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四川省县域经济学会          主管: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业务指导: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当代县域经济》杂志官方网站
用户名:
密码:
资讯
时政要闻
学会动态
经济热点
县域发布
城镇发展
广安市广安区:强引擎筑根基 奏响高质量发展强音

时间:2024-12-25 15:42:34  来源:四川日报

四川爱众(广安)新能源智慧产业园。

四川涵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生产车间。

在广安市广安区北辰街道,经过老旧小区改造后的湖滨路社区电力小区焕然一新。

一组数据,揭开广安市广安区今年以来的“成绩单”:2024年1至11月,广安区完成工业总产值22.7亿元,同比增长16.5%;工业税收首次突破亿元大关,增速20%以上;引进亿元以上产业项目14个,协议资金94.7亿元,完成率116.67%……

亮眼成绩的背后,是广安区真抓实干的决心和毅力。今年以来,广安区紧紧围绕中心工作,以同城发展、主城引领、城乡共兴、产业提能“四大行动”为引擎,驱动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将重点项目建设作为城乡融合发展的基石,着力夯基垒台;优化“两个环境”,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澎湃动力;多维度发力,为广安区迈向现代化、融合化、可持续发展筑牢根基,全方位推动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兴产业 深入实施“四大行动”,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12月23日,位于广安区临港经开区的四川涵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涵淳公司”)厂房内,两名工人操作机械,将一捆捆钢丝绳运上货车,150吨货物随后被发往重庆。

“自10月试生产以来,一直忙着赶订单,现在订单已经排在春节后了。”该公司总经理洪金利说。

据悉,涵淳公司的高端钢丝绳生产项目占地约101亩,主要研发并生产高质量网线绳和高性能电力用镀锌钢丝、钢绞线等高端产品,产品覆盖电力、汽车、工程建设等领域,销往川渝地区。

“全部达产后,公司将年产3万吨钢丝和钢丝绳,产值预计3亿元。”洪金利说,公司还为后续扩产预留了两个厂房,届时年产量将达5万吨。

与此同时,广安区的“一品天下·广安里”“千年渠江恋·广安不夜城”等文旅产业项目加快推进,一大批文旅项目将在春节期间开街、开放。立足历史文化,打造特色商圈,促进文商旅融合发展,广安推动“亮山亮水亮文化”由理念变为现实。

产业是经济发展的关键所在,是一个城市发展的支撑和脊梁。广安区扛起主城担当,认真贯彻落实广安市委提出的同城融圈、优镇兴乡、品质主导、产业支撑“四大战略”,实施同城发展、主城引领、城乡共兴、产业提能“四大行动”,以“强筋骨”之势,构建起“1+3+N”现代工业产业体系,努力走出一条高质量发展之路。

今年以来,该区累计招引5个水电气关联制造项目,初步形成水电气全产业链和供应链,引进总投资1.4亿元的成套电气装备制造产业园项目,与广安区“水电气”主导产业高度契合,将形成引领产业发展的链主企业,吸引上下游配套企业汇聚,形成产业集群,大幅提升产业竞争力,投资4亿元的传感器自动化项目、投资5000万元的安可信智慧仪表项目等成功落户,产业发展成效不断翻新。

促融合 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勾勒城乡融合发展新蓝图

学习运用浙江“千万工程”经验,广安区加快建设“广安美居”,不断完善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努力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让乡村成为令人向往的“诗和远方”。

12月20日,在广安区大龙镇,一条崭新的道路贯穿场镇,连接广恒路、小平大道两条主干道,在道路一侧,10余名工人为刚建好的农贸市场铺上透水铺装,场镇上的生态停车场、全民健身中心、路灯也在同步施工。

“场镇贯穿公路长约400米,与农贸市场一道,将在元旦前投用,可有效缓解场镇拥堵,其他改造工程也在加快建设中。”大龙镇便民服务中心主任李国华介绍,场镇改造力争在明年春节前完成。

以产城景融合发展示范带建设为契机,大龙镇利用相关项目资金2340万元,实施特色场镇建设、开展特色商业街区改造、污水管网改造升级、河道整治、产业提升5个大项21个小项目,规划建设文体广场、停车场、公厕等公共场所,实施场镇绿化、亮化,让场镇增“颜”提“质”。

大龙镇的变化,是广安区城乡融合发展的一个缩影。2023年以来,广安区提质改造大安镇、彭家乡、大龙镇、悦来镇4个乡镇的场镇,实现服务功能整体性提升。加快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新(改)建农村公路、美丽乡村旅游路400余公里,整村实施电网提质改造工程25个,提质供水管网60余公里……一个个特色鲜明、美丽宜居、富有活力的现代化场镇相继露面。

乡村华丽变身,城市有机更新。今年,广安区持续开展老旧小区配套基础设施(城市燃气管道等老化更新)改造项目,对新南门7片区、渠江北路片区共计60余个老旧小区进行改造,进一步改善人居环境、提高城市品位、完善公共设施、改善城市投资环境、提高城市综合承载力。

通过深入实施“城乡共兴”行动,广安区加快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强化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向乡村延伸、公共服务向乡村覆盖,以产业为纽带促进城乡资源要素双向流动,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不断增强城乡经济联系、畅通城乡经济循环,勾勒出一幅城乡融合发展的壮丽图景。

优环境 持续优化“两个环境”,助力经济社会发展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广安区不断创新举措,在优化“两个环境”上下“硬”功夫,做“实”文章。

营商环境好不好,企业最有发言权。“我们计划10月试生产,当地政府了解情况后,很快帮我们解决了水电气问题。”洪金利说,涵淳公司建设初期,因电力安装滞后而导致项目延迟,广安区临港经开区管委会了解情况后,迅速跟进解决,在一周内实现通电,保障项目顺利投产。

值得一提的是,在相关部门的帮助下,涵淳公司成功申请到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100万元的技术改造升级补贴资金,不仅解决了技术难题,更增强了生产信心。

今年10月,广安区还探索“企业开办一次不跑”,对企业开办涉及的设立登记、印章刻制、税务登记等审批事项办理流程进行优化,推进相关业务线上线下融合办理,结合帮办代办、预约延时、免费寄递、免费印章等服务,实现企业开办线下“只跑一次”、线上“一次不跑”。自推行“企业开办一次不跑”以来,共办理相关业务11件。

企业要引得来,更要留得住。广安区围绕南浔·广安东西部协作产业园等产业平台,加快完善生活配套服务功能,着力提升职工生活品质。投用共享食堂1个,完成爱众产业园“一户一表”改造,园区16路公交实现“定点、定线、定时”企业职工通勤服务,不断完善园区配套服务功能,让企业安心在广安投资兴业、干事创业。

深耕服务,建立双重服务机制。实施“1+ 1+1”和“N+1”服务模式,确保企业均有专属服务团队,为企业提供全程“保姆式”跟踪服务,精准制定推送涉企政策;举办“政企交流会”“银企对接会”及大型招聘会等活动;助推弘博士、华凯电气、吉耘机械等多家企业融资超3500万元,有效缓解资金难题……广安区不断增强企业发展内生动力,全面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截至目前,广安区已累计帮助企业协调解决各项手续办理事宜50余次。此外,该区推出“园区企业职工连续工作1年以上,其子女在义务教育阶段有就学需求的,经园区审核,由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统筹安排就近公办学校就读”政策,目前已解决企业员工子女2024年秋季入学或转学问题15人次,为企业发展提供了保障。

回首过往,广安区深入实施“四大行动”,持续优化“两个环境”,迈出了坚实有力的发展步伐;展望未来,广安区还将以新思路布局新发展、新突破展现新作为、新举措催生新变化,积极融入和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奋力以“一域之兴”为“五区共兴”贡献力量,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贡献力量。

彭娟 张雅棋/文 张国盛/图

经济热点
四川换季消费拉动春日经济[详细]
经济热点
李国华:发展柠檬标准化产业园 带领周边群众共同致富[详细]
学会动态
学会党支部开展清明祭英烈活动[详细]
特色新镇
城镇化样本:民资投入4个多亿至今收益很少[详细]
友情链接:
学    会
学    术
资    讯
专    题
图片
视频
专委会
乡村文艺院
网站申明
版权所有:四川省县域经济学会
蜀ICP备10025149号-1
备案号:川新备15-000061
联系我们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督院街70号
电话:(028) 87323971,87323979,86605683
E-mail:Scxianyu@163.com
QQ:476320177
邮编:610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