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四川省县域经济学会          主管: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业务指导: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当代县域经济》杂志官方网站
用户名:
密码:
资讯
时政要闻
学会动态
经济热点
县域发布
城镇发展
admin

时间:2012-05-23  来源:四川县域经济网

 我省新生代农民工已经成为务工主力军

□本报记者 刘鑫

  目前,我省新生代农民工已经成为务工主力军,占到了农民工总体的55.7%;农民工就业正由以制造业和建筑业为主,逐步转向第三产业,新生代农民工在第三产业就业的占到了57%,其中又衍生出家政、家教、社区照料服务、病患陪护服务等四大家庭服务新业态。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省有5000多个从事家庭服务业的企业,有来自省内外的从业人员230万人左右,虽然从业人员多,服务机构庞大,但政策措施却没有跟上发展的需要,从业标准、行业管理等都需要进一步规范。

  ■现状

  缺专业技能 硬着头皮上

  “我是2008年从四川大学汉语言文学系毕业的,想过留在成都,但是竞争压力太大,在成都呆了一年,就回家了。”5月15日,今年26岁、来自达州市宣汉县厂溪乡的史琳玲告诉记者,“现在我在县里的一家教育培训机构上班,教小学生当‘小记者’,工资有近2000元。”

  面对“同行”,记者随机询问了几项与记者工作相关的基本问题,比如:消息的写作格式,采访要注意什么等等。面对这些问题,史琳玲无奈地摇头,她说道:“我们都是教学生如何提高写作,并没有涉及到记者专业的层面。”记者紧接着追问,是否有教师资格证,上岗前是否参加过专业技能培训,对此,史琳玲表示,没有相关证件,上岗前也只是跟着先前有经验的老师边干边学,“为了不回乡,我只能硬着头皮上”。

  今年31岁的宣汉县东乡镇永安村四组村民刘琼也表示,自己为了能留在城里,虽然没有参加过任何家政人员上岗培训,但还是选择在一家家庭服务机构上班,“就是手脚麻利、干净,现在给人家屋头打扫卫生,抱抱孩子,一个月有2000多元,但是业主对我们还是不大信任。”刘琼说。

  宣汉县人民医院外伤科护士长王燕则告诉记者:“我们现在非常需要年轻人来做病患陪护,他们脑子快,手脚麻利,不仅可以成为医院和患者间沟通的桥梁,还能更加细致地照顾病人,不过他们往往缺乏专业技能、专业知识,所以我们又不敢用他们。”

  此外,记者通过几日的走访调查发现,针对家庭服务业的相关专业技能培训,在宣汉当地还没有铺展开来。

  ■分析

  家庭服务业 整体水平低

  家庭服务业,是指为居民家庭生活提供服务,包括家政服务、学生教育、病患陪护、老人照料等服务项目。长期以来,家庭服务业受到社会偏见,从业者社会地位低,遭受社会歧视,家庭服务业处于低水平发展、缺乏行业自律、缺乏服务质量规范的混乱局面;而这与日益剧增的市场需求,与经济社会发展对现代服务业的期盼,很不相适应。

  “目前我省引进了一大批优质企业,他们给农民工开出的待遇也很丰厚,但对技能的要求很高,新生代农民工虽有一定技术,但与老一代相比,他们喜好安逸不适应加班体制,从业流动性太大。”省农劳办副主任曹庆分析,“通过发展家庭服务业,能够充分挖掘第三产业的就业潜力,也是引导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的一条新路径。”

  为此,我省去年起草并下发了《四川省“十二五”家庭服务业发展规划》,以及《关于发展家庭服务业的实施意见》。明确指出大力发展家庭服务业,对于改善民生、扩大内需、增加就业、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把发展家庭服务业与落实各项就业扶持政策紧密结合起来,鼓励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困难人员和高校毕业生到家庭服务业领域就业、创业。争取在“十二五”期间,全省家庭服务业从业人员数量实现年均增加10万人以上,为实现稳定就业打下坚实基础。

  ■出路

  家庭服务业 就业主业态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家庭服务业将成为我省劳务工作的重点。四川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农民工工作处副处长李健介绍,目前我省已经开展了 “千户百强家庭服务企业创建活动”,使农民工实现了既就业又顾家的愿望。

  对于新生代农民工而言,城市对于他们有着很大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但他们融入城市的阻力仍然很大,这需要有关部门从政策层面创造条件加以引导,使他们理性对待就业,实现城市生活。“接下来,我们将从规范市场秩序、提高从业人员职业技能,维护从业人员合法权益等方面入手,推动我省家庭服务业快速健康发展,引导新生代农民工通过不断提升、自我发展,有序地融入城市生活。”李健说。

  据他介绍,我省有关部门目前已经在着手组织家庭服务业行业协会、家庭服务机构等有关单位,编制完成我省家庭服务业服务质量标准。同时,依法规范家庭服务机构从业行为,开展市场清理整顿,加强市场日常监管,严肃查处违法经营行为,坚决取缔非法职业中介,维护家庭服务消费者合法权益。李健说:“我们还将开展家庭服务从业人员职业道德教育、家庭服务机构诚信经营教育和家庭守信教育,形成供需各方相互信赖、安全可靠的市场环境。”

  此外,省农劳办副主任曹庆表示,今后,各级各类政府性培训工程将把家庭服务业从业人员作为职业技能培训工作的重点,落实相关培训扶持政策和资金。同时,鼓励从业人员参加职业技能鉴定或专项能力考核。对通过初次职业技能鉴定并取得职业资格或专项职业能力证书的,按规定给予一次性职业技能鉴定补贴,构建家庭服务从业人员从初、中、高级工到技师、高级技师的发展通道。

  “未来十年,家庭服务业将成为吸纳农民工新增就业的主要业态之一,也是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生活的捷径之一。我们还将有针对性地提高农民工公共服务水平,特别是加强街道、乡镇、社区就业服务平台建设,为家庭服务业从业人员免费提供政策咨询、就业信息、职业指导和职业介绍服务,为家庭服务机构招聘人员和家庭雇用家政服务员提供推荐服务等等。”曹庆说。

经济热点
李国华:发展柠檬标准化产业园 带领周边群众共同致富[详细]
县域发布
“快马”资中再“加鞭”[详细]
学会动态
学会党支部开展清明祭英烈活动[详细]
特色新镇
城镇化样本:民资投入4个多亿至今收益很少[详细]
友情链接:
学    会
学    术
资    讯
专    题
图片
视频
专委会
乡村文艺院
网站申明
版权所有:四川省县域经济学会
蜀ICP备10025149号-1
备案号:川新备15-000061
联系我们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督院街70号
电话:(028) 87323971,87323979,86605683
E-mail:Scxianyu@163.com
QQ:476320177
邮编:610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