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四川省县域经济学会          主管: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业务指导: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当代县域经济》杂志官方网站
用户名:
密码:
资讯
时政要闻
学会动态
经济热点
县域发布
城镇发展
邻水县鼎屏镇:城乡融合促“镇”兴

时间:2024-08-23 11:41:00  来源:邻水融媒

“以前小区楼梯间黑黢黢的,晚上出门都得小心翼翼。现在好了,路灯亮了,监控也装上了。”近日,邻水县鼎屏镇云峰花园小区居民李大爷对小区的运行维护工作表示很满意,小区内各种管道排列得整整齐齐,绿植管护良好,健身器材齐全。

近年来,鼎屏镇立足县委“1234”生产力空间布局、“1136”工作思路,围绕筑强县域核心,通过强化要素、产业、设施、治理的深度融合,积极推进城乡融合,不断激发城乡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活力,为鼎屏镇城乡融合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宜居强基

补齐短板优服务

近日,记者在该镇旧城有机更新项目二期建设现场看到,挖掘机往来有序,工人忙而不乱。

“这个项目旨在打造一个既保留城市历史记忆,又兼具现代生活品质的全新街区,在保留老街独特韵味的同时,巧妙融入现代商业元素。”鼎屏镇党委副书记、政法委员余鸿飞向记者介绍道。

近年来,鼎屏镇聚焦县委“东扩西延南进北拓中优”工作思路、助力东部未来城、西部商贸城、南部温泉城、北部美食城、中部文化城建设,拆迁安置、旧城更新、老旧小区改造等项目齐头并进、城市建设这一关乎民生福祉与城市发展的重大命题,在鼎屏镇得到了生动的诠释。

今年上半年,全镇陆续完成吉祥花园小区集中接房工作,共计交付房屋422套,后续接房工作也正有条不紊地进行中。旧城有机更新项目进展顺利,项目Ⅰ期签约已圆满完成,Ⅱ期签约进度也已过半,展现出了良好的发展态势。同时,该镇还坚持“量体裁衣”原则,完成了40个老旧小区的改造工作,不仅完善了服务设施,还优化了公共空间布局,极大地提升了居民的居住品质。

此外,该镇新硬化通组公路610米,新修公路1公里,加克1.8公里;安装照明设施240盏、新增波形护栏50米、安全警示与提示类标志标牌修复或新设10处;应急排危工作取得积极成果,成功消除了33处安全隐患。

宜业固本

特色产业促增收

近日,在延胜村田间地头,几位农技专家穿梭其中,不时对作物生长情况进行细致检查,并耐心解答村民们的疑问。

“有这些科技专家的指导,我们种地收成稳定多了,钱包也鼓起来了。”该村村民孟天文高兴地说道。

与此同时,在镇上的宏帆广场则是另一番景象。商铺林立,人声鼎沸,各种商品琳琅满目。商家们忙碌地招呼着顾客,顾客们则开心地挑选着心仪的商品。

近年来,鼎屏镇紧紧围绕建强全县“一核”目标,立足全县人口大镇、经济强镇定位,持续推进经济发展。眼前的宏帆广场、现代生活馆等核心商圈的繁荣景象、正是该镇高水平发展的生动体现。

“我们坚持以产业兴旺带动经济发展,不仅聚焦于第一产业的提质增效,还积极推动第二产业的转型升级与技术创新,同时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形成三产融合、协同发展的新格局,努力实现城乡融合发展的目标。” 鼎屏镇党委副书记、镇长黄小龙说,该镇广开渠道,全方位推进固定资产投资,成功申报并备了多个重大项目。

其中,邻水县冷链物流园及配套设施建设项目总投资高达6.1亿元,不仅为镇域经济注入了强大活力,更在提升农产品流通效率、创造就业机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今年6月提交的高标准粮仓设备采购项目已申报成功并完成入库,项目金额620万元。

和美铸魂

城乡融合展新颜

鼎山远眺,巍然玉屏。镇域内的银鼎山公园经过多次扩建、改造升级,现占地约380亩,并于2023年新建停车位250余个。同时,银鼎山公园也是城市生态系统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邻水县厚重的历史底蕴。

镇内同心湿地公园则是环邻生态廊道的中心,占地面积约50公顷,集生态、休闲、健身、娱乐于一体,湖水清澈如镜,也是鼎屏生态美图的一大缩影。

此外,处于“城尾乡头”的果用镇,还以县城为载体,深化“美丽邻水.宜居乡村”建设,持续推进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深入开展农村垃圾、污水、网所“三大革命”。截至目前,全镇10个行政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覆盖率达10、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95%以上。

“我们深知,城乡融合不仅是物理空间的连接,更是文化、经济、社会的全面融合。”鼎屏镇党委书记甘立强说,“接下来,将继续以城乡为牵引,引领驱动全域发展,在统筹‘优镇兴乡’抓好‘两端’上持续发力,充分激活鼎屏对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带动作用,为邻水乃至更广泛的区域经济发展贡献新的力量。”

(文/刘恩宇 邻水融媒 甘子怡  编辑/车文斌)

经济热点
四川换季消费拉动春日经济[详细]
经济热点
李国华:发展柠檬标准化产业园 带领周边群众共同致富[详细]
县域发布
“快马”资中再“加鞭”[详细]
学会动态
学会党支部开展清明祭英烈活动[详细]
特色新镇
城镇化样本:民资投入4个多亿至今收益很少[详细]
友情链接:
学    会
学    术
资    讯
专    题
图片
视频
专委会
乡村文艺院
网站申明
版权所有:四川省县域经济学会
蜀ICP备10025149号-1
备案号:川新备15-000061
联系我们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督院街70号
电话:(028) 87323971,87323979,86605683
E-mail:Scxianyu@163.com
QQ:476320177
邮编:610016