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四川省县域经济学会          主管: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业务指导: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当代县域经济》杂志官方网站
用户名:
密码:
资讯
时政要闻
学会动态
经济热点
县域发布
城镇发展
养生福地 宜居大井(图)

时间:2013-08-26  来源:四川县域经济网
          原标题:养生福地 宜居大井

  江安县大井镇,位于江安县南部,距县城36公里,位于蜀南竹海东大门,地处川南旅游环线的重要位置,是泸州、重庆、贵州等地进入蜀南竹海景区旅游的主要通道。镇内森林覆盖率达55%以上,是一个典型的农业乡镇、竹资源大镇。境内的连天山是全县海拔最高峰,山上古木苍劲隽永,山峦似蓬莱岛屿,历史文化底蕴厚重,尤以“险、奇”著称,孕育了灿烂的大井文化。

  近年来,大井镇党委、政府以科学发展观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发扬“和谐奋进,志在超越”的江安精神,紧紧围绕“打造竹海秀美门户,建设幸福生态大井”的总体要求,按照“生态大井、产业大井、畅通大井、幸福大井”的发展战略,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全镇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健康发展。

  党建工作上台阶

  大井镇党委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县委关于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各项决策部署,按照“抓基层打基础、强班子带队伍、抓作风聚人心、保稳定促发展”的总要求,用党建统领各项工作,基层组织建设不断加强,有力地推动了全镇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

  大井镇村级班子运行的“铜锣模式”就是很好的例证。“铜锣模式”的实质就是“四架马车运行”,即:村党支部、村民委员会、村务监督委员会、村民道德评议委员会。村党支部是领导核心,村民委员会、村务监督委员会、村民道德评议会三者均由村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根据职责,各司其职,耦合联系,相互协作,均在村党支部的领导下开展工作。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一般由懂得财务知识的离任村干部担任,主要监督村级财务收支情况、项目资金使用情况、涉农资金落实情况,杜绝暗箱操作,预防腐败产生。村民道德评议会由离任村干部任会长,老党员、老干部、退休教师等德高望重的人为会员,主要协助村委会开展调解民间纠纷、规范村民行为,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铜锣模式”有力地促进了铜锣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目前,该村有林地1350亩、竹基地2000亩、花卉苗圃产业200亩、年出栏3000头猪场1个、农家乐3家,2012年该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9380元,超过全县的平均水平。

  该镇按照既定的工作思路,强化措施,狠抓落实,不断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坚实的组织保障。一是加强班子自身建设,充分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对各项工作实行“党委书记全盘抓,分管领导牵头抓,业务干部具体抓,包村干部共同抓”的责任制管理。二是以制度建设为突破口,狠抓干部队伍建设。建立完善了党建工作季度例会制度、党员干部进夜校学习制度、领导班子成员党建工作责任金制度、村党支部党建工作目标管理考核等制度。三是以“三分类三升级”为载体,大力加强村级班子建设。按照“一类支部上水平、二类支部上台阶、三类支部换面貌”的工作要求,按照“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工作思路,采取了增加基层党建经费、党委成员到后进村和一般村任“第一书记”、完善村级阵地建设、加大村级后备干部培养等举措,有力推动基层党建工作深入开展。四是认真抓好党员的发展教育和管理,永葆党组织的青春和活力。认真做好党员的发展工作,在审批程序和材料把关上做到“严肃、严格、严谨”。2012年,全镇新发展党员25名,培养入党积极分子85名。五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把镇、村干部廉政教育和法制教育纳入干部培训计划,认真开展党纪、政纪和法律法规教育;成立村级财务管理中心,落实专人对村级财务实施统一管理;对涉农建设项目一律实行招投标;建立村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制度。

      经济建设稳步增长

  镇党委书记郑传刚、镇长杨涛告诉记者,大井有今天这么好的发展势头,关键是抢抓了机遇,用好用够中央惠农政策,从扶贫新村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到小康社会建设,坚持以解决“三农”问题统揽农村工作全局,以农民增收为落脚点,重点发展了“林竹、花卉、白酒、畜牧”四大支柱产业,依靠政策支持、干部帮扶,政府引导、群众实施,一脉相承,一环扣一环,抓住了就实干,少说空话,多办实事,从一件件对农民群众有利,农民看得见的小事情做起。如建畅通路、改厨改厕、建沼气池、安天然气等。大井老少妇幼皆知的“四通五改六进村”深得群众拥护,群众的评价是“通到了家门口,改到了点子上,进到了我们的心坎里,党的政策就是好!”

  2012年,大井镇完成了国内生产总值2.5亿元,比上年增长23%;粮食作物产量15457吨;实现畜牧业产值 1.5个亿;农民人均纯收入7743 元;完成本级财政税收187万元,完成年初任务的130.7%;劳务输出8109人,劳务收入7748万元;办理居民医疗保险171人,失地农民保险94人,基本养老保险48人;新农保参保人员5959人,参保资金143万元,60岁以上人员参保3394人;发放粮食直补、综合补贴、水稻良种补贴212万元,发放退耕还林补贴172万元,农机补贴28万元,汽车摩托车补贴40.8万元。

  社会事业蓬勃发展

  近年以来,大井镇党委、政府不断掀起农村公路建设的高潮,全镇干部群众出工出力、捐款捐资,奋力拼搏,建起以丰收村、新房村、保家村为典型的“通天路”、“连天路”,改变了祖祖辈辈肩挑背磨的出行运输状况,开启了大井人民实现畅通梦想的新历程。通过近十年的努力,已建成了农村公路280余公里,全镇100%的农户通便道,70%的农户和100%的村民小组通泥结石路。从现在起,计划再用3年时间,实现147个村民小组100%通水泥路,真正实现大井人民的畅通梦。2012年,大井镇完成了场镇总体规划编制,15亩场镇建设用地的上报审批相关手续;正在实施18个中心村规划设计工作;落实113户危房改造指标;全镇共依法报批农民建房90户,及时制止非法占地和非法建筑5户;完成板(桥)—五(星)路硬化工程6.5公里,完成农村自建水泥公路9公里,新建泥结石路15公里,新建桥梁2座;共发放竹头60000株,发展林竹2500亩,其中成片发展400亩,零星发展2100亩;新发展獭兔养殖场1个,年出栏獭兔3万头,发展规范化养猪场9个,年出栏4000头,规范化养牛场2个,年出栏200头;完成农村改厕200户;完成2012年度沼气建设项目170口;有20个村的群众用上了天然气。全年发放低保资金126.3万元、五保资金43万元、医疗救助22.4万元;为五保、低保、重点优抚对象、孤儿代缴2012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资金1451人,代缴城市低保户医疗保险13户;落实10个优抚对象建房补贴现金8万元;登记60岁以上退役士兵107人,59岁的退役士兵11人,58岁的退役士兵14人;发放长寿补贴36900元。

  四大梦想谱写新篇章

  大井镇党委根据“中国梦”的丰富内涵,结合镇情,提出了大井镇“中国梦”教育活动的主题为“中国梦、畅通梦、生态梦、我的梦”。围绕这一主题,镇党委、政府按县委打造“三个示范县”的要求,集思广益,对大井重新作出了“养生福地、宜居大井”的形象定位;“长江上游生态产业大镇、蜀南竹海旅游服务中心”的功能定位;“林竹产业基地、花卉苗圃基地、特色养殖基地、白酒酿造基地”的产业定位。

  郑传刚告诉记者,围绕新的战略定位,镇党委、政府将着力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以新的定位来指导发展,把解放思想、统一认识、凝聚合力作为推进大井发展的第一要务,按照确定的发展目标,把全镇干部群众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新的定位上来,激发广大干部群众的激情与活力,在全镇上下营造干事创业,为实现“四大梦想“多作贡献的浓厚氛围。二是突出“三产互动”,以强化统筹引领发展,立足5万亩的林竹资源,依托蜀南竹海东大门的这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着力把大井镇打造为“长江上游生态产业大镇”和“蜀南竹海旅游服务中心”,大力扶持镇内现有的三个规上白酒生产企业,同步推动生猪、獭兔、肉牛、黑山羊、花卉苗圃等种养殖业规模发展,大力推广铜锣林场的经营模式,鼓励农民积极流转土地增加收入。三是抓好作风建设,以优化环境来保障发展。按照中央“八项规定”、省委“十项规定”和市委“环境兴市”的要求,进一步改进机关作风,克服“软、懒、散、庸”现象,切实营造良好发展环境,牢固树立权为民所用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理念。四是要突出队伍建设。抓好村级班子换届工作,强化带头人队伍建设,提升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引领发展能力,抓好后进村的转化巩固强化工作,增强后进村的发展后劲,抓好党员发展管理工作,提升党性修养,优化队伍结构,抓好基层党建保障,形成党建工作长效机制,为实现“中国梦、畅通梦、生态梦和全镇人民每一个人的梦”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大井的明天将会更加美好,大井的人民将会更加幸福!(宜宾日报)

经济热点
四川换季消费拉动春日经济[详细]
经济热点
李国华:发展柠檬标准化产业园 带领周边群众共同致富[详细]
县域发布
“快马”资中再“加鞭”[详细]
学会动态
学会党支部开展清明祭英烈活动[详细]
特色新镇
城镇化样本:民资投入4个多亿至今收益很少[详细]
友情链接:
学    会
学    术
资    讯
专    题
图片
视频
专委会
乡村文艺院
网站申明
版权所有:四川省县域经济学会
蜀ICP备10025149号-1
备案号:川新备15-000061
联系我们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督院街70号
电话:(028) 87323971,87323979,86605683
E-mail:Scxianyu@163.com
QQ:476320177
邮编:610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