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农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该市财政将安排26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工作,将大力推广秸秆机械化粉碎还田技术、秸秆固体成型燃料等新技术应用,市财政将提高购置秸秆粉碎还田机械的补贴至60%。新都区将安排123万元资金开展秸秆综合利用试点,鼓励农民实施机械粉碎还田、生产新型生物菌肥等,在达到一定规模的基础上,给予20元/亩的补贴;开展1.7万亩秸秆打捆收集转运试点,给予25万元机具补贴、38万元作业及人工补贴、30万元专项工作经费。“在今年试点基础上,成都将重点推进秸秆利用向‘五化’发展,即肥料化、机械化、饲料化、燃料化、原料化,为解决运输成本较高的瓶颈,还将在全市建立专业的服务队,从事秸秆回收。”
成都市现有耕地600万亩,每年秸秆量约为300多万吨,秸秆处理及综合利用已由过去仅用作农村生活能源和牲畜饲料,拓展到生态还田、生物质燃料、生物利用、新型材料等领域,其中田边地角就近堆沤还田技术已在全市得到大面积推广,作食用菌基料利用技术在大邑、金堂等地得到广泛应用。
禁烧方面,今年,成都市政府与区市县政府、区市县政府与乡镇政府、乡镇政府与村组、村组与每家农户,将层层签订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工作目标责任书,严防并从重处理“第一把火”,重点监控新都区、青白江区和彭州市等上风方向,双流县、新津县等航空通道区域。目前,成都市环保局已赴德阳市及什邡、广汉等交界市协调区域大气联防工作,加大两市交界地区的秸秆禁烧执法力度。(记者 刘莉 陈碧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