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四川省县域经济学会          主管: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业务指导: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当代县域经济》杂志官方网站
用户名:
密码:
资讯
时政要闻
学会动态
经济热点
县域发布
城镇发展
纤纤竹丝“拉着”青神闯世界

时间:2024-09-12 09:48:08  来源:四川日报

位于眉山市青神县的国际竹编艺术博览馆(左)和2023中国国际竹产业交易博览会会址。古良驹 摄

点位:眉山市青神县

估价680万元的竹编版《富春山居图》由3万根细竹丝编织而成;竹编版《清明上河图》人物形态各异,表情纤毫毕现……位于眉山市青神县的国际竹编艺术博览馆,一件件精美的竹编艺术作品无不令人赞叹青神深厚的竹文化底蕴。

国际竹编艺术博览馆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青神竹编的重要展示点。从竹与生活到竹与青神,再到竹与世界,这是国际竹编艺术博览馆3个展示区的主题,也暗合了青神竹编的发展方向。

9月11日,“万千气象看四川”三季度集中采访活动报道组来到素有“中国竹编艺术之乡”美誉的眉山市青神县,实地感受青神竹编的新发展。

创新

研发各类竹产品1000多种

两张薄如蝉翼的竹片,翻转之间就变成了一条热带鱼……当天,在青神县的中国竹艺城,一节小小的竹编教程吸引了不少记者关注。76岁的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陈云华亲自操刀演示,其手法令人称奇。

陈云华从事竹编艺术开发和研究已有40余载。早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陈云华就打破了竹编只有双色的格局,赋予竹编艺术品丰富的色彩。他指导编织出的巨幅竹编作品《清明上河图》,将之前每厘米使用22根竹丝编制的工艺,分成了更细的竹丝,最终该幅作品卖出12.6万元的高价。

1993年,陈云华创建中国竹艺城,展示竹编艺术品3000余件,汇集了从古至今的竹编艺术文化系列。随后,他又创新研制了立体竹编、瓷胎竹编、仿真竹编、家具竹编等多个竹编类型产品。

“今年,我们又上新了饰品竹编,大家刚才看到的那条‘热带鱼’就是我们的新产品。”陈云华介绍,目前,中国竹艺城集竹编产业产学研、乐购游等业态。

为适应市场需求,陈云华还带领员工开发了胸花、耳饰等新产品并附带研学课程,大幅提升了竹产品的附加效益。目前,中国竹艺城研发的各类竹产品1000多种,极大适应了市场需求。

融合

竹文旅融合促进乡村振兴

当天下午,位于青神县青竹街道兰沟村的竹里巷子迎来了一批来自眉山乡镇街道的党员干部参观考察。“这周,我们已经接待了6个这样的参观考察团。”兰沟村村干部任丹介绍,这两年当地旅游愈发红火,“在旅游旺季,景区内的民宿常常被提前预订。”

竹里巷子位于“中国竹编第一村”兰沟村,是国际竹艺城国家4A级旅游景区和省级特色小镇“青神竹编特色小镇”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托独有的竹产业优势和特色村庄资源,近年来,兰沟村盘活利用闲置宅基地和村集体资产19处,建成老井广场、绚烂花镜等景观节点7个,入驻竹编艺术、主题餐饮、精品民宿等18家,同时还打造了竹里巷子景区。“今年上半年,景区就有1家民宿、1家农业公司落地,景区的功能已逐步完善。”任丹说。

据统计,目前兰沟村有1900多名村民从事竹编产业。2017年至2023年,兰沟村竹产业综合产值从22亿元增长到80亿元。

传承

博士弟子立志光大竹文化

在多年的竹编生涯中,陈云华将手艺倾囊相授热爱竹编文化的人们。他还多次深入社区与学校,授课“青神竹编”,在竹丝灵动飞舞中,培养“传承人”,西南民族大学的博士生刘小波就是其中一位。

当天下午,中国竹艺城内,刘小波正在起草一份直播方案。当晚,一场主题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青神竹编美国线上展示交流活动”将要举行,竹编老师要在线上向美国中小学生讲解中国竹编艺术,带他们领略中华文化魅力。“我主要负责直播的英文脚本写作与一些口译技术层面的把关。”刘小波说。

2018年8月,刘小波毕业来到眉山青神中国竹艺城,拜陈云华为师学习青神竹编技艺。几年下来,刘小波已掌握了几十种平面竹编技艺。“在学习过程中,我深切感受到竹编艺术所蕴含的巨大艺术魅力和价值。”

为将竹编艺术和竹文化发扬光大,刘小波不仅在社区、学校等广泛开展竹编技艺公益教学,还利用专业背景优势,用英文讲好竹故事。目前,刘小波已为近千名外国学生传授竹编技艺。

作为国际竹藤组织培训基地,青神县长期为世界贡献来自中国的竹资源利用方案和智慧。“下一步,我们将发挥基地的辐射带动优势,持续贡献中国的竹资源利用方案和智慧。”陈云华表示。(记者 张斌 底伊乐)

经济热点
四川换季消费拉动春日经济[详细]
经济热点
李国华:发展柠檬标准化产业园 带领周边群众共同致富[详细]
学会动态
学会党支部开展清明祭英烈活动[详细]
特色新镇
城镇化样本:民资投入4个多亿至今收益很少[详细]
友情链接:
学    会
学    术
资    讯
专    题
图片
视频
专委会
乡村文艺院
网站申明
版权所有:四川省县域经济学会
蜀ICP备10025149号-1
备案号:川新备15-000061
联系我们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督院街70号
电话:(028) 87323971,87323979,86605683
E-mail:Scxianyu@163.com
QQ:476320177
邮编:610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