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定农民正在出售青椒。
原标题:描绘幸福新画卷
今年以来, 泸定县强力推进移民安置、扶贫开发“两攻坚”任务,突出抓项目建设促发展、抓群众工作夯基础、抓“三项建设”强保障,努力建设红色宜居、美丽幸福新的“123”发展总体思路,把农业农村工作重点放在全力推进高半山区的“扶贫攻坚”上,计划投入资金约4.4亿元,启动实施29个扶贫开发项目。截止6月底,29个项目已全部启动。
农村基础设施大改善
岚安乡距县城27公里,主要以种植玉米、马铃薯、蔬菜等为主,有经济林木2000余亩,年出栏各类牲畜7322(头、只、匹),产值770万元。泸岚公路是该乡唯一一条出山公路,全长17.6公里。2011年,已完成泸岚公路A段14公里硬化路建设,由于受泸定电站修建的影响,余下B段3公里的路面一直没能硬化,给村民出行带来了极大的不变。今年5月,该县对泸岚路B段3公里进行硬化,于6月中旬全面完工。
今年以来,泸定县把大力实施农村公路建设作为改善民生的重要抓手,投资了1521万元,完成了松林村等通村通畅公路15.6公里,建成3座桥梁,完成通村通达公路15.8公里。兴隆镇庆丰村通达公路正在建设之中,得妥乡紫雅场村、加郡乡金洞子村等通达公路正在开展前期工作,力争10月份开工。
冷碛镇团结村是典型的高半山村组。近年来,团结村大力发展蔬菜种植,村民尝到了甜头,村民人均收入从不足1000元,到如今的4000余元,村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团结村一组村民李其斌说:“我们灌溉用水时常得不到满足,以前是与邻村共用一条水渠,去年邻村安装了管道灌溉后,我们组灌溉用水就存在很大的困难。”为改变团结村一组灌溉用水困难,今年,在村两委的带领下,村民积极投工投劳,新修了农灌堰1000多米,基本解决了全组100多亩蔬菜、200多亩磨芋的灌溉用水,目前蔬菜长势喜人。
为进一步加快推进全县水利工程建设,泸定县今年已投资987.5万元,维修整治了冷碛镇团结村、桐子林村和泸桥镇碳厂村等村组的农灌堰25公里,改善灌面1800亩,已完成80%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预计11月底全面完成。
兴隆镇盐水溪村和三条杠村地处偏远,两村700多村民出行需经过盐水溪村桥。“该桥年久失修,极不安全,仅靠几根树木支撑,上面搭上木板,傍边用铁丝当扶手,人走在上面提心吊胆。”兴隆镇镇长王银洲介绍道。去年10月以来,泸定县政府通过实施以工代赈项目,投入项目资金50万元,对盐水溪桥进行重新修建,今年1月份竣工。该县通过扶贫、两资、以工代赈、对口援建项目建设,建成了兴隆银厂桥、加郡乡庄子村桥梁建设。德威乡磨子沟村、烹坝乡油坊村等地500户太阳能热水器安装项目正在实施,《2012年浙江-四川·甘孜东西部扶贫协作的农户危房解困项目》等已全面启动。
泸桥镇金洞子、田坝乡小沟等5个中小型应急排危除险项目的建设任务正在抓紧推进,得妥乡新华村、北头村、南头村、联合村土地整理项目已进入施工准备阶段,预计9月份动工。
特色生态产业助致富
得妥乡湾东村地处大渡河西岸,村民全部居住在高山或半高山地区,全村共118户415人,主要以传统农业和核桃、板栗等经济作物为主要收入来源。今年,在村两委的带领下,该村大力进行产业调整,成片种植魔芋,促农增收致富。“今年,全村共发展魔芋500多亩。
通过几年的发展,将种植规模扩大到1000多亩,人均收入将达到7000元。”湾东村村支部书记陈朝刚信心满怀地说。
该县按照扶贫攻坚战略和高半山特色农业规划要求,大力发展魔芋、核桃和特色水果,助农增收致富。目前,全县已种植魔芋面积达1.1万亩、核桃种植面积9000亩、特色水果种植面积7120亩。
杵坭乡松林村平均海拔2000多米,该村在几年前就开始探索进行产业调整,主要以种植番茄、辣椒等蔬菜为主,实施无公害蔬菜基地建设,经济收益明显,蔬菜种植规模从当初200多亩发展到现在的1000余亩,群众家庭收入不断增加,有的家庭年收入近10万元。
全县蔬菜种植面积达1.9万亩,建成现代农业蔬菜产业基地5640亩。其中,500亩以上蔬菜产业基地3个,100亩以上蔬菜产业基地8个。同时,泸定退耕还林后续产业项目有序跟进,在冷碛、加郡、得妥乡建成核桃基地8563.5亩。
新农村建设如火可荼
该县以省级新农村建设示范片项目为依托,整合省、州、县新农村建设项目资金,开展6个新村、7个整体推进新村建设。在新村示范片新建蔬菜基地5400亩、新建特色水果基地4200亩,举办新型农民技术培训班7期,累计培训700余人。全面启动了冷碛镇至烹坝乡冷竹关村国道318沿线543户非移民农户的房屋风貌整治和“五改三建”工程,省道211线沿大渡河两岸521户农户风貌整治工程及“五改三建”工程(提挡升级)已进入施工筹备阶段,于8月份启动建设。泸定水果、香桃、蔬菜等商标注册工作正在抓紧开展。
该县结合灾后重建、新农村建设、打造“百里党建示范长廊”等时机,不断推进农村C级危房改造,统一建筑风貌,确保改造住房既经济实用,又美观大方。目前,已投入资金3655.75万元,去年第一批1229户改造工程全面完工, 第二批860户和今年2007户已完成网上录入工作,目前正开展前期工作,10月份启动实施,年底完成改造任务。
“有了这个小小的机顶盒,我们就能及时收看到甘孜新闻和泸定新闻了,及时了解到州县的重大决策部署和全州发生的新鲜事了。”兴隆镇堡子村村民李健康今年初领到县上发放的广播电视节目无线覆盖机顶盒时高兴地说。去年以来,该县投资了224万元,建成了烹坝、岚安、冷碛等乡镇的3个基站,并实施了200户试点工作。目前,杵坭、德威等乡镇的3个基站正在建设之中,预计10月底完成剩余1800户州县电视节目覆盖任务。
泸定县大中型电站建设紧张进行,移民后期产业发展有序跟进。大渡河泸定电站移民安置工作正在按计划有序推进,广大移民群众非常关心移民安置后期产业扶持和发展,该县编制完成了《泸定县大渡河电站移民安置产业发展规划》,县委农办、农牧和科技局、林业局、人社局等相关部门按照规划抓好移民安置点周边农业产业化培育和移民安置点群众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等工作,优先支持移民安置点农业增收项目,以解决移民群众现实民生问题为重点,着力改善和保障移民群众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着力推进创新和发展移民产业经济,立足帮扶移民安居乐业,使搬迁安置后的移民达到或超过原有的生活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