和促进作用,产村相融、互动发展,帮助农民增收致富;配套建设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大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规划建设教育、卫生、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让农民群众享受到高质量的公共服务;大力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打造农村新型社区,创新农村社会管理,全面推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在南充调研期间,刘奇葆还瞻仰了张澜纪念馆。

  市领导郑和平、冯斌、胡光明、刘彬、谢华国、袁刚、廖伦志、邹平陪同调研。

经济热点
李国华:发展柠檬标准化产业园 带领周边群众共同致富[详细]
县域发布
“快马”资中再“加鞭”[详细]
学会动态
学会党支部开展清明祭英烈活动[详细]
特色新镇
城镇化样本:民资投入4个多亿至今收益很少[详细]
友情链接:
学    会
学    术
资    讯
专    题
图片
视频
专委会
乡村文艺院
网站申明
版权所有:四川省县域经济学会
蜀ICP备10025149号-1
备案号:川新备15-000061
联系我们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督院街70号
电话:(028) 87323971,87323979,86605683
E-mail:Scxianyu@163.com
QQ:476320177
邮编:610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