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四川省县域经济学会          主管: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业务指导: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当代县域经济》杂志官方网站
用户名:
密码:
资讯
时政要闻
学会动态
经济热点
县域发布
城镇发展
生态提升 为生活多添一抹“绿”(图)

时间:2013-09-03  来源:四川县域经济网

今年成都新开放的白鹭湾湿地公园。

  原标题:生态提升 为生活多添一抹“绿”

  今年夏天,成都人周末休闲去处“名单”上多了几个名字——位于锦江区的三圣湿地(白鹭湾一期)、绕城附近的锦城湖……这是成都启动环城生态区,建设“六湖八区”的重要内容,被纳入今年民生工程,如今已见到成效。

  未来,总面积达28平方公里的“六湖八区”建成后,成都中心城区的水面比例将从1.8%提高到6%;而环城生态区规划的105平方公里生态绿地,将使成都中心城区的公共绿地比例从6.8%提高到27.2%。

  水——

  环城生态区进入实质建设阶段

  今年2月的成都两会上,成都市人大代表提交的1号议案与“湿地保护”有关——王学俊等10名人大代表在提交的《关于尽快制定成都市湿地保护条例的议案》中写道,成都湿地正面临面积萎缩、结构破坏、水体污染、生物多样性丧失等诸多方面的威胁。据成都相关调查表明,成都全市湿地面积仅占市域国土面积的1.7%。

  立法保护建设之外,成都有着更直接的举动——扩展湿地面积。

  去年底,四川省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四次会议审议了《成都市环城生态区保护条例》,今年初又公布了《成都市环城生态区总体规划》,成都将在187.15平方公里的环城生态区,用5年时间建成6个湖泊、8片水生作物区。6个大型湖泊包括安靖湖、北湖、锦城湖、江安湖、金沙湖和青龙湖;8片集中湿地包括安靖湿地、北湖湿地、龙潭湿地、青龙湿地、三圣湿地、锦城湿地等。

  具有生态保护功能,以及市民休闲功能、文化景观功能、城市应急避难功能的环城生态区成为今年成都的重要民生工程,加快了建设步伐。

  按照规划,环城生态区距离中心城区不到15公里,未来,成都人可以驾车沿绕城高速路观赏人工湖和湿地美景,还可体验一把“泛舟湖上”。这个“规划”已慢慢从图纸变成了现实。今年5月,成都市民发现,驾车从绕城高速下来,就可直接进出已全面开放的锦城湖;同一区域内,锦江滨河公园高新段也建成并对外开放;另一个方位上,占地约3.3平方公里,水域面积达1平方公里的白鹭湾湿地一期,也在短短5个月内完美呈现在众人眼前。

  此外,金沙湖、北湖、青龙湖、江安湖建设前期工作也正在抓紧进行中,其中金沙湖、北湖、江安湖规划设计方案已通过成都市规委会专委会审查。

  气——

  公布PM2.5监测平台成长效机制

  地处盆地底部的成都,每年面临大量静风期,空气颗粒物不易被吹走,这种状况在全国大城市中绝无仅有。基于此,在治理大气环境上,成都的压力不小。

  为有效掌握大气质量环境,按照环保部要求,成都市环保局对中心城区环境空气国控子站进行了改造升级,从今年1月1日起,成都市正式实施新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新增了细颗粒物(PM2.5)、一氧化碳和臭氧等三项检测指标。监测数据通过成都市环保局门户网站、成都市监测中心网站等多种渠道向市民公布。

  监测背后,各种治理手段齐上阵。

  扬尘治理一直是成都的重点工作之一。去年底,成都推出严厉举措,要求全市运渣车必须“全封闭”上路。今年3月15日起,整改后的运渣车开始接受查验,符合密闭标准的车辆才能免费换发车辆行驶证。逾期未换发车辆行驶证的车辆,成都交管部门不予核发建筑垃圾运输通行证。这一措施,大大改善了运渣车抛洒建渣带来的扬尘问题。

  在导致大气污染的各种因素中,来自黄标车的尾气排放是最致命的“杀手”之一。为有效改善空气质量,成都市环保局将加速淘汰黄标车、严格黄标车限行执法,作为今年大气环境综合整治的切入点。首先淘汰市级党政机关事业单位黄标车;陆续启用1100余套高清电子眼,对违反限行规定的黄标车实施抓拍,并进行处罚。

  去年,成都通过全面禁止建设工地现场搅拌(以下简称“禁现”)等方式,实现减少水泥粉尘排放55.9万吨。今年,“禁现”范围将逐渐扩大,重点镇乡、小城镇建设示范点、新农村聚居点也将加入“禁现”行动,以减少PM2.5污染源。

  林——

  为城市披上一件绿色“外套”

  5月建成通车的二环路是成都交通网络中的重要一环,而二环路的绿化也是成都市绿化工程中不可缺少的内容。

  目前二环路绿化改造工程已全面完成,共栽植香樟、三叶木、黄葛树、朴树等大规格乔木及花乔5390株,建植草坪50余万平方米,重要路口摆放各类花箱200个,在无法绿化栽植地段设置树箱100个,安装喷灌设备27500米。

  在全长约28公里的二环路上,成都设计了20多个绿化景观节点,包括新建6个游园、改建5个广场、保留2个广场以及4个立交节点等,目前已全部改造完成,成为成都市民茶余饭后的休闲选择之一。

  为了进一步打造宜人成都,为老百姓创建良好的居住环境,成都今年首次将园林式居住小区列入民生工程,年末将完成20个园林式居住小区的创建,让市民的生活更加绿色、健康。

  温江的鹭湖宫就是这20个园林式小区之一。小区内,三步一处花草造景、小水池假山相互衬映、爬山虎悄然爬上墙头,绿意蔓延在小区的每个角落,让生活在小区里的居民幸福指数更上一层楼。

  目标任务

  1.启动环城生态区建设。全面启动 “六湖八湿地”湖泊水系建设,开工建设金沙湖、北湖、青龙湖、江安湖,建成锦城湖、锦江滨河公园高新段和锦江区三圣湿地(白鹭湾一期)。

  2.加强林业生态产业建设。实施国有林管护171.67万亩,巩固退耕还林成果46.09万亩,补偿集体公益林103.14万亩。新建珍稀林木、笋用竹及其它特色经济林3万亩。

  3.改善耕地质量。完成土地整理12.34万亩,新增耕地0.99万亩。建成高标准基本农田33.87万亩。建成高标准农(粮)田16万亩。开展土壤重金属污染普查及监测,检测土壤样品2000个以上。实施重金属污染治理试点。

  4.实施大气、水环境综合治理。定期公布PM2.5监测数据,实施大气污染预测预警。完成726座加油站、10座储油库油气回收治理。完成226个下河排水口污水治理。建设农村集中供水工程46处,铺设供水干支管1000公里,新增日供水能力3万吨,解决40万人饮水安全问题。

  5.提升城乡环境。完成二环路沿线风貌打造和噪声控制设施建设,三环路沿线两侧50米范围内重要节点风貌改造,基本形成绕城高速两侧200米生态林带。新增城市绿化100万平方米,改造提升30个游园绿化景观,建成市级园林式居住小区20个。开工建设8个乡镇小型垃圾处理设施。解决8个镇53个村项目示范区生活垃圾、生活污水等农村环境污染问题。

经济热点
四川换季消费拉动春日经济[详细]
经济热点
李国华:发展柠檬标准化产业园 带领周边群众共同致富[详细]
县域发布
“快马”资中再“加鞭”[详细]
学会动态
学会党支部开展清明祭英烈活动[详细]
特色新镇
城镇化样本:民资投入4个多亿至今收益很少[详细]
友情链接:
学    会
学    术
资    讯
专    题
图片
视频
专委会
乡村文艺院
网站申明
版权所有:四川省县域经济学会
蜀ICP备10025149号-1
备案号:川新备15-000061
联系我们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督院街70号
电话:(028) 87323971,87323979,86605683
E-mail:Scxianyu@163.com
QQ:476320177
邮编:610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