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社区居民包饺子
在邻水县城南部,有一片被文明之光温柔照耀的地方——三合社区。自2008年6月成立以来,这片1.8平方公里的土地上,9000余名居民共同编织着一幅和谐、美好的社区生活画卷。日前,记者走进三合社区,见证了这里的文明建设成果,感受到了社区治理的温度与活力。
清洁家园 共筑美好环境
清晨的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干净整洁的街道上。志愿者们身着统一的红色马甲,手拿夹子、扫帚、铁锹等工具,忙碌在社区的各个角落。这是三合社区开展的一次“清洁家园”志愿服务活动,旨在营造健康卫生、文明优美的人居环境。
“大家加油干,把这些牛皮癣都清理掉,让社区更整洁!”社区党委书记吴胜良手持扫帚,一边清扫垃圾,一边鼓励志愿者们。他的话语简短有力,激发了大家的干劲。志愿者肖敏是一名社区医生,参加志愿活动已经有差不多5年时间了,他告诉记者:“每次参加这样的活动,我都觉得很有意义。通过自己的努力,能让社区变得更美好,我很高兴。”
在志愿者们的带动下,楼院、小区内的牛皮癣被一一清除,死角卫生得到了彻底整治。居民们也纷纷走出家门,加入到清洁家园的行列中来。一位姓何的阿姨边清扫自家门前的垃圾边说:“社区搞这样的活动很好,我们住在这里也舒心多了。大家都应该自觉维护环境卫生,共同创造美好生活。”
“清洁家园”志愿服务活动
文化滋养 构建和谐家园
除了清洁家园活动,三合社区还注重提升居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在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内,一场和谐家庭健康讲座正在进行。讲台上,社区书记吴胜良化身心理咨询师,用生动的案例和朴实的语言,为居民们讲解如何构建和谐家庭、保持身心健康。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和谐家庭是和谐社会的基础。”吴胜良的话语引起了在座居民的共鸣。一位姓周的大哥听完讲座后深有感触地说:“我以前总觉得孩子不听我的话,现在才知道,是我自己沟通方式不对。这次讲座让我学到了很多,回去后我要好好跟孩子们沟通。”
关爱独居老人、高龄老人和留守儿童,是三合社区文明建设的又一亮点。寒冬时节,社区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们带着慰问品和满腔热情,走进这些特殊群体的家中,送去温暖与关怀。志愿者林敬俸为独居老人王大爷披上厚厚的棉衣,关切地询问他的身体状况,王大爷眼中闪烁着感激的光芒:“谢谢你们总是来看我,有你们在,我觉得很温暖。”
此外,社区还积极搭建平台,鼓励居民之间互帮互助,形成了“远亲不如近邻”的良好风尚。传统节日更是成为了社区开展文明建设活动的重要契机,春节期间送温暖、端午节包粽子比赛、中秋节赏月晚会……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居民的文化生活,更增强了社区的凝聚力和归属感。
“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我们的文化生活,还让我们感受到了社区的温暖和凝聚力。”居民肖大爷感慨地说。在他看来,三合社区就像一个大家庭一样,大家在这里相互关心、相互帮助,共同度过了许多难忘的时光。
关爱留守儿童
党建引领 共绘文明新篇
在三合社区,文明建设并非一时一地之举,而是融入了社区的每一个角落,体现在每一个细节之中。社区注重打造公共服务体系,为居民提供了便捷、高效的服务。同时,社区还积极推动居民议事、文化先行等原则,倡导和培育属地居民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在社区的推动下,居民们自发成立了各种兴趣小组和志愿者队伍,积极参与社区治理和服务。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治理社区匠心、服务社区用心、居民服务热心”的理念,共同推动着社区向更加美好的方向发展。
“我们社区能够取得今天的成绩,离不开每一位居民的支持和参与。”吴胜良感慨地说。在他看来,文明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大家共同努力、持续推动。未来,三合社区将继续秉承“坚持党建引领、创新社区治理、提升服务能力、推动居民议事、坚持文化先行”的原则,不断推动文明建设向更高水平迈进。
站在高处俯瞰三合社区,记者看到的是一幅和谐、美好的画卷。这里的人们用自己的双手和智慧创造着幸福的生活,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文明的力量。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三合社区将继续绽放文明之花,成为邻水县城南部一颗璀璨的明珠。
(文/图 邻水融媒 吴乾超 编辑/车文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