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阳什邡通用机场开工现场。
银杏金黄,红柿高挂,在什邡,一幅“天空之城”的画卷徐徐展开。11月29日,德阳什邡通用机场正式开工。为了这一刻,什邡用时近9年。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通用航空业发展的指导意见》于2016年发布后,什邡市便积极把握机遇,努力强化通航产业的基础支撑,以期抢占未来发展的先机。2017年,德阳什邡通用机场纳入《四川省通用机场布局规划(2016—2030年)》,并随即启动通用机场项目的相关前期工作。2023年10月,该机场项目获得省政府正式立项批复。2024年11月底,德阳什邡通用机场正式开工建设。
蓄势近9年,什邡现已建成西南地区首个无人机适航审定联合研究中心,投资10.5亿元规划建设德阳市通航产业园,建成3.5万平方米标准厂房,并预留机场周边1400亩土地,集聚行业企业19家,涵盖航空航天零部件研发制造、无人机整机制造、运载火箭总装测试等多个关键领域。
“预计2024年德阳市通航产业园产值将达到40亿元,3年内可再造1个百亿级产业集群。”机场开工仪式上,什邡立下目标。向天空要GDP,打造百亿“天空之城”,什邡凭什么?
区位优势赋予产业聚集强动力
走进四川爱思达航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爱思达航天”),这里宛如一个飞机零部件博物馆,从火箭整流罩、放热零部件,再到航天飞行器,各式各样的产品应有尽有。“目前,我们项目一期已实现规模化生产,二期建设正在装修收尾阶段,整体达产之后,将形成一万台套复合材料制品的产能条件。”该公司总经理方勇介绍。
据了解,爱思达航天总部位于天津,是一家能够提供型谱化碳纤维火箭整流罩产品并成功飞行验证的民营企业。作为该赛道的“冠军”企业,此次布局什邡,爱思达航天看中了什么?
“依托德阳什邡通用机场,什邡发展低空经济的优势十分明显。”方勇认为,低空经济要形成产业链,必须要有做整机制造的企业作支撑,飞机的试飞、试验都需要机场,而德阳什邡通用机场是距离成都最近的A1类通用机场之一,区位优势明显,机场建成后将吸引一批整机制造企业落地,届时将为产业园内其他零部件制造、复合材料制造企业提供大量产业配套合作机会。
据了解,德阳什邡通用机场是四川省通用航空产业发展规划“一核两翼、多点N网”布局中北翼的两个重要支撑点之一,也是成都都市圈第二个A1级通用机场。该机场将建设为低空经济综合服务基地,为德阳市通航产业园的生产研发制造企业提供航空器的适航取证咨询和试验试飞等服务,开展飞行培训、应急救援、低空旅游、农林作业、气象人影、短途运输、航空会展等场景应用,形成“低空+”的融合发展模式,对加快构建什邡综合立体交通体系,服务成都现代化都市圈建设和支撑什邡低空经济全产业链快速发展,形成集研发、制造、运营、服务为一体的产业集聚基地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成都条件,什邡成本”是一张名片,依托机场功能、空域优势,什邡以产业园区统揽各方资源,提升承载能力,产业集群加速成势,目前已重点引进天域航通、爱思达航天、无锡鸿鹏、中航智、星际荣耀等产业项目落地。
多层次合作助力产业蓄势“起飞”
今年9月,联合飞机集团研制的全球首款6吨级倾转旋翼飞行器正式总装下线,该机型命名为“镧影R6000”,这款飞机的生产任务将落子什邡。
在德阳市通航产业园,中航智倾转旋翼无人机项目的厂房建设已具雏形。“项目计划明年6月交付,明年年底正式投产。”该项目工程负责人贯晓明介绍。
近年来,什邡与北京、成都等地开展“创新+转化”“研发+制造”等多层次项目合作,持续加强资源整合共享。除了“飞地”,什邡还有另一个发展门道。
今年1月,《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实施,规定中大型无人机需向民用航空主管部门申请适航许可。
什邡未雨绸缪,早在2021年就与中国民航科学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航科院”)合作共建西南地区首个无人机适航审定联合研究中心。“研究中心以无人机适航审定相关研究为重点,围绕无人机适航标准研究、无人机适航科研项目申报两大方向,专注于为无人机整机及航空器零部件制造企业提供适航取证咨询服务、航空器试飞验证、适航培训等服务。”德阳市航空产业发展服务中心适航审定部部长陈雨杨介绍,目前,研究中心已为四川省天域航通科技有限公司、德阳经开智航科技有限公司、合肥览翌航空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提供适航技术咨询服务,参与并完成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民用航空局、德阳市科学技术局等省部级、市级科研项目。
“我们与什邡合作完成的科研项目与标准制定,将从企业、行业等方面支持无人机产业的发展。”中国民航科学技术研究院航空器适航研究所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研究院将与什邡进一步加深合作,探索创新,进一步助力什邡低空经济产业发展。
政策引领按下招商引资“快进键”
德阳什邡通用机场开工仪式上,共有15个合作项目集中签约。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近年来,什邡以全生命周期服务刷新了一个又一个投产纪录。
欣旺达和天合光能两大“百亿项目”实现当年签约、当年开工,“什邡速度”的背后是什邡市委、市政府积极主动帮助企业解决建设、投产过程中的各种难题,创造优质营商环境的服务意识。
“我们的服务已从‘店小二’式进一步深化,让企业在最短时间内投产达效。”什邡经济开发区企业发展服务中心副主任刘龙成介绍。
据了解,什邡按照一个牵头单位、一名分管领导、一名首席服务专员、X个服务专员的“1+1+1+X”架构配置增值化改革服务力量,打造一支以首席服务专员为核心,上下联动、左右协同的服务团队,全力保证企业顺利投产。
除了优服务,还要优配套。德阳市航空产业发展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什邡已做好储备,迎接机场建成后更多企业落地,按照“拎包入住”要求,产业园已建成标准厂房、人才公寓、商务中心、配餐中心、企业职工健康服务中心以及欣旺生活小镇等生产、生活配套设施,能够保障企业轻资产入驻、高效率投产。
精绘产业链,什邡低空经济“飞”向哪儿?机场开工仪式上,中国航空学会适航分会主任委员徐超群表示,德阳什邡通用机场将在区域经济发展、产业集群带动方面起到促进推动作用。在他看来,什邡发展潜力大,应用场景丰富,文旅资源、产业资源雄厚,发展低空经济有独特的优势,机场建成后不仅将补齐什邡航空运输的短板,也将对四川构建大立体交通网和民航布局低空起降基础设施网发挥重要作用。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什邡航空航天产业正蓄势待发,振翅欲飞。
英昌(图片由什邡市委宣传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