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四川省县域经济学会          主管: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业务指导: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当代县域经济》杂志官方网站
用户名:
密码:
资讯
时政要闻
学会动态
经济热点
县域发布
城镇发展
投资25.32亿元 内江建现代畜牧业经济强市

时间:2012-03-20  来源:四川县域经济网
3月14日上午,内江市畜牧食品局会议室,11名畜牧工作人员围坐一起,就该市现代畜牧业试点建设规划进行再次讨论和修订。2011年底,内江市被列为全省第二批现代畜牧业试点市。成为试点市后,内江首先自我设问:内江从哪些方面进行现代畜牧业探索?在现代畜牧业发展中,内江应该取得怎样的成效?

  在刚刚结束不久的内江全市农村工作会上,内江现代畜牧业发展目标初定——到2015年,全市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55%以上,实现年出栏生猪500万头、优质率达90%以上,畜产品精深加工率达45%以上,建成全省优质商品猪战略保障基地,初步建成现代畜牧业经济强市。

  探索路径完善产业体系

  成为全省第二批现代畜牧业试点市,内江有着良好的产业基础——畜牧业生产链条已基本健全,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完整,畜牧业生产成效显著。其实早在2008年,内江市就启动了现代畜牧业发展战略,把畜牧业现代化作为建设农业现代化的突破口。

  “内江畜牧业资源丰富,产业基础良好,生猪和水禽生产特色明显、优势突出,畜牧业已成为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内江市畜牧食品局局长李杨介绍,2011年,全市畜牧业产值首次突破100亿元,达103亿元,占农林牧渔总产值的44.78%;农民人均牧业纯收入达1241元。

  与此同时,畜牧配套产业的快速发展为现代畜牧业提供了强劲的发展动力。目前,该市有国家、省、市畜禽产业化龙头企业25户,有畜禽养殖专业合作社234个,会员16877个,畜禽养殖小区320个。同时,积极探索“公司+基地+农户”订单养殖模式、畜禽“托养、寄养”模式等多种畜牧业产业化经营模式。“根据试点要求,内江要在全省范围内率先建成完备的现代畜牧产业体系,为全省现代畜牧业发展提供成功经验和实现途径。”李杨坦言,压力很大。

  转型升级提高产品质量

  “近年来内江市畜禽规模化养殖得到了快速发展,如生猪规模养殖比重从2006年的17%上升到了2011年底的53.33%。”内江市畜牧食品局生产科技科科长钟守明在畜牧行业工作了近30年,对于内江畜牧业的发展,他有着许多想法。

  内江畜牧业要转型升级,难点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在哪里?

  钟守明认为:“在规模化初步形成后,畜禽生产供给缺乏有效性、畜产品质量得不到全面控制、养殖污染与环境治理影响畜牧经济可持续发展等问题,还需要进一步改善。”“内江现代畜牧业的试点,将以现代畜牧业为核心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并促进大农业格局由以种植业为主,向以现代畜牧业为主转变。”李杨介绍,此次试点工作,对于内江推进现代畜牧业跨越、加快畜牧经济强市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具有十分重要的示范意义和推动作用。根据规划,三年试点中,内江将围绕“三大工程、四大体系”,推进科技、金融保险服务47个现代畜牧业关键支撑项目,总投资25.32亿元。

  做强品牌加快产业发展

  “现代畜牧业试点工作,就是要探索出助农增收的新模式和新经验,提高畜牧业产值所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要以农民增收为核心。”李杨认为,在这一过程中,品牌建设是产业发展的关键,要从地方特色上打造畜产品品牌,以品牌打响知名度,并占有市场份额。在东兴区胜利镇,东马禽业公司总经理明金贵就尝到了这样的甜头:2009年“东马牌”顺利通过国家工商总局商标注册,“东马牌”已在国内市场有了知名度。

  2011年,“内江猪”商标被国家工商总局命名为国家地理保护标识,内江雨润熟食品、资中猪鬃向俄罗斯、日本等国出口……围绕农畜产品特色,打好绿色牌、生态牌、健康牌、文化牌,进一步提高农畜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内江着手制定相关的鼓励措施——从今年起,内江市、县(区)征收的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所得税地方留存部分的3%—5%,专项用于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品牌宣传和名牌申报工作;对畜牧养殖、加工企业创名牌的,也将给予重奖;企业通过国家“绿色市场”认证、购置和改造检验检疫设施设备、建立信息平台等,将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

经济热点
李国华:发展柠檬标准化产业园 带领周边群众共同致富[详细]
县域发布
“快马”资中再“加鞭”[详细]
学会动态
学会党支部开展清明祭英烈活动[详细]
特色新镇
城镇化样本:民资投入4个多亿至今收益很少[详细]
友情链接:
学    会
学    术
资    讯
专    题
图片
视频
专委会
乡村文艺院
网站申明
版权所有:四川省县域经济学会
蜀ICP备10025149号-1
备案号:川新备15-000061
联系我们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督院街70号
电话:(028) 87323971,87323979,86605683
E-mail:Scxianyu@163.com
QQ:476320177
邮编:610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