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四川省县域经济学会          主管: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业务指导: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当代县域经济》杂志官方网站
用户名:
密码:
资讯
时政要闻
学会动态
经济热点
县域发布
城镇发展
小村落的城乡融合新实践

时间:2024-09-13 09:46:37  来源:四川日报

9月12日,眉山市青神县青竹街道新光村,占地约100平方米的“长者食堂”项目,正在火热建设中。不止“长者食堂”,过去两年多来,新光村加快推进农村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激发农村资源要素活力,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曾经“黯然无光”的小村落焕发新光,成为城乡融合发展“新样本”。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城乡融合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必须统筹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全面提高城乡规划、建设、治理融合水平,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缩小城乡差别,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发展。贯彻全会精神,新光村锚定现代化,焕发出新光彩。

面貌焕新 提升村民居住舒适度和幸福感

距城区不到1公里,这一地理优势一度成为新光村的发展尴尬。由于距城区近,村里年轻人纷纷进城务工,不仅有不错的收入,大多还把家安在城里,导致新光村面临“空心”难题。

而新光村所属的青神县,在当时已成为全国城乡融合改革的典型县。土地延长承包、集体经济发展等多项改革经验在全国交流,并获评全省农村改革工作先进县、入选四川农业农村改革十大优秀案例等。

2022年,青神县启动实施竹里稻香项目。该项目聚焦粮油特色产业,实施1300亩粮油园区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农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中心、宜居乡村等项目,最终建成集农业科技、高质量农产品展销、农村电商平台等为一体的现代粮油产业示范中心。

新光村位于竹里稻香项目核心区域。随着各个农业项目落地,新光村发展机遇迎面扑来。

改革从整治农村人居环境开始。“首先我们明确不搞大拆大建。”新光村党委书记刘玉祥介绍,项目开展以来,村里通过“拆收改栽画”五字工作法,整治林盘、改造农房风貌、拆除违章建筑、新建步道绿化、改水改厕、新增稻田丰收墙绘、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等。

“以前,是我们想到城里去。现在,村里环境好了,城里人想到村里来。”新光村村民周丽蓉说,随着村里变得越来越漂亮,居住的舒适度和幸福感得到很大提升。

产业更新 以闲置资产撬动投资

有了“面子”,新光村开始思考如何擦亮“里子”。产业发展,成为一道必答题。

人口大量进城、宅基地闲置现象突出等类似问题,同样存在于新光村。“闲置宅基地,是村里最大的沉睡资产之一。”刘玉祥说,“我们通过农村闲置宅基地有偿退出政策,撬动更多资金、带动更多企业到村里投资。”

2023年10月开始营业的芸薹问稻餐厅,每逢节假日或周末,常常“一座难求”。芸薹问稻餐厅由国有公司盘活村上的闲置用房改造而来,品牌和经营人员都来自当地。餐厅负责人周多霞介绍,餐厅主要盘活了村上的3处宅基地和集体用房,并吸引本村村民就业。

不只是餐厅,新光村还开发了民宿、竹艺工坊、科教展馆等10余处农旅新业态,打造多元化旅游消费场景。现在,新光村年接待研学、观光、农事体验游客50万人次,实现村民年人均增收2000元。

“竹里稻香二期项目即将开工,新光村将继续以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发展为目标,撬动更多资金、带动更多企业到村里来投资。”刘玉祥说。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阚莹莹

经济热点
四川换季消费拉动春日经济[详细]
经济热点
李国华:发展柠檬标准化产业园 带领周边群众共同致富[详细]
县域发布
“快马”资中再“加鞭”[详细]
学会动态
学会党支部开展清明祭英烈活动[详细]
特色新镇
城镇化样本:民资投入4个多亿至今收益很少[详细]
友情链接:
学    会
学    术
资    讯
专    题
图片
视频
专委会
乡村文艺院
网站申明
版权所有:四川省县域经济学会
蜀ICP备10025149号-1
备案号:川新备15-000061
联系我们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督院街70号
电话:(028) 87323971,87323979,86605683
E-mail:Scxianyu@163.com
QQ:476320177
邮编:610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